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重温誓词迎七一
省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3000多万元扶贫鲁山县
新城区“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团”成立暨第一次研讨会召开
市委办公室组织离退休干部纪念建党95周年
市国税局“八到位”确保营改增首个申报期顺利完成
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官
我市有序绘就文化产业发展蓝图
多处工地“顶风”扬尘一些问题反复出现
宝丰县夏粮收购开局良好
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 创建特色职教品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官
——记湛河区人民法院办案能手焦俊艳
 

一头短发,干净利落,个头不高,第一次见到焦俊艳时,她刚刚为被告人送传票回来。额头上一层薄汗,脸庞上满是笑容,很难将她和法庭上威严的法官、审判员对上号。更难以想到她就是同事口中那位优秀政法干警、优秀法官、办案能手。

2011年,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焦俊艳进入湛河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工作。作为民事审判一线法官,接手的案件烦琐细碎,经常下去调解,既要安抚当事人耐心倾听诉说,感受他们的所得所失,也要为避免矛盾激化而苦口婆心地劝说当事人,还得为未及时得到法律支持却实际遭受损失的困难当事人多方奔走……

“嘴里的大道理不多,调解中总是最先从群众的实际困难出发。”说起焦俊艳办案,该院民一庭的同事王伴伴说,她的身体里饱含着无限的耐心和责任感。

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各类民事案件,事关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直接审判可能达不到最佳效果,对于当事人来说,还有很多“后顾之忧”。在焦俊艳心中,作为民事法官,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节约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时间、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弱化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对抗,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终极目标。

有一次,焦俊艳接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年近八旬的老大娘状告儿子不尽赡养义务。得知瘦得脱了形的老人有时要靠乞讨度日时,焦俊艳和同事都怒不可遏,有的同事说一定要严惩那个不孝子,但焦俊艳却坚持走调解程序。

“老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需要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焦俊艳考虑到如果不解决老人与儿子之间的矛盾,简单地一判了之,虽然替老人出了一口气,但是后续执行可能会很难,况且就算是老人的儿子慑于法律的尊严,肯付赡养费,也不一定能为老人找回丢失已久的亲情。

在开庭过程中,焦俊艳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深入沟通,得知了他们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老人以往对儿女的偏心时,她耐心地为当事人讲述为人父母“一碗水难以端平”的难处,用自己切身的感受,帮他回忆父母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养育之恩。

漫漫成长路,悠悠父母心。当想起小时候家里没钱,因生病住院,母亲天天为了给他补充营养而自己只吃凉馒头就开水时,老人的儿子后悔地落泪了。之后,焦俊艳陪同他和妻儿,一起来到老人住的临时房。当听到儿子一声“娘”的呼唤后,老人号啕大哭……

法律不仅仅是刚性的,也是有“温度”的。焦俊艳用春风化雨式的柔情、耐心贴心的调解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恩怨纠纷。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她总是说:“要把自己与当事人放到一个普通朋友的地位,而不是法官与当事人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当事人打开心扉。”

自参加工作以来,经焦俊艳办理的案件,无一起超审限。几年来,她先后被授予“湛河区人民法院办案能手”、平顶山市“十佳优秀政法干警”、“平顶山市优秀法官”荣誉称号。成绩的背后,饱含着她对审判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

去年,各类民间借贷案件大增,该院民一庭每一位同事的工作任务都很重。为了不耽误办案进度,刚歇完产假的焦俊艳经常把工作带回家,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打着判决书。就是凭着这种劲头,去年一年她共办理和参与办理案件200多起,结案率96%,调撤率60%。

“有时也会累,碰上当事人情绪激动恶语相向时,也很难受。”焦俊艳也不是铁人,经常加班,孩子还那么小,每天面对的还是各种繁杂消极的社会恩怨,内心不免劳累。但一见到急切需要帮助的困难当事人,她总能怀着爱心认真对待。

“选择了法官职业,就是选择了忠诚、选择了责任。”焦俊艳说,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走进法院大门的,一个案件对当事人来说,也许是他一辈子经历的唯一一次官司,要想方设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这也会增加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对社会的信心。 (本报记者 张亚丹)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