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市十六中的课堂,你会发现,学生们互助学习,老师讲得很少,但课后测试成绩却出人意料的好。这便是该校“和谐互助”教学的独特魅力。
2014年起,市十六中立足新课程,借鉴青岛即墨二十八中等课改典型经验,创造性地探索出了适合本校学情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成效显著。如今,该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加快推进新课改的步伐,着力构建特色教学模式,狠抓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5月9日,市十六中副校长何振欣介绍,市十六中“和谐互助”教学改革从七年级部分班级开始,如今已在八年级推广。“和谐互助”是指学生两人或几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学习优秀者做“师傅”,次者当“学友”,课堂上“学友”互助,合作双赢。
该校教务处主任赵水民说,一节课被划分为“五步十环节”,每个步骤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在课堂上,学生互助学习,共同探索,学生们不会的老师才讲。学校通过实施小组评比等措施,把“学友”团结在一起,“学友”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被充分调动起来。
“‘和谐互助’课堂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该校教师郭军霞说,以前上课都是她一个人在讲,如今班里近半学生成为训练有素的“师傅”。这样一来,就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学生教学生,随时随地,有的放矢,效果更好。
该校通过开展培训、举办“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展示活动等,不断推进学友“和谐互助”教学模式,让学生爱学、好学、乐学。如今,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日渐缩小,优秀生数量不断增加且更加优秀,学校教学成绩越来越好。
在市十六中任意一间教师办公室内,墙壁上的玻璃框内均张贴着《教师课堂教学规范》,上面明确规定教师要“提前3分钟候课”“要在课堂教学中适度、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等,对教师的常规管理可谓细致而严格。
何振欣说,为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健全课堂教学改革的各项制度,对备课、讲课、批改、辅导等制定了详细规范的要求和量化评价标准。学校每月举行一次大教研,每学期举行一次课堂教学大赛,促使教师自觉提升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教科室牵头组织各学科上观摩课,课后全校教师分组研讨,反思、观摩,形成模式;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搜集整理各教研组实际教学中的得与失……该校不断推进新课改的步伐,向课堂要质量。
与此同时,该校领导班子勇于担当,包班包组,给师生和教学提供细致、到位的服务,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使学校的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在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该校多人获奖。去年,在“我的模式我的课”全国大赛中,该校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在全国“‘和谐杯’说课标说教材”大赛中,该校获得团体金牌、优秀组织奖,6名教师获特等奖,两名教师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 (本报记者 邢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