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体育
3上一版
 
平常一日,精彩一生
武术文化巡演要开始喽
菲尔普斯锁定里约席位
东安路街道举办迎七一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竞赛
费德勒终结黑马德约科维奇创纪录
市政协庆祝建党95周年二十名家作品展开幕
舞钢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迎七一演讲比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6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常一日,精彩一生
——残奥七金泳将许庆的故事
图为许庆在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训练(6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许庆(6月16日摄) 新华社发
 

在夏至前北京骄阳的炙烤下,上午10点的游泳馆里已蹿升至30℃,空气黏腻潮湿。墙上照例有不少标语,文字却有点别致。“泳往直前永不言败”“生命源于碧水,生命在于运动”,少了竞技的剑拔弩张,没有直指里约的豪言壮语,像是一支混编了柔板的进行曲。

泳池里水花翻腾,岸上几名教练举着鱼竿,竿子顶上戳着网球,轻打盲人弟子的头和背,提醒他们马上要游到池边了。来这里半年多的教练李孟钟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项技术,不过,对许庆,他需要做的不是辅助,而是要求。听到哨声,许庆知道有新指令了,便游回池边,用较长的右臂擦几遍池面,奋力一撑,左边的一点手臂控制下平衡,侧身坐到了池沿上。

他右肩后边有一个刺青。许庆告诉我们,那是北京残奥会之前陪小伙伴一起文的,是条鲨鱼,因为他想游得更快,更有杀伤力。当时他们不敢请假,涂点药膏就下了水,结果脱色又发炎,鲨鱼有些面目模糊了。

其实,这倒更像许庆。自己的7块残奥会金牌是怎么得来的,他觉得像个谜;里约残奥会的前景,他和过去一样心里没底。这个白净男生给人的感觉就像那条线条柔和的鲨鱼,看上去没什么棱角,但在某个地方隐藏着力量。他说自己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这说不定是基因,也可能是他在不寻常的命运里找到的过好自己人生的方式。

镜头一:下水

快要24岁的许庆在残疾人游泳队里是“老人儿”了。一是他的泳龄比一些队友年龄还大,二是他已经参加了三届残奥会,资历最老。上午10点钟,他所在的组结束陆上训练开始下水,一些队员已经换好泳装热身,许庆不紧不慢地走进游泳馆,歪着脑袋夹着水瓶,毛巾就挂在肩膀上。

对于我们的来访,许庆是偷着乐的。虽然我们执意不占用他的训练时间,但是下午,他干脆没有带泳裤,只在池边慢跑了几圈。

“在其他组的话我就是老队员了,然而在这组不行。他拿我就像那种刚练的队员一样。”许庆没有料到,在第四次备战奥运时,会吃到这样的苦头。

他的新教练李孟钟自带一张具有威慑力的面孔,当他最初把每天一万米的训练计划拿出来的时候,许庆和他的小伙伴们吓呆了,这比他们习惯的强度高出一倍都不止。李教头还说,不管是谁,不谈条件。

李孟钟是绍兴人,曾经是国家游泳队教练,去年才从浙江省队借调到残疾人游泳队来。接手许庆之前他打听过,据说这孩子虽然残奥会战绩辉煌,但是“训练不行的啦”。即便这样,他最初接触许庆,还是大失所望。

2012年伦敦残奥会拿到4金之后,许庆几乎没有正规训练过,2015年9月的全国残运会,他的200米成绩比奥运会时慢了10多秒。

11月,国家队集结,李孟钟见到的这个“著名运动员”竟然有“游泳圈”,一下水更叫人头大。“这个人的能力怎么那么差?讲得通俗一点,那个时候的训练真的是我拿吊车去吊都吊不起来。”

一边是状态一落千丈的老运动员,一边是初次接触残疾人的教练,两人就这样开始从“凑合”到磨合,再从磨合到配合。

李孟钟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减肥。许庆虽然暗自惦记着“老队员”的身份,但也知道这样子对自己都没法交代。据李教头回忆,许庆很听话,每天水里练完了再去跑步,一两个月下来,成果显著。

面对“天量”的水上训练,许庆说,他明里暗里都向教练表达过吃不消的意思,但人家没回应,前两个月膝盖半月板有些伤,也没得放松,“气死我了”。

李孟钟知道自己的要求对这些孩子来说有些严苛,但他有自己的理由:“我不能把他们看作残疾人,要把他们看作健全人,因为健全人能做的事情他们也能做。虽有诸多的不方便,但是他们不能仰望别人,把自己看低,对不对?”

许庆有的则是直观的感觉。“达到他的强度后他就会很高兴,达不到,他就跟你生气。”当然,成绩的提升也是说服力。他说自己现在的状态已经捡回了伦敦残奥会时的七成,正在朝着师徒二人说好的九成去努力。

说九成,是因为在李孟钟看来,如果能捡回九成,那么他在里约仍有机会冲击冠军。但即便正在朝好的方向走,许庆自己心里也还是完全没底。

“我属于比赛型运动员,训练水平不是很高,最好成绩都是在奥运会期间游出来的。教练也拿不准我这种运动员怎么去判定水平的恢复和提高。我知道教练都会有奖牌任务,所以带我这样的运动员压力很大。”

在和两人分别的交谈中,我们能感觉到他们在训练问题上并没有达成绝对的一致,但李孟钟有他的坚持,许庆呢,牢骚归牢骚,他会服从和执行——既是出于信任,也是出于怕麻烦。

镜头二:拍照

“你干吗总拍我左脸啊,这边有疤,你拍那边嘛。”和许庆闲聊的时候,我们想借室外的光拍张清晰的照片,但不知怎么,选了几个角度光都打在他左脸上,那侧额头有个车祸留下的疤。许庆没跟我们见外,笑着抱怨起来。

我们好像突然明白了,这个看上去有些散漫的大男孩对抗自己的惰性,靠的绝不仅仅是外界施加的压力,同样也有内心深处的动力。这是一种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的原生力。

2004年,才练游泳5年,许庆就被派去参加雅典残奥会了。在那里他度过了12岁生日。中国游泳队在那届比赛中拿到了19块金牌,年龄最小的许庆最好成绩是第九名。升国旗奏国歌这种仪式勾起了这个孩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他许下了也许是人生中第一个堪称重大的生日愿望——“我也要成为奥运冠军”。

4年后,他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不过是被列为第二梯队的奖牌潜力选手,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愿望会在北京一而再再而三地实现。

“(奥运冠军带来)最直观的就是经济改善,现在家里买车买房,奔小康了!”从他的笑容和轻快的语调里我们感知到,能让当初租房子住和打黑摩托带他训练的妈妈过上比较好的生活,是他自觉的责任,也是他的骄傲。更让他释放压力的,是家乡的平顶山市残联在伦敦残奥会之后给了他一份工作,对他来说这是比一次性的奖金更有价值的奖励和关照。

如果说在游泳池里努力有多重的出发点,那么他在20岁生日那天说出的另一个愿望就是纯粹属于自己的。

“伦敦(残奥会)之后,我被指派成残奥事迹报告团的成员去演讲。去北体大那天正好是我生日,我没有记得,学校却准备了蛋糕……校长问我有什么愿望,我就说想来这里读书学习。”在北体大师生营造的热烈而感人的气氛之下,许庆一激动说出了自己既想又不敢想的愿望。3年之后,竟然实现了。

去年11月,北京体育大学残奥冠军班在顺义的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也就是他们集训的基地正式开班,许庆成了第一届学生。

北体大派出的老师们把第一学期的英语、中国近代史等几门通识课压缩在一个半月之内。我们这才知道,原来刚回到国家队的时候他经历着减重、训练和上学的魔鬼日程。“早上上课中午训练,下午上课晚上训练”,周日不上课还要加练,别说是打《英雄联盟》了,连午休的时间都没有。谈到考试成绩,他微微一笑,“老师都挺给面子的”。

苦中不足的,是在基地里上课“没有大学的气氛”。许庆听说里约残奥会之后会安排他们到本校去上课,又猜想“大概下学期开始有运动生理、运动解剖这些专业课了”。他的语气和神情里闪过一丝鲜有的紧张感。“(过去)认识新的朋友我当然很高兴的,但是如果课程跟不上的话不是挺丢人的嘛。”

许庆说,自己最近在读一本书,叫《自控力》,“越看越蒙”。他呵呵笑了下,又说:“反正我就是要争取看完,强制自己看完。”

镜头三:吃饭

午饭时间,他自觉地坐到我们对面,服务员帮他把盛好菜的盘子放在桌上。他两次踮起右脚又塞回到哈瓦那牌的人字拖里,第三次,他抬起脚架在桌上,两趾夹住筷子,大口大口把面条吸到嘴里。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项高超的技能。他不仅用脚吃饭,也用脚写字。因为车祸没了一只半手臂,6岁的许庆住院的时候就开始重新学写字,先是用嘴,但是颅骨也受伤了,低头时间一长会头晕,就开始用脚,从学到会“可能就两三个月吧”。小孩子的适应能力往往是惊人的。对许庆来说,全是熟人的大院像一个保护罩,帮他抵挡了异样的眼光。“没有人对我另眼相待,对我有挺大帮助的。”

不过,他终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自然而生的自卑感。很长一段时间,他不愿意在人多的时候去公共泳池,就算夏天,也没怎么穿过短袖。刚进国家队的时候也还是这样。他说:“脱掉外套需要很大勇气。”

在国家队久了,这个结竟然就解了。“很多比我残疾还重的运动员都克服了,我何乐而不为呢?”许庆说,这应该是反复心理调试的自然结果,以致他甚至不记得这么具有标志意义的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了。

“体育给我带来最大的,应该是自信和勇气吧,这是比物质更重要的。”他说,在街上看到失去双臂的人,90%都是穿着外套的,“但你在体育圈是看不到的,这里每个残疾人都认为自己和健全人是一样的,没有孤僻、抑郁的性格。”

我们意识到,体育不止关乎肢体,更关乎心灵。

许庆现在的状态,很接近《士兵突击》里吴哲常说的“平常心”。有人问过他训练中有没有特别感动的事情,他想不出来,觉得什么都“很正常很平常”,没有什么值得大书一笔的悲喜,更别说是他人想象中的血泪。“我基本上没怎么哭过……笑哭算哭么?”他哈哈笑起来。

一个笑起来能笑到哭的残疾人,算是“很正常很平常”的吗?就是在这日复一日“很正常很平常”的日子里,许庆悄然走入历史,成为残奥会7枚金牌的获得者;在自己家乡的残联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进入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买了房子、买了车,让宁肯自己含辛茹苦也决不放弃他的母亲过上了更美好的生活……这天上地下般的传奇人生,不是活生生地发生在眼前这个男孩的身上吗?

一边跟我们说话,看到李孟钟从旁边走过,他仰起脖子招呼:“教练,蚊香到了,你下午记得拿一下啊。”基地里树木葱茏,夏天盛产蚊子,许庆就买了一批蚊香来给队友们分。“你很会照顾人?”他回答说:“我们都是互相照顾的,来弥补不足。”

晚饭之后,许庆执意从食堂一直送我们上车。看到等在门外的司机,他走上去打招呼,说,“您开车慢着点”,然后与我们道别,目送我们离开。

对了,他的小腿上有一个比鲨鱼更早的文身——奥运五环,至今颜色鲜亮。 (据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