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体育
3上一版
 
“毁真造假”频现 文物保护荒诞之举何时休
《新华字典》获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第二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举行
在“恩怨”中走过
今天,你会把目光投向谁?
希腊体操世界冠军成为里约奥运火炬传递第一棒
曼城和皇马闯入欧冠半决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6年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毁真造假”频现 文物保护荒诞之举何时休

 

近年来,全国多地以发展经济之名“毁真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加快消失;但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发展又在“造假古董”。这种荒诞之举何时休?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真的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应怀敬畏之心保护好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

2014年,国家文物局选择10个县区的文物消失速率进行遥感监测后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平均消失率达4.7%,呈加快趋势。

94岁的文物专家谢辰生致力于文保工作70载,他忧心忡忡地说:“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损毁,将一去不能复返。”

“在西方许多国家,文物保护被上升到国家层面,重视和保护力度可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詹长法介绍,如在文明古国意大利,上世纪四十年代已将“文物保护”直接写入宪法;而在希腊,以立法形式明确提出希腊境内的所有文化遗产都属国家财产,任何投资和发展计划都不能对文化遗产保护造成负面影响。

“各级政府是文物保护最具体和最关键的环节,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面对各类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各级政府绝不能熟视无睹、漫不经心、麻木不仁,必须坚持守土有责、针锋相对,维护法律尊严。

“我们必须深怀敬畏之心、自豪之情、历史之责,切实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得到永续传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说。

文物不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绞车房、矿井架、老烟囱,昔日韩桥煤矿历经百年的老物件依然健在;树成行,草如茵,如今改建成文化公园吸引参观者络绎不绝。然而就在两年前,当地政府曾为建工业广场擅自拆除文物建筑,致使文物旧址遭到严重破坏,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年度重点督办案件。

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保护文物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案例比比皆是,而毁真文物、造假古董则成为“杀鸡取卵”的短视之举。

“开发与保护失调,往往是由于基层政府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足。”江苏徐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韩峰说,当地政府认识到“文物不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建成的文化公园因留存着城市记忆而受到市民欢迎,一项文物违法案件如今成了政府的“民心工程”。此后,徐州市还出台制度化举措,明确未来全区所有城市建设项目,不加盖文物局的印章一律不予立项。

“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并不矛盾,相反,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说,整个巴黎市中心有100万人口的区域完全是座古城,香榭丽舍大街保留了几百年前人们生活的原貌,但丝毫不影响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和现代化水平。再以国内的平遥古城为例,保留原貌的古城如今成为著名的景区,全年旅游收入有1亿多元。

文物应在观赏和分享中得到保护

新年伊始,国博文创与天猫商城联姻,掀起一场网上消费热潮。近年来,从故宫淘宝到全国各地博物馆文创产品不断深入百姓生活,文物卸去了时间的尘埃和神秘的面纱,在公众的生活、审美和需求中搭建起一座文化桥梁。

“不仅是文创产品让博物馆走近百姓,如今的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已成为公众休闲旅游和接受人生再教育的第二课堂。”四川省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认为,“今天,去博物馆不再是一种仪式,而正成为老百姓的生活所需。”

湖南沅江岸边的洪江古商城,日前随着江边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筑轰然倒下,古城优美的外岸已然打开。这也标志着在古城居民积极配合下,洪江复原古商城工程顺利启动,昔日的“湘西明珠”复兴在即。老航运工舒朝云见证过古商城的风云变化:“保护好古城,期待再现当年千里沅江、商贾云集的盛景。”

一边是古城修复让古商城重获新生,一边是民俗旅游为古村落迎来发展的春天。在湖南靖州地笋苗寨里,农民吴谋建抓住了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机遇,通过扶贫的危房改造资金和自筹资金,将老宅改办成苗寨景区农家接待点,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典范。

在吴谋建的带动下,不少苗族群众也开办起农家接待点,将古民居保护得妥妥的。促进就业、增加收入,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保护文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增强了保护文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文化与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加强的今天,文化遗产不应‘锁在深闺人未识’,要融入文化和社会,在被观赏、被分享中被保护、诠释和延续。”单霁翔提出,只有民众倾心地、持久地自觉守护,才能实现文化遗产应有的尊严和强盛的生命力,才能成为当地社区和民众的骄傲。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