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举举
端午节前夕,一盘算将近两个月没有回老家了,特意早早收拾好东西,只盼着一下班就能立刻踏上回家的路。
下午三点多,看到老爸的手机号码发来一条短信:“女儿,希望你天天开心快乐!”我当即愣住了。老爸使用手机也有些年头了,手机都换了好几个,但一直没有发过短信,不会使用电话簿,查找号码还得靠那本翻得破破烂烂的小记事本。我猜想,这个短信估计不是老爸发的,先别说会不会,就算会发,印象中不善言辞的老爸也不会发出这样的话语吧!思索间,又连续发过来两条:“我在学发信息。”“老了学点啥真难!”看到这里,我意识到,短信是老爸发的,眼眶瞬间便湿润了。
老爸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一向说得少做得多,还特别能坚持。他十八岁开始做乡村教师,一开始每月十几块钱的工资,还常常拖欠个一年半载,缺吃少穿,生活清苦,但他从来没有过一丝一毫放弃三尺讲台的想法。如今,老爸当乡村教师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了,村子里不少家庭两代甚至三代人都做过老爸的学生,也有不少后来读了大学,上了研究生甚至出了国的。虽然老爸只是做了最基础的启蒙教育,但每每提起这个,他也是自豪得很。
三十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老爸每天早上都是五点多钟起床,做农活,或者散步,偶尔也做早饭,特别是老妈不在家、我们在家的时候,早起的饭大多是老爸做的。忙活一阵子,便开始挨个叫我和弟弟起床,叫一次或者两次,第三次的时候就免不了要吵人了。老爸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起得晚,一天啥也干不成。该干啥的时候必须干啥,晚上休息得再晚,早上再不想起床,该吃饭的时候必须起来吃饭,哪怕吃完了饭再睡觉都可以,这是规矩。
如今,年岁渐长,加之有高血压的毛病,我时常劝他:“早上不要起得太早,尤其是冬天的早上,起得太早空气不好,对脑血管也不好。况且,你又没有担任课程,不必每天都那么早早地去,稍微晚点也不碍事的。”然而,劝阻没有用。他说:“我要是不按时去,其他的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肯定会照着我学的,那可不行。”他依然坚持早起,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行走在那条通往乡村小学的路上。老爸的严格自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作用,他先后工作过的几所学校,有的成绩一度比较落后,后来都在他的管理下名列前茅。提起这个,老爸又是不加掩饰地自豪。我常常想,老爸把自己大半辈子的精力都投入到这些小小的乡村学校,这些学校早已经是他的精神家园了吧!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我问老妈:“发给我的短信,是您发的吧?”老妈否认。老爸在一旁接腔:“是我发的,我在学发短信呢。”我望向老爸:“呀,发得很好呢,也没有错别字,不错不错,加油哈。”老爸笑了笑,又说了一句:“老了,脑子不中用了,学什么都难得很,刚放下的东西,一会儿又找不着了。”“这都正常,我还常常拿着手机找手机呢。”我在一旁附和着,心里却五味杂陈。拿过老爸使用的第一个智能手机,帮他下载了一个听书软件,教他怎样打开,怎样退出。这些东西,也许早就该教他了吧。想到此,心中满是愧疚,不禁又泪水潸然了……
老爸有散步的习惯,早起、晚上,没事的时候就沿着乡村公路散步。吃过晚饭,我看时间还早,就提议一起散步,老爸欣然应允,我便陪着爸妈走上了门前新修的水泥路。路两边的小山坡上,石榴树、柿子树、李子树浓翠欲滴。空气中栀子花香伴着山风,丝丝萦绕。山间公路上,没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没有来来往往的车辆,偶尔一两个骑着摩托车或赶着羊群的乡邻走过,亲热的招呼声中,浸润着温暖的乡情。我拿出手机,说要给他们拍照,发到朋友圈,老爸赶紧拉下他本来撩到肚子上的T恤,开心地配合着。
这时候,曾经看过的一句话,蓦然浮现在脑海:我们的朋友圈,不该只有孩子和风景,更应该有老爸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