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光辉历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家国情怀:刘伯坚给亲属的遗书
满腔热血捍卫不灭的信念
坚定信念: 柳直荀转报郭亮的遗嘱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第一个红色根据地井冈山
高瞻远瞩: 瞿秋白起草《文件处置办法》
善于总结经验:撰写《湘东各县工作报告》的潘心源
密切联系群众:任弼时与《共产党员应当善于向群众学习》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6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瞻远瞩: 瞿秋白起草《文件处置办法》
——中央档案馆馆藏珍贵历史档案背后的党史故事之五
 

中央档案馆内,珍藏着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1931年的一份手稿——《文件处置办法》。起草该文件4年后,年仅36岁的瞿秋白慷慨就义。这份中共最早的关于档案文件管理的规定,对党的历史文献的管理保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瞻远瞩。

这份《文件处置办法》共7条,规定了档案分类整理、编目、留存、销毁的原则与方法,资料的收集、保管等内容。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北京爱国学生运动。1920年秋,瞿秋白以记者身份赴苏俄实地采访,两年时间里,撰写了数十篇通讯和著作,以自己的亲见亲闻,客观介绍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真实状况。1921年5月,他在莫斯科经张太雷介绍,加入联共(布)党组织,192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3年1月回国后,瞿秋白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923年7月,瞿秋白和邓中夏等一起筹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这所国共合办的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1927年“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担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持党中央工作。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瞿秋白和周恩来等主持了大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六大结束后,瞿秋白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0年8月回到上海,随后再次主持党中央工作。1931年1月,在被王明错误打击、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后,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参加领导文委和左联的工作,并翻译列宁著作,与鲁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曾书赠瞿秋白联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随着上海地下斗争日益残酷,1930年4月《中共中央对秘密工作给中央各部委同志信》强调:由于环境恶劣,各机关不宜保存文件,凡是“不需要的文件,必须随时送至文件保管处保存”。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文件保管处已经集中了20余箱文件、资料,中国共产党第一座秘密档案库就此建立(党内习惯称之为“中央文库”)。

1931年初,周恩来到中央秘书处视察工作并查用文件。在视察中发现该处内储藏的文件、资料一包一捆未加整理,当即指出“文件材料应分条理细,进行分类整理”,并对陪同的中央秘书处负责人说:“在文件整理方面,你们可以找阿秋(瞿秋白)去谈谈,请他给写一个文件处理办法。”

瞿秋白欣然同意,很快起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文件处置办法》。

起草过程中,瞿秋白提出,要对所有文件“切记注明年月日,愈详愈好”。中央及地方及各团体的机关报,需全份保管者,应妥善置于“只有至多两人知道的地方,同时当然要是不甚费钱的地方”,并“把历年来的机关报上之论文,编一本分类目录(并在每篇注明写作的日期)”。

见到起草件后,周恩来批示“试办下,看可否便当”。

这一《文件处置办法》成为中共第一个档案文件管理制度,由中央文库最先执行。《办法》的实施使得大量珍贵的党史档案资料得以保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像瞿秋白这样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人物和事例有不少,他们表现出的高瞻远瞩、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对后来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钦佩和敬仰。

(据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