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读者之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辞退涉事老师,不该是仅有的结果
下期话题预告:“绿牌专业”就是好专业?
主题公园之争不是文化之争
虚高
“最小背包客”背后的教育焦虑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6年6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辞退涉事老师,不该是仅有的结果

 

话题背景

近日,在兰州市城关区民勤街丑小鸭幼儿园菠萝班的家长群里,大家都在关注一个话题——5月20日,菠萝班的圆圆(化名)被一位女老师打了。

对此,当事老师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行为不对,处理事情方式不得当”,并于次日早上和母亲、园长一道去圆圆家道歉。但在当事老师说出了事情原委并道歉之后,孩子的奶奶情绪依然比较激动,孩子的家长也一再逼问。老师和其母亲迫于当时情势相继下跪道歉。当家长将二人拽起后,奶奶竟然上前用拳头对老师的面部进行了袭击。事发后,幼儿园将当事老师辞退。

教应有法 严应有度

崔振祥(市国土资源局卫东分局)

学生思想单纯,天真烂漫,不时会有旁逸斜出的枝蔓,需要辛勤的园丁不断修剪,才能更好地成长。“严师出高徒”,是几千年传下的古训,但这个“严”字如何把握,很值得商榷。

现在有些老师因为怕被家长投诉、怕惹麻烦而对学生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不能提倡。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作为园丁,就要对学生负责,不管是学习、纪律,还是生活习惯都要严格管理。当然,对学生体罚、打戒尺显然不太适合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可以采取单独谈心、与家长沟通、责令学生写出深刻检查等方式,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此外,家长要保持客观心态。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都是心肝宝贝,受不得一点委屈。而且网络很发达,老师打骂学生的事件一旦发生,就会被网络迅速传播甚至歪曲事实。对于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客观分析。如果某些人确实是师德败坏,素质很差,屡教不改,就应该严肃处理,给学生造成身体伤害者,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但我相信,这样的人在教师队伍里绝对是少数。对于那些因一时冲动打骂了孩子,事后能及时悔悟、赔礼道歉的教师,只要没有造成大的伤害,就应该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谅解。家长要与学校、老师做好沟通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成长。

多一些反省自己

少一些指责他人

刘选启(湛河区人大常委会)

原谅宽容有利于解决问题。丑小鸭幼儿园菠萝班的老师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运用惩戒方法,事后和母亲、园长一道去学生家道歉,足以表明老师的诚恳态度。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上门道歉,难能可贵。无论问题大小、错误轻重,作为家长应该给予谅解和宽容,积极化解矛盾,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发生,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可圆圆的家长却一再咄咄逼人,甚至出手打老师,这样只会让事情雪上加霜,实在让人感到有些遗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能够主动承认且上门道歉,实属难得,应该予以宽容和理解。得理不饶人,甚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即使能一时消解心中的怒气,挽回一些面子,但从长远看,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关系越搞越复杂,不仅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反而会形成心理积怨和对抗,于人于己都不利。

遇到问题要多从自身找原因。现在的学生一代比一代难管,有的家长比较袒护、溺爱孩子,教师对待犯错学生也是左右为难,稍微松点被批评放任不管,稍微严点被指责处罚过度,由此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有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不从自身找原因,一味指责对方。如果是教师对问题学生处罚过度,就应该主动承认过错、道歉,进而改进方式方法,取得家长、学生的谅解与宽容;如果错在学生本身,家长就应该正视事实,帮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使之服从管理,尊重老师,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遇到问题,多一些反省自己,少一些指责他人,这样才能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和谐进步。

惩戒要出于爱

刘勤(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施教过程中,教师要不要惩戒学生、能不能惩戒学生?回答是肯定的。即使在赏识教育、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惩戒教育也是必要的。

笔者认为,教育从来都不能缺乏惩戒,就像不能缺少欣赏、赞美一样,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甚至是畸形的。但惩戒一定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出于爱心,第二要适度。

说到惩戒,我想起了作家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中描述的一段:女教师蔡芸芝先生从来不打骂我们,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样的惩戒几十年后回忆起来,依然那么温馨,那么甜蜜,这样的惩戒谁不喜欢、谁不愿意呢?

愿我们的教育多给孩子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吧!

惩戒教育不应全盘否定

邱利刚(湛河区马庄街道)

记得上小学时,一位老师管教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最爱揪耳朵,我们的耳朵有时被揪得通红,有时被揪得火辣辣地痛;初中时候,谁不好好听讲或上课做小动作,罚站、挨板子是家常便饭……当年没有家长动不动就找老师理论,家长反而很希望老师严格管教自己的孩子。

现在惩戒似乎成了教学中不敢触及的高压线,老师们唯恐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名,毫无疑问,这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局限。而且现在独生子女增多,大部分又极尽父母宠爱和娇生惯养,从小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这样的氛围下,老师们哪还敢动孩子“一个手指头”?

随着时代的进步,“戒尺教学”和“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惩戒教育显得有些粗暴、不文明,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但笔者认为也不能全盘予以否定,我们在提倡“文治”的同时,还是需要些“武治”的,当然相比以前要更讲究方式方法。正确、合理、合法、适度地进行教育惩戒,让学生在惩戒中感悟,在感悟中进步,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

得理也得饶人

庞振江(平煤股份二矿)

老师打学生不对,学生家长打老师对吗?何况老师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到学生家赔礼道歉,本应得到学生家长的谅解,可家长仍不依不饶,得理不饶人,逼得老师及其母亲下跪。更令人气愤的是学生的奶奶又给老师面部一拳,这就错上加错,太不近人情了。

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提倡“恕”,“恕”就是宽恕、原谅,不要过度责备别人的过失、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处理起问题时不讲方法不讲效果而图一时之愤,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谁人无过,能改就好。“责人宽,责己严”或应成为我们为人处世之道。

多方合力优化教育

吕府刚(叶县县委办公室)

老师被家长打,反映出法律法规的欠缺、尊师重教道德的乏力,也折射出某些家长短视的教育观、扭曲的护犊观,亟待引起全社会关注。

针对此种现象,笔者建议,一是聚合力重保障,创尊师重教好环境。对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甚至侮辱、殴打教师的恶劣行为,司法机关应积极履职、严厉打击,还校园一片净土,让教师安心从教;宣传部门应大力弘扬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二是抓师德重教育,当德高望重好老师。教育部门应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广大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治教,潜心教学育人才,用爱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是树形象重修养,做通情达理好家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挫折和委屈,家长首先应理智、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不必过分大惊小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即使有过失,家长也应理性对待,可以向学校和教育部门按程序反映解决,也可以多同老师沟通交流,消除误解。

编辑絮语

请给老师多一份敬畏和信任

从结果来看,老师被辞退,家长“快意复仇”算是大获全胜,可我还是难以释然:老师和家长本是孩子的左膀右臂,双方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如今却闹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真是可惜又可悲!

新闻报道中说,“老师拍了孩子两下”,“拍”的力度如何?“两下”是确指还是约指?这些我们都无从而知,但毫无疑问老师动手了。百年育人,始于幼学。对于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方法确实有失妥当。当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时,更托付了一个家庭沉甸甸的希望,他们希望孩子接受的是循循善诱,而不是简单粗暴;是平等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是拨动心弦,而不是耳提面命。所以,为人师者,要格外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件事之所以没有引发舆论的一边倒,是因为事后老师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登门道歉甚至下跪以求原谅。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年轻人能有这样的胸怀和勇气,难道不应多给予一些宽容和机会吗?

《后汉书·孔僖传》有云:“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可如今,老师挨打似乎已屡见不鲜。4月27日,衡阳市某中学,一名初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因不满自家孩子座位被调至后排,在校内殴打怀孕女教师,狂扇对方两巴掌;5月23日,洛阳偃师某高中,学生王某因违反校规被老师批评教育,后离开学校喝下农药,其家长找到正在上课的女教师,按倒、撕拽、扯头发、扇耳光……

这些新闻看得人不寒而栗。长此以往,真不知道作为师者的尊严何在。也无法想象,在一种教师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社会氛围下,我们的孩子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我相信,每一位老师在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都是满怀激情和信仰的,也是发自内心地想把赤诚的爱撒向每一位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工作中没有批评甚至处分。所以,请我们的家长给老师多一份信任和敬畏吧,千万不要让他们因为害怕惹祸上身而工作得怯怯懦懦。

孔子曾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敬畏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个生存法则,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和保障。护犊情深是可以理解的,但再气,也得有所敬畏,不是吗?千万不要让校闹成为医闹之后的第二大社会痛点!

(榴莲)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