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元结碑历史疑云探秘
西周应国司使匍和雁形公式的故事
赵姓始祖造父与鲁山的不解之缘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6年5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元结碑历史疑云探秘

元结碑现位于鲁山县鲁山一高老校区内,外有明代修建之碑亭为其遮挡风雨。
元结碑文乃颜体的代表作品之一。
 

●潘民中

“现存于鲁山县一高老校区(原文庙)院内的颜真卿撰书《元次山表墓碑铭》,称元结碑,已于2006年5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次山表墓碑铭》是传世颜体碑帖名品,为历代书家所珍视,在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陈思《宝刻丛编》、钱大昕《潜研堂金石跋尾》、毕沅《中州金石记》、王昶《金石萃编》和欧阳甫《集古求真补正》等书中均有详细著录。《宣和书谱》论颜真卿书法:“至其千变万化各具一体,若《元次山铭》之深厚,亦其所得者愈老也”。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称:“《元结碑》乃鲁公之正书上品。”

颜真卿满怀对逝者好友元结深深的崇敬与惋惜之情,撰文并书丹悼文。运笔上巧妙把握藏锋、露锋、中锋、裹锋的分寸,使笔画清劲丰肥,并参以篆、隶、魏碑笔意,以收笔精到、字字不俗、精气摩云、充满生气的艺术效果。与作者其他作品相比,该碑结字方正谨严,庄重磊落,左右竖画略呈弧形,显得更加圆润敦厚;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间空隙较小,平添几分致密美意;用墨上笔满墨浓,苍润结合,使之更加质朴凝重。用墨、结字、章法三者很好地融为一体,完美蕴涵了对元结的深情厚谊。

●元结碑究竟有多少字

元结碑文献价值甚高,欧阳修等修《新唐书》依之撰成《元结传》;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为证明《柳氏传》中天宝十二载(753年)知贡举者礼部侍郎“杨度”为“杨浚”之误,在广征《新唐书》《唐语林》《李义山文集》《唐才子传》等书后,复取颜真卿《元结墓碑》为证,仅此碑即先格《金石萃编》《八琼宝金石补正》之考录,最后请刘节查北平图书馆藏善拓颜书此碑,始得定谳,并驳正徐松校作“杨浚”之误。

此碑早期善拓本极少,元明间拓本藏北京图书馆。但关于该碑的字数,至今说法不一。《中国名胜词典》称:“碑文共一千三百六十字。”《平顶山市志》说:“全文共1383字,现缺203字。”鲁山县人民政府2011年3月1日所立《全国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元次山碑简介》中说:“全文原有1377字,今存1147字,缺失230字,存字率80%。”

碑文究竟有多少字?笔者仔细研究拓片发现,实为1376个字。该碑为四面环书,竖行排列,共42行,每行满34个字,竖直横平,字字对照,非常规整。按行数和满行字数算当有1428个字。但事实上标题行上空1个字,下空9个字;署名行上空2个字,下空7个字;铭文前空5个字,后空7个字;正文内逢“皇家”“皇朝”“玄宗”“肃宗”“上”(指皇上)“优诏”以及“先生德秀”前,为示敬皆留有空格,计十处留2个字,一处留3个字。减去这些无字的空格,字数应为1374字。但铭文“次山斌斌”中的第二个“斌”字是省书为“〃”的,不占字格,实多出1个字;“今之古人”四个字写得较小,只占三个字格,这样又多出1个字。1374个字加上这两个字,碑文实为1376个字。

该碑原立于青条岭元结墓前,移置鲁山县城文庙过程中正面左下角损坏一小块。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庆云唐师”为使这一书法珍品不至于再遭雨淋日晒,出资建亭遮护。从正面看该碑左下角字迹损毁严重,加上其他边沿缺损,共失去223个字,行中漫涣不清难以辨识的字有10个。还有3个字虽笔画较清楚,但系古体,历来识别分歧甚大。因此该碑现存清晰可辨的字为1140个。

●元结碑何时移置于鲁山文庙

现藏于鲁山一高老校区(文庙)颜碑亭内的元结墓碑,原本立于鲁山县梁洼镇泉上村西北青条岭元结墓前,是什么时间移置今址的?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李正儒《创建颜碑亭记》载:“旧在青条岭上,辇来桥门(注:古代太学周围环水,有四门,以桥通,故名。这里用以指县学,即文庙。),不知何许时矣?”

《平顶山市志》称:“位于鲁山县梁洼镇泉上村北15公里(疑有误,当为1.5公里)青条岭下。墓前原置唐大书法家颜真卿撰并书的墓碑,元代因战乱移入鲁山县文庙保护。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鲁山知县夏文璧曾另刻碑竖于墓前。”

张怀发先生在《元次山碑近考》一文中说:“明代鲁山知县夏文璧于嘉靖十年(1531年)在元次山墓前立有一碑,题‘唐节度使元次山之墓’。笔者认为,很可能是这时夏知县将唐碑移往县城文庙,又在墓前补立一碑。”所依据文献资料似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鲁山县志》载:“唐人元次山墓‘在县北许坊保青条岭、泉陂之间,有颜真卿亲书墓志铭碑,元季为兵爆毁,文字残缺,见移置儒学文庙中’之‘见’字,‘见’者现也。”

《鲁山县志》载: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是年,庆云乡(注:‘乡’字,衍。)唐师出布帛五千,把颜真卿为元结书丹(注:不只是书丹,其文也为颜真卿撰写。)的墓碑移于文庙,并筑亭保护”。

在以上“元代说”“明嘉靖十年说”“明万历四十二年说”三种说法中,“明万历四十二年说”之不然最明显。因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一向爱好古物的庆云唐师有感于“旧在青条岭上,辇来桥门不知何许时矣?”的《元结墓碑》“历烈日骤雨中,已残什之二三,余碣半留,犹腾纸价。奈蠡绣苔驳,将化石为乌有。”遂出资构筑亭以妥善保护之。鲁山文士李正儒撰《创建颜碑亭记》已明言:“旧在青条岭上,辇来桥门不知何许时矣?”显然《元结墓碑》不是这年头经“庆云唐师”之手移置于文庙的。

至于“明嘉靖十年说”一移一立,似有可能,但若仔细考究起来,也有可疑之处。元结墓碑若真是在嘉靖十年(1531年)移置文庙的,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庆云唐师筑亭保护时也仅过去83年,高寿若90多岁的健在者对这样一件县域文化大事不会不记忆犹新,而留下“辇来桥门不知何许时矣?”的缺憾。况且,从大明开国到嘉靖十年,已历时一百六十余年,难道在一个半世纪里就没有有识之士关注青条岭下旷野之上“元季为兵爆毁,文字残缺”的《元结墓碑》这宗颜真卿书法珍品的命运吗?

最后来论“元代说”。鲁山县城文庙原有一通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四月刻立的《鲁山县加修宣圣王庙记》碑,碑文叙述至正元年(1341年)秋七月来鲁山任县尹的刘毅重视文教,修缮文庙等政绩,还言及其“饰元紫芝琴台、次山碑,慕其风,立其祠”。这里的“次山碑”当指元结墓碑。“饰”在这里有“饬”意,“饰元紫芝琴台、次山碑”就是整饬、整治、整修元紫芝琴台、次山碑。这里将整治次山碑与整修元紫芝琴台相提并论,我想肯定不仅仅是把元结墓碑在原地加以整治而已,应该是将其移置于县城妥当地方保护了起来。这个妥当的地方在鲁山县城哪里?应在“立其祠”处。乘为其立祠之机,将其墓碑移置祠内,是很名正言顺的事。

刘毅慕元紫芝、元次山之风,为二人所立祠名“二贤祠”。新编《鲁山县志·大事记》中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刘毅主持于琴台旁建二贤祠,纪念元德秀、元结”的记载。说二贤祠建在琴台旁,大概是依据《鲁山县加修宣圣王庙记》碑所称“饰元紫芝琴台、次山碑,慕其风,立其祠”顺势而言的,不能说没有一点儿来历。然而,我认为二贤祠是建在文庙的。理由是:自古地方文庙有建名宦祠、乡贤祠的规制,而元紫芝是鲁山唐代第一名宦,元次山则是鲁山唐代第一乡贤,在文庙建二贤祠祭祀鲁山唐代第一名宦和第一乡贤,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了。只是刘毅在鲁山文庙建起二贤祠十年后,中原就爆发了红巾军反元大起义,二十四年后元顺帝就被朱元璋领导的明军赶出了大都(今北京),在政权更替的过程中,鲁山县尹在文庙中所立专门用于纪念元紫芝、元次山的二贤祠就有可能被拆除,而将元紫芝归位到名宦祠中,将元次山归位到乡贤祠中,原本由刘毅从青条岭移置安放在文庙二贤祠中的元结墓碑,自然就会放在了文庙院中。因此,元结墓碑极有可能是元至正四年(1344年)鲁山县尹刘毅“饰元紫芝琴台、次山碑”,立二贤祠于文庙时移置于此的。

●筑亭保护元结碑的“庆云唐师”是何许人也

在元结墓碑保护史上,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庆云唐师”“出泉布五千,构亭栖之”功不可没,自当重重书之一笔。

时为鲁山县学生员的李正儒撰《创建颜碑亭记》,始曰:“唐元次山先生表铭,颜鲁公笔也。旧在青条岭上,辇来桥门不知何许时矣?历烈日骤雨中,已残什之二三,余碣半留,犹腾纸价。奈蠡绣苔驳,将化石为乌有。庆云唐师性嗜古,具有空中楼阁,拊髀曰:‘何物颜筋,忍令与珷玞同碎哉!’出泉布五千,构亭栖之。躬督其事,不日而新,亭翼翼起,断石残碣,俄成伟观,烈日骤雨弗祟矣!”尾称:“后之吊古君子,纸价相高者,倘知借庇于师否?师讳世宾,家世粤西灌阳,癸卯乡举也。”“师”是明清县学生员对学官“教谕”“训导”的敬称。李正儒在《记》文中已揭明唐师名世宾,“庆云”当是其字,从“粤西灌阳人”知其故里在今广西灌阳,“癸卯乡举”说明他是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举人。查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鲁山县全志》卷四《职官》记载“历任教谕”,明朝有“唐士宾,广西人”,但排在正统十二年(1447年)任鲁山教谕的姚裕之后,成化十七年(1481年)任鲁山教谕的陈孜之前,“唐士宾”是不是“唐世宾”,令人生疑。清乾隆八年(1743年)《鲁山县全志》卷五《职官志》在《儒学》之《历宦教谕》中有“唐世宾,广西人”,排序与前《志》同。应该说“唐士宾”与“唐世宾”是同一人,系修志者笔下不慎,不仅将“世”写成“士”了,而且把任期排序也弄颠倒了。本应排在成化十七年(1481年)任鲁山教谕陈孜之后的唐世宾倒排在了其前。

考之《灌阳县志》及《灌阳唐氏族谱》,唐世宾家居灌阳文市镇昭仪村。昭仪唐家在灌阳可称得上名门望族,创造过兄弟同登科、父子皆中举、祖孙三代科名的家族辉煌。仅在明朝万历年间,唐世宾同辈兄弟中就有六人考取了举人。唐世熙中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举人,官福建南平知县。唐世宾中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举人,任鲁山教谕。唐世辅也于是科中举,任直隶怀柔(今北京怀柔区)知县。唐世照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中举,后来官做到湖广蕲州知州。唐世熊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初任富川县教谕、翰林待诏,崇祯间转任直隶省永平府(今河北秦皇岛一带)知府、山东盐运使。唐世珪考中天启元年(1621年)丁酉科举人。其中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同科中举的唐世宾、唐世辅二人为亲兄弟,兄弟同科中举在广西一时传为佳话,十分荣耀。唐世宾在鲁山任职教谕之后,升迁为四川渠县知县,政声颇好。

唐世宾对元结墓碑情有独钟,还有一层地缘关系。灌阳县地处广西东北边境,与湖南道县为邻邦,唐世宾家居之文市镇昭仪村距离道县更近,且交通便捷。道县在唐代为道州治所,元结于广德二年(764年)至大历三年(768年)在道州任刺史五年,在道州留下了极好的政声和众多遗迹。元结在道州心系百姓,注重教化,廉洁自律。为了告诫自己和后来的刺史“守土爱民”“专守法令”,元结写了一篇《道州刺史厅壁记》,刻于刺史厅堂之上。这篇题记不仅惊动了文坛,而且震动了政坛,影响很大。唐、宋、明都有人摹刻。元结在道州留下的遗迹除了“刺史厅壁”,还有九井塘、黄龙庙、响石、窊樽亭、石鱼湖、东门村、营溪、右溪、潇水、菊圃等。这些都给予自幼好学上进的唐世宾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元结故里任职的唐世宾看到放置于文庙院中的《元结墓碑》,“历烈日骤雨中,已残什之二三,余碣半留,犹腾纸价。奈蠡绣苔驳,将化石为乌有”时,于心不忍,遂发出“何物颜筋,忍令与珷玞同碎哉!”的感叹,于是“出泉布五千,构亭栖之”了却一桩心愿。

(以上均为资料图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