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体育
3上一版
 
银幕闪耀共产党人的光辉
我市举行“党在我心中”优秀电影展映
市委老干部局举办迎七一戏曲晚会
快乐的乡村文艺晚会
大小冷门一起来!意大利冰岛进八强
钢琴八手联弹,你见过吗?
马拉多纳表态挽留梅西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6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党95周年“红色影片”巡礼:
银幕闪耀共产党人的光辉

《大火种》海报
28日晚,以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龚全珍为原型的电影《老阿姨》在江西莲花县首映,这是龚全珍的事迹首次搬上银幕。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大火种》《老阿姨》《难忘的岁月》《毛丰美》《古田会议》《砥砺》《我的战争》等一批献礼影片将走上大银幕。

电影是反映时代精神的风向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展现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开拓创新的“红色影片”,弘扬真善美,树立每个时代的党员先锋形象,不断感染人、鼓舞人,形成难忘的集体记忆。

从革命战争到国家建设

银幕留下苦难辉煌

《南征北战》《董存瑞》《铁道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在这些观众熟知的“红色经典”中,中国共产党自革命战争年代起步,一路攻坚克难的伟大征程,通过一帧帧画面得以重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挑起了“红色影片”创作的大梁。根据八女投江真实事迹改编的《中华女儿》、展现农民阶级英勇反抗精神的《红旗谱》以及根据华北抗日活动中真人真事改编的《回民支队》等影片,成为一代人心中历久弥新的记忆。

无论是在硝烟纷飞的战场,还是在危机四伏的隐蔽战线,一大批英勇无畏的仁人志士用生命诠释崇高的理想信念。早期的“红色影片”,成功塑造了一大批英雄形象。

从《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英勇就义的地下党员李侠,到《铁道游击队》中在鲁南铁道线上神勇作战的游击队员,再到《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的领路人洪常青,中国共产党人的苦难与辉煌,历历在目。

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在回忆参演电影《青春之歌》时说,在饰演林红一角时,“我和整个剧组从表演、服装、灯光、摄影等多角度反复琢磨,向角色一步步靠近,用精神和信念去打动观众,让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形象真正树立起来。”

主旋律创作百花齐放

新经典奏响银幕强音

改革开放后,“红色影片”迎来一股新的创作热潮。《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等影片中,故事情节包含对不同历史时期党员干部工作的反思,引起观众强烈共鸣。到1990年李雪健主演的《焦裕禄》登上大银幕时,“红色影片”再次赢得广泛关注。

近30年间,从焦裕禄、孔繁森,到任长霞、杨善洲,“红色影片”中塑造的共产党人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在新时期的“红色影片”中,观众还记得这样一些影片:《开国大典》《百色起义》《巍巍昆仑》《大决战》……其中,摄制于1991年的《开天辟地》第一次以群像式的史诗叙事手法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导演李歇浦回忆,当时在保持纪实风格的同时,大胆赋予每个历史人物以自身性格,这是一项创举,让主旋律影片既大气磅礴,又个性鲜活。

2004年,上影出品、李歇浦导演的《邓小平·1928》又实现突破,影片起用了一些具有票房号召力的香港影视演员,为“红色影片”探索市场化之路打下基础。这对后来全国电影界联合创作拍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带来了很大启发。《建国大业》上映时一票难求,创造了超过4亿元票房。

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除“大业”和“伟业”两部巨制外,观众还看到了描写方志敏烈士最后革命生涯的《可爱的中国》,还原瞿秋白烈士慷慨就义场景的《秋之白华》等,同一时期还有《集结号》《风声》等别具一格的“红色影片”。

攀登高原、瞄准高峰

党员形象更加“接地气”

随着社会发展,创作环境的改变对“红色影片”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日趋多元的电影市场中赢得观众喜爱,获得口碑与市场双丰收,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长影集团总导演雷献禾说,当下“红色影片”在创作之初就要考虑如何拍得好看,贴近最广大的观众,探索提升影片的品质。

作为建党95周年献礼影片之一,雷献禾执导、李雪健和陶慧敏联袂主演的影片《老阿姨》取材于“将军农民”甘祖昌与“老阿姨”龚全珍的真实事迹。为了把这个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故事讲好,主创人员反复打磨剧本,修改30余稿,在情节设计、演员表演等方面打破窠臼,用现代的拍摄手法和简洁的故事脉络,把事迹呈现得朴实、亲切、感人。

除了《老阿姨》,展现《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在山东农村传播历程的影片《大火种》、讲述丹东凤城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毛丰美感人事迹的影片《毛丰美》、表现党员干部带着村民奔小康的影片《我的村民我的村》等献礼作品,也以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创作手法,树立起当代“红色影片”的新标杆,在电影市场刮起一股正能量新风。 (新华社长春6月28日电)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