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湛河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湛河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湛河区“堵”“疏”结合双发力
湛河区精心烹制廉政文化“自助大餐”
文化演出下基层
彭庄村便民服务“终端办结”暖民心
抄党章 比书法 强党性
错时观光采摘巧致富
母爱造就的医学奇迹
举行“回汉一家亲”运动会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爱造就的医学奇迹

 

“松涛回来啦,快让路,快让路……” 6月15日上午,在湛河区马庄街道华西社区天苑小区门口,保安刚将几个玩耍的小朋友拉到路旁,赶完早市的王松涛骑着电动三轮车,拉着母亲宋云霞到了门口,王松涛还特意朝保安挤了挤眼睛。

“云霞可真不简单……”“松涛能遇上这样的母亲真是不幸中的大幸……”王松涛母子还未走远,门口纳凉的人已经议论纷纷。自王松涛19年前出生以来,母亲宋云霞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宋云霞今年47岁,是原市皮革厂职工。1996年6月,她与本厂职工王铁头喜结连理。1997年8月,她在家待产,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然而一切的憧憬都随着孩子王松涛的出生而破灭了。

由于难产,胎儿长时间缺氧,小松涛刚一出生就全身青紫,直到半岁,仍然瘫软在床,不能坐起。医生告知宋云霞,小松涛属于重度脑瘫,并伴随有癫痫、语言功能丧失、终身瘫痪等症状,且活不过十岁。宋云霞当时就昏厥了过去。家人和亲戚都劝她趁早遗弃掉这个孩子,再生一个。

宋云霞抱着嗷嗷待哺的小松涛,忍不住泪如雨下:“他可是个孩子呀,我说啥也要把他照顾好!”众人不再相劝,宋云霞自此和丈夫王铁头开始了对儿子漫漫的艰辛抚养路。

不到一年时间,宋云霞夫妇为给小松涛看病花光了积蓄。当时皮革厂面临倒闭,王铁头下岗了。为了给小松涛看病,王铁头只身去外地打工,宋云霞一个人在家,既照看孩子,又去厂里上班,不到半年时间,累出了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工厂为她办理了病退。宋云霞开始拖着生病的身体,一边料理自己,一边照顾小松涛。

小松涛转眼间3岁了,但只能被扶着坐起来。孩子以后的日子怎么办?宋云霞决定不论花多少工夫,也要培养小松涛的自理能力。宋云霞开始每天用围巾兜着孩子的两臂,让小松涛练习走路。再后来,宋云霞用双臂把小松涛夹起来,让他练习扶墙走。有很多次,她由于过度劳累,扶小松涛上楼梯时摔倒。一直到11岁,小松涛才能扶着墙壁,颤巍巍地行走。小松涛15岁时,宋云霞用低保金到二手市场为他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并找来维修师傅,把车速调到比走路稍快一些的速度,让小松涛在家属院内练习。

直到4岁,小松涛除了啼哭之外,从没发出过其他任何一点声音。宋云霞一直坚持逗他微笑,每天不停地指着实物教他识别和说话。6岁时,小松涛突然会叫妈妈了,虽然语音不是太清晰,但已经让宋云霞激动得泪流满面。孩子能说话了,宋云霞来不及喜悦,就开始着手教小松涛读书、识字。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书本,宋云霞专程到市图书馆办理了借阅证,每隔一段时间,就借回几本童话读物,每天坚持早晚各一个小时,为小松涛读书,教他认字。

2009年7月,社区一户居民家装修,打算将一架旧钢琴处理掉,宋云霞知道后,廉价将它买下,开始试着教小松涛学习钢琴。一开始小松涛坐不稳,手总是不停地抖。宋云霞就抓着他的手,一点一点地找音感。

宋云霞自病退以来,一直离不开药物。王铁头由于身体过度透支,腰肌劳损严重,已无法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只能在市区找了一个看车子棚的工作。但小松涛已能够独自上下楼梯,骑电动三轮车带妈妈外出,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认识了3000多个汉字,能够读书看报,弹奏《世上只有妈妈好》等7首曲谱,并且能帮妈妈做简单的家务,为妈妈做按摩,让宋云霞夫妇非常欣慰。

尽管小松涛至今仍需要每周不间断地到郑州等地的大医院治疗检查,但早已打破当初医生的预言,给小松涛看过病的医生说,小松涛能达到目前的状况,真是医学上的奇迹。

(孙素丽 张旭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