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上百亿元资金改造两万多个厕所,一面是全国每万人只有两个公厕;一边关乎百姓民生,一边却是市政工程的“边角碎料”……与城市化进程加速相比,“公厕革命”步伐仍显落后。
公厕不仅是“五谷轮回之地”,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的“试纸”,细节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水平。相关部门还需科学施策,针对“城市管理综合征”开出良方。
每万人两个公厕
“如厕难”仍现缺、乱、少
2015年全国新建和改造扩建厕所2.2万座;2016年将在公厕建设上花费125亿元,改造超过2.5万座……近年来,“厕所革命”在多地取得进展,但一些城市的“如厕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布局不合理“一厕难求”。据有关公厕布局要求,流动人口密集的街道应每300米到500米设置一座厕所,一般街道千米内设置一座公厕。然而记者发现,有地区几公里公厕难寻,一些人流量大的商业区、广场车站厕所格外缺乏,常出现几十号人排队上厕所的情况。
——科学性和人文关怀欠缺。理想的女厕空间应是男厕的3倍,然而规划却常被“一刀切”,男厕所不用排队,女厕所排长龙的现象屡见不鲜。
面对节假日“大考”,缺厕所更为突出。黄金周长假,各景区都迎来“人潮”,临时厕所数量却“岿然不动”。
——指示标志模糊不清,临街厕所“进不去”。指示牌指示不清,导致不少市民在找厕所中“迷路”。
近年来,不少临街单位被要求开放内部厕所,市民却“进不去”。
“小小一环”说省就省
管理部门“压力山大”
一位市容市政管理者坦言,在公厕规划管理中,规划是前端,建设是中端,管理是末端。规划没做好,管理就很难谈得上,“现在是哪端问题都很大”。
公厕作为市政管理的“小小一环”,除了规划时说省就省,运营经费也相对较低,存在“资金让一让,项目推一推”的现象。以北京为例,目前城市二类公厕的定额财政拨款为每年约7万元,执行的还是2007年标准,而实际运行费用为每年8.29万元,拨款支付了清扫人员人工费后,有时连水电费都不够。
北京市政市容委环卫处主任科员季扬介绍,建一个公厕需要挖粪井,还要铺设管道连接地下管网,对于已经铺好管道、规划好的道路,后期很难再挖开建公厕,规划建设处于“不可逆”状态。“其实建筑工程都有配套建设厕所的行政许可,却几乎没人来办。如果道路、小区施工是按照条例要求配建厕所,公厕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紧张。”
记者调查发现,建设规范“挂在墙上落不了地”纵容了厕所之“缺”:有的开发商、建筑单位只注重产出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即使小区、道路规模达到配建标准,也不愿建公厕。建筑完工后,相关验收单位也默认“不建公厕”是潜规则,通常不深究。
季扬说,由于公厕产权不一,有的归环卫中心管,有的归街乡镇自营,除了多头管理标准不一,还存在“管不过来”的问题。“环卫执法部门有300多项执法内容,关于环境卫生条例就有100多项内容,人手少、事情多。市政市容部门对公厕情况也只能抽查,处室几十个人得抽查一万九千多个厕所,根本忙不过来。”
治愈“城市管理综合征”
不能“忍一忍就过去”
专家指出,小公厕牵引出的系列管理问题,也是“城市管理综合征”的具体体现,提升公厕的服务品质应是城市管理者的追求。
北京市政市容委近期调研发现,公厕不同程度存在统计信息不全、资金缺口、经营不规范、标准落后等现象。“小小厕所的建设、管理、维护不单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属于城市管理的大范畴,需要多个部门共同治理。”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环卫处处长周学胜表示。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牟岱表示,居民“如厕难”反映出政府社会服务意识不到位的问题,不能“忍一忍就过去”。“公厕涉及民生,应被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范围。应在科学的基础上,提供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
业内人士建议,严格落实相关规范条件,做好规划、合力配套,坚持公厕建设与新建道路和小区同步进行,同时科学选址、精心规划,做好后期管理和维护,并保证一定的投入。“尤其是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复建时要格外注重落实配套公厕的要求。”季扬说。
(据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