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忙碌的生产线
我市举行长三角(上海)市情说明暨第六届“华合论坛”推介会
筑牢根基聚民心 建强组织促发展
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 讴歌党的丰功伟绩
主动对接客商 广泛征集项目
认真贯彻实施办法 全面提升巡察水平
关于2016年开斋节放假的通知
全市法院“做合格党员、合格法官”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牢根基聚民心 建强组织促发展
——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也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的践行者。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抓基层打基础,谋发展促和谐,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实现新跨越、新提升。

牵住“牛鼻子” 种好“责任田”

只有责任到位,管党才是真管,治党才能真严。我市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保障、激发动力。

一是层层压实责任。突出“书记抓、抓书记”,认真落实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积极开展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履行党建责任专项考核,对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年底对表交账,不断压实党建工作责任。

二是有形有效覆盖。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加大在社会组织、农民工群体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积极实施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围绕组织设置、换届选举、党员教育等10个方面,推进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在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75个,覆盖党员1200多名。积极探索党组织组建和作用发挥同步推进机制,新建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267个,创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品牌24个。

三是完善工作保障。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运用率分别达到90.1%和92.3%,实现了基层民主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清零”计划,将党建“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报酬提高到900—1200元/月。近3年来,全市共投入党建工作经费2.8亿元,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重拳”整党风 “猛药”除“顽疾”

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我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着力整治党员干部的作风顽疾。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以问题查摆开局亮相。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以“五查五治”为抓手,集中查处“慵懒散、奢私贪、蛮横硬”等问题。信访积案“清仓”行动的做法被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刊发,中央第一巡回督导组组长周声涛给予充分肯定。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紧盯关键动作,对照理想信念、党性原则等8个方面,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共查找问题4911条、制定整改措施7201项。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摸实情、找根源,各级党组织共收集意见建议1060条,查找突出问题1.6万多个。

二是创新自选动作。深入开展“五项主题实践活动”,促使党内教育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坚持“五法并举”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做法,得到了省委和中央第一巡回督导组的充分肯定;抓好“三观三讲三品”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主题实践;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一月一集中、一月一主题,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从严治党新常态。

三是突出实践成效。选树了“平民医师”郏县妇幼保健院医师谢守祯、鲁山县库区乡“汽车上的乡政府”等一批先进典型,卫东区东安路街道东苑社区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把“三查三保”活动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抓手,聚焦27个方面突出问题,深挖细查,倒追责任,查处并整改安全隐患4.4万余条,受到省委督导组的高度评价。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紧密结合,从严从实做好换届各项工作,此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河南日报》报道。

装上“服务芯” 搭建“连心桥”

有群众的地方就要有党的组织发挥作用。牢固树立“党建工作有形化、为民服务长效化”理念,找准服务群众的着力点,强力实施基层党建有形化工程,探索构建“四位一体、三级联动”(集党务服务、行政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为一体,县乡村三级联动)便民服务平台,推动党建有形、工作有效。此做法被新华社《内参选编》《国内动态清样》、中组部《组工通讯》报道。

一是搭平台。按照综合利用、便民利民原则,因地制宜、全面覆盖,突出党建统领,整合服务资源,建成县乡村三级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站) 2468个,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纳入便民服务大厅、服务室,构建上下贯通、整体联动、运转高效、覆盖城乡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出台《关于深化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站)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实施意见》《平顶山市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助力精准扶贫实施办法》,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创新机制,把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作为建强组织、优化服务、精准扶贫的有效平台。

二是重服务。本着“群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原则 ,拓宽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推行代办服务、巡回服务、志愿服务、专项服务,近3年来累计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30.3万多次,调处矛盾纠纷19.7万多件,打造了“居家养老”“五点钟课堂”等一批党建品牌。坚持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相衔接,利用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网、“掌上红鹰”手机客户端和视频电话终端等,研发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信息化系统,开通“服务面对面”视频功能,加快推进各级网络对接、服务信息共享。

三是强保障。出台《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在全省率先把村(社区)级组织工作运转经费、党建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每个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每年不低于5万元、服务站不低于3万元的党建经费,并建立稳定经费增长机制,2015年共拨付“三项经费”8025万元。

稳定“主心骨” 筑牢“压舱石”

搞好基层工作,党员是龙头,干部是关键。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抓在手上,选好人、育好人、用好人,形成了人往基层走、业在基层创的良好局面。

一是建好带头人队伍。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三有三带”建设,拓宽选人视野,创新选拔方式,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优秀大学生村干部、乡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退休的党员干部中选任党组织书记。大力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优强工程,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结合党员群众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试点推广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办法。目前,全市“双强”型村党支部书记达到1796名,占总数的83.2%,徐克俭、袁军国被评为“河南省最美村官”。

二是构建大培训格局。强力实施“党员干部人才素能提升工程”,创新“五大培训方式”(鹰城大讲堂、实践大课堂、走访大调研、网教大平台、优师大下乡),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质能力。近3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32期、开设大讲堂962期,累计培训23.9万多人(次)。建立微信党建群,开展“微党课”“微党务”“微服务”,探索“网络支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新路子。创建党建网络培训学院、远程教育广场课堂、红色教育家园,开通党建手机报,以“网站+手机客户端”模式,打造“4+2”红鹰智慧云平台。

三是形成谋发展合力。2010年开始选派机关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推进干部下沉、工作下沉、资源下沉。近年来,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共引进各类项目2558个、项目资金13.9亿元,成立经济合作社297个,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4170次,转移劳动力9.6万人。扎实做好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培养、使用等工作,涌现出创业典型413人,上项目473个,总投资4.8亿元,创建种、养示范基地40多个,带领群众发展项目2617个,带动1.2万多人增收致富。

在新的起点上,我市基层党建工作将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聚焦中央和省委、市委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手抓落地见效,一手抓难题破解,在加快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助力中原出彩进程中谱写更加精彩的华章。

(本报记者 王民峰 通讯员 丁建民 赵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