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读者之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脑死亡”虾:死亡的是虾还是食品监管?
草原天路收费,简政放权为何变味
圈 套
保健品岂能“不靠质量靠忽悠”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健品岂能“不靠质量靠忽悠”

 

张枫逸

每克售价高达千元的“极草”,日前被国家相关部门从保健品中“除名”。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5月11日新快报)

前些年有个药物的广告词,叫做“不看广告看疗效”。同样,对于保健品来说,广告只是一种宣传手段,产品有没有实际效果,能否有效调节人体机能才是硬道理。然而,时下国内保健品行业却恰恰是背道而驰,许多厂家把心思都花在了营销上面,热衷于炒作各种高科技概念,极尽宣传鼓吹能事。

保健品为何“不靠质量靠忽悠”,这一方面源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保健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消费者很容易被厂家天花乱坠的宣传牵着鼻子走。同时,有关部门把关审核不严,对虚假广告处罚不力,给了保健品企业吹牛不上税的底气。

保健品“不靠质量靠忽悠”,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利益。羊毛出在羊身上,保健品企业一掷千金做广告,最终都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不仅如此,在披上高科技概念的马甲之后,一些企业还要坐地起价,狮子大开口。保健品行业利润可达100%至200%,这已成为行业内部公开的秘密。

保健品“不靠质量靠忽悠”,容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不利于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和媒体应加强全民健康知识的普及,让“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我国认可的保健品27种保健功能中,不包含防癌抗癌”等常识为更多人知晓,从而帮助广大公众正确认识保健品,提高防忽悠意识。同时,认真做好保健品广告审查监管工作,从源头杜绝虚假广告误导公众,并对违法广告依法严惩,提高违法成本,引导企业回归以质取胜的正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