第A05版:光辉历史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党领导国统区斗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沿阵地
鞠躬尽瘁:邓颖超记录苏兆征遗嘱
在民族危亡关头凝心聚力
宗旨决定未来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
信念坚定何惧路漫长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鞠躬尽瘁:邓颖超记录苏兆征遗嘱
——中央档案馆馆藏珍贵历史档案背后的党史故事之八
 

在中央档案馆中,存有一份苏兆征同志的遗嘱。这份由邓颖超在苏兆征弥留之际匆匆记录的遗嘱中,从“大家共同努力奋斗”“大家同心合力起来 一致合作达到我们最后成功”等寥寥数语可以看出,这位杰出的工人运动领导人在生命最后一刻,意识已模糊,仍念念不忘他为之鞠躬尽瘁的革命事业。

1929年2月25日晚,44岁的苏兆征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当天下午,邓小平和邓颖超等去医院看望病危的苏兆征,邓颖超记录了苏兆征的遗嘱,并交给党中央。邓小平在苏兆征病逝的第二天,在遗嘱右侧的空白处挥笔写下了一段注释,叙述苏兆征弥留时的情形:“这是小超记的”,“这是兆征临终时……说的。此时兆征同志的神志已极不清楚,且不能多说话了。就这几句话也是说得极不清楚而且极模糊的。兆征死于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六时二十分。”2月26日,周恩来起草中共中央致共产国际电:苏兆征死在工作中,实足以代表中国共产党在目前艰难困苦工作环境中奋斗不息的精神,中央决定通告全党追悼。

苏兆征1885年出生于广东香山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8岁时,由于在家乡无以为生,年轻的苏兆征只好背井离乡,到外国轮船上当“侍仔”(即杂役)。多年的海上漂泊,使他不仅有机会耳闻目睹欧美各国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还经常接触正在为推翻清朝统治者而奔走的孙中山,从而加入同盟会,开始投身革命事业。在一次又一次率领海员们反抗工头粗暴对待的斗争中,苏兆征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而出色的工人运动领袖。

据史料记载,即使是在返乡居住的短暂时光里,苏兆征也不忘记向乡亲们介绍革命思潮,启发农民团结起来反抗地主豪绅的压榨。这些活动引起了地主的仇恨,串通反动官府将苏兆征抓捕入狱。一年多的牢狱之灾并未使他退缩,反而促使他彻底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此后为工人运动奔走的日子里,“鞠躬尽瘁”这四个字无疑是苏兆征革命生活的忠实写照。其子苏河清回忆说:“记得他在香港、广州、上海从事革命工作期间,总是早出晚归。他常在江边码头给工人们读报,讲革命道理,家中经常有伯伯、叔叔们来开会。”

1925年3月,苏兆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兆征当选为执行委员。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为抗议帝国主义屠杀同胞的罪行,在他和邓中夏等共产党人领导下,香港和广州举行了举世闻名的省港大罢工。由于深受工人拥戴,苏兆征被一致推举为罢工委员会委员长兼财政委员会委员长。

省港大罢工持续了一年零四个月之久,在此期间,罢工斗争形势错综复杂,千头万绪,苏兆征夜以继日地工作。大到商议罢工策略、筹措罢工经费,小到罢工工人的住宿穿衣、一粥一饭,乃至工人子弟的教育安置,他都亲自过问,耗尽心力。他时时嘱咐工作人员说:“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安排好工友们的生活问题。工友们生活上无后顾之忧,情绪饱满,也就能够斗志旺盛地与帝国主义作斗争。要是这些事情办不好,反过来就会给帝国主义者以可乘之机,使罢工斗争招致不必要的损失。”

1927年5月,苏兆征在党的五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八七会议后,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成为党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1928年6月,苏兆征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六大,仍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1928年8月,在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大会的苏兆征终于因为长期紧张的工作积劳成疾,突发阑尾炎。1929年2月20日,全国总工会第二次扩大会议结束后,苏兆征便一病不起。为了严守党的秘密,不增加党的负担,他既不肯将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地址轻易告诉家人,也不愿意将病情告诉别的同志,耽误了病情。

苏兆征的女儿苏丽娃回忆说:“春节过了五六天后,爸爸突然病倒了。爸爸没有告诉妈妈怎样去与党组织联系。妈妈手忙脚乱,无所依靠,又不懂上海话。爸爸病情越来越危急,妈妈只好在附近一间小医院找到一个床位,赶紧将爸爸送去。”

面对经过周折才知晓病情并赶来探望的周恩来、李立三、邓小平、邓颖超等人,已处于弥留之际的苏兆征仍牵挂着革命事业。他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对大家说:“大家共同努力奋斗!”

在反复叮嘱同志们“大家同心合力起来 一致合作达到我们最后成功”后,苏兆征溘然长逝。长期负责罢工运动财政工作和党中央财务工作的他,却是身后萧条,以至于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他的妻子儿女发出通告,号召大家为苏委员长家属实行募捐。

苏兆征为革命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也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胜利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

(据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