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以实干求实效 推动工作上台阶
下岗女工杜秀红创业致富反哺教育
我市召开迎接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
我市开展政府非税收入专项稽查
到基层开展实践培训
市蓝天工程指挥部检查市交管支队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落实情况
全市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开考
平顶山火车站新增至绍兴列车
市工商局强化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监管
平燃公司党风廉政教育求实效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岗女工杜秀红创业致富反哺教育

 

4月12日,阳光明媚。叶县邓李乡许庄村村东北头绿油油的田地里麦浪起伏。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不远处,有一所童之梦学校,来自周边漯河市舞阳县章化乡,叶县邓李乡、水寨乡、洪庄杨乡、龚店镇的700余名学生在这里求学。

说起这所学校,不得不说到一个人,她就是杜秀红。今年49岁的杜秀红是叶县邓李乡杜杨村人,近年来累计投资近900万元反哺家乡教育。

1992年,杜秀红还是孩子生病连5块钱都拿不出来的“穷妈妈”。当年,在叶县氯碱化工厂做女工的她下岗了。一边是家里收入一下子塌了“半边天”,一边是两岁多的双胞胎儿子嗷嗷待哺,一时间杜秀红愁眉不展。有一次月底,双胞胎儿子同时发高烧,当时丈夫当月的工资已经花完,给孩子买药少5块钱夫妻俩硬是拿不出来。当时,杜秀红暗暗下定决心:“下岗不能失志,得想办法谋出路。”

此后,杜秀红开饭馆、摆地摊卖水果、开办糖烟酒店、经营书店等。就这样,她靠着一次次创业,财富越积累越多。“日子确实一天天变好了,但是甘苦自知啊。”杜秀红回忆说,2000年她刚在叶县经营图书生意时,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她格外倾注心血,整日守在店里。那年夏天一个中午,双胞胎儿子无人看管在县城城河边玩耍时栽进了河里,一个昏迷不醒,一个摔得胳膊上的白骨头都露出来了。后经过抢救、治疗,3个多月后两个儿子才逐渐恢复健康。

“做图书生意时,长期和学校打交道,了解到基层教育力量相对薄弱。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赚了钱得为家乡做点儿事儿。”基于这样的考虑,2013年3月,杜秀红回到家乡邓李乡,在夫家所在的村庄开办了邓李乡童之梦学校。

为了更好地反哺家乡教育事业,3年多来所有许庄村的孩子在童之梦学校上幼儿园每学期都被减免300元,外村、外地贫困学生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免。“虽然赔了不少钱,但只要孩子们有需要,该减的减,该免的免。这几年一直没有变。”杜秀红说。

“我是一个留守儿童,有一次长期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回来了,‘杜妈妈’为了送我回去,绕了30多里路才把我送到家。”叶县洪庄杨乡蒋湾村的李梦丽是童之梦学校的学生,提起“杜妈妈”的好,李梦丽回忆说当时从邓李乡通往洪庄杨乡的沙河桥正在维修,杜秀红硬是绕道漯河市舞阳县章化乡才把她送了回去。

“我摔倒磕伤了额头,‘杜妈妈’一路陪着我把我送到平顶山大医院治疗,很多人都说在乡里包扎包扎就行了,但是‘杜妈妈’说我是女孩儿,脸上不能留一点儿疤,要去条件好的医院看。您瞧,我的额头都看不出来受过伤。”

“有一次我半夜发高烧,是‘杜妈妈’抱着我连夜给我看的病。”……

4月12日下午,在校园内,孩子们一口一个“杜妈妈”,一个个叽叽喳喳地讲述着他们和杜秀红之间的故事。

许庄村村委会主任王民召说:“过去俺村没有幼儿园,孩子们要跑到五六公里外的舞阳县章化乡付庄村和邓李乡后邓村,不少外村的闺女都不愿意嫁到俺村,嫌孩子们上幼儿园不方便。这几年好了,杜校长办学校对村里的孩子们真是好事。”

龚店镇台李村的孙道明是童之梦学校一年级二班学生,去年他刚转到童之梦学校时,语文考试成绩很差,班级语文老师杜海勤就手把手给他做课外辅导,长达两个月的时间每天放学给他“开小灶”,前不久孙道明在语文考试中考了98分,在班级名列前茅。“我们在教学中一直贯彻培优辅差教学方法,培育优秀的孩子,同时不放弃每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杜海勤说。

(本报记者 毛玺玺)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