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茨芭镇刘村,有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院落格外引人注目:三相四线高压专用线路,光溜溜的水泥路。这是“养鸡大嫂”刘淑红的养鸡场。
5月23日,在养鸡场内,9个养鸡户围着刘淑红,聚精会神地听她讲解春夏之交肉鸡鸡喉气管炎、鸡痘等疾病的防治知识。
2009年,刘淑红结婚。婚后与丈夫守几亩薄田过日子。不甘心过贫穷生活,夫妻俩经过市场考察、多方论证后,认定了养肉鸡投入低、回报高、风险小,是个很有前景的行业。于是,二人筹措了十万元,建起了占地一亩的养鸡场,首批养肉鸡5000余只。
为掌握科学养鸡技术,刘淑红翻阅养鸡书籍,带着馒头跑外地拜师学技。平日饲养过程中还注意观察小鸡的饮食、活动情况,发现有不喝水、不吃食、无精打采的,她马上查明原因,还常跑县兽医站进行咨询。
刘淑红逐步掌握了肉鸡免疫接种、科学饲养、精心管理等一整套技术。5000只鸡每天要吃500多公斤饲料,从粉碎、搅拌到倒入食槽,刘淑红和爱人都亲力亲为。肉鸡出栏,除去成本竟然赚了两万多元,刘淑红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尝到甜头后,她抓住机遇,扩大养殖规模。2010年,刘淑红将养鸡场搬到后的小山上,盖了5间住房、3间鸡舍。夫妻俩辛勤劳作,起早贪黑,经过11个月艰辛劳作,获得纯利5万元。与一般养鸡户不同的是,她在养鸡的过程中,总是不断摸索,每年注重淘汰品种落后的鸡种,逐步培养选育优良品种,每年淘汰、更换一批核心鸡群。
养鸡场逐渐红火起来,2013年,刘淑红拿出4年养鸡的红利,又贷款11万元,建成鸡舍两座1057平方米,一间23.4平方米接待室,建成饮水井两个,水塔两个,沼气池一口,铺设自来水管道1500多米,种植黑麦草4亩。添置了一台自动上料机、自动配料机,减少了生产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年的养殖规模一下子扩大到两万只,肉鸡出栏数达到5.8万只,收入29万余元。
周边村民开始钦羡刘淑红的创业成果。为了扩大事业并带动乡亲一同致富,刘淑红采取“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富裕。她将自己养鸡的经验、饲养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里的姐妹,鼓励她们一起发展庭院肉鸡饲养。在她的带动和帮助下,全村有十几户村民从事肉鸡生产。从鸡棚的建设到肉鸡的饲养,无论自己多忙,只要她们需要,刘淑红和爱人都亲自登门指导,帮助解决问题。
目前,刘村有12户千只以上养殖大户,养鸡规模达6万多只。全村262户809人,仅肉鸡养殖一项人均增收近800元,现在刘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肉鸡养殖专业村”。
为把全村的肉鸡销出去卖个好价钱,刘淑红学会了网上销售。把鸡的选育、孵化、饲养、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都拍成视频,有图有真相;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借助互联网,刘村的肉鸡飞出了山沟沟,还飞到了郑州等地市民的餐桌上。
(本报记者 温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