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的根本方针,这是党对工人的充分信任。因此,作为工人一定要精益求精,做领跑者而不是跟跑者,第二名也是落后。”今年66岁的“金牌工人”许振超铿锵有力地说。
1950年1月8日,许振超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1968年,只上了一年半初中的他,当了工人。1974年,他进入青岛港,当了码头工人。改革开放后,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桥吊司机。
一次,桥吊突然坏了,国内没人会修。外国专家来后,不让港口工人看维修过程,12天拿走了4.3万元人民币,等于许振超当时10年的工资!“当时发誓一定要攻克难关,挺起中国码头工人的脊梁!”许振超说。
他一头扎进了攻关中。为了研究电路板,他的手好多地方被电烙铁烫得掉了皮,鼻子上的烫伤也是一块一块的。为了看懂桥吊英文说明书,初中都没有上完的他从头学英语。
2001年,青岛港在青岛市黄岛区准备建设新的集装箱码头,但桥吊安装迟迟没有进展。11月7日,许振超临危受命,成了桥吊安装现场总指挥。他找来一个集装箱立在工地上,当成办公室兼卧室,全身心研究桥吊安装资料,常常彻夜不眠,就这样在工地上指挥了一个多月……
12月31日晚6时30分,桥吊对接成功!工地上沸腾了!第二天是元旦,许振超没有吃早饭,又上了工地,因为桥吊还要调试。他安排好专人负责后才往家赶,进门后一下瘫倒在床上,一躺就是两天。
2004年,许振超被树为当代产业工人典型。后来,他又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以及多个高校的客座老师。
在全国人大任职以来,许振超连续多年参与提了有关保障劳动者权利、待遇和职业技能开发的议案。“现在提倡工匠精神,如果没有法律保障和培养工匠精神的环境和土壤,就很难培育出工匠精神,必须让全社会真正尊重劳动者!”他说。
(据新华社青岛6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