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记者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在松柏苍翠的刘志丹烈士陵园里采访。
1925年,刘志丹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从黄埔军校毕业,参加并领导渭华起义,组建工农革命军;和谢子长等人开辟了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领导陕北军民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为西北根据地的成立创造了条件;将陕甘边、陕北两块苏区连成一片,建立西北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出师抗日的出发点。
1936年春节过后,刘志丹率部队东渡黄河到山西打通抗日道路。4月14日,在与敌人的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3岁。
刘志丹烈士陵园里,有两块镌刻着毛泽东为刘志丹题词的石碑,一块刻着“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与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另一块刻着“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刘志丹将军十几年的革命生涯,都处在白色恐怖和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中,但他从不畏惧,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出生入死。”烈士陵园党支部书记张晓维说。
出生在陕北农村的刘志丹,自幼目睹家乡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十分同情穷苦大众,萌发了改造社会、复兴中华的愿望。
“加入党,就要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到底。作为个人来说,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这是刘志丹的入党誓言。“生而益民,死而谢民”,是他矢志不渝的人生理想。
1935年,在“左”倾的路线影响下,根据地展开了错误的“肃反”运动,刘志丹也成了“肃反”的对象之一。刘志丹坦然接受组织审查。身处险境、千钧一发之际,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闻知此事,下令“刀下留人”。刘志丹后来劝告其他蒙冤同志:“不要想自己的委屈,坚持革命意志,我们的一切是为了人民大众,不是为了个人。”
提出“红色”“白色”“灰色”三种斗争形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安定、南梁、照金创立三个游击区相互依托、相互支持,使陕甘边根据地打开了新局面;实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的方针,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刘志丹在领导革命斗争中不断发挥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取得了辉煌成绩,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36位杰出军事家之一。
(据新华社西安6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