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我国已设立17个国家级新区
我市再次集中开工一批重点项目
湛河综合治理2016年度第一批工程开工
习近平等分别参加审议
舞钢公司刷新国内板坯电渣锭最大单重纪录
恪守严实标准 忠诚履职担当
卫东区第三产业和城市开发实现新突破
“天眼”信息平台正式运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恪守严实标准 忠诚履职担当
——2015年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坚持把政治责任作为神圣使命,狠抓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航标指南,持续提升“三大工程”实效。

坚持把严实标准贯穿组织工作始终,不断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人才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

2015年,全市组织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把“严”和“实”的要求贯穿于组织工作全过程,服务大局勇于担当,聚焦中心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组织保证。

坚守政治责任 集中精力抓大事

2015年,全市组织系统按照坚持党要管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认真履行政治使命,切实把管党治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着力在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上下功夫、求实效。

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拧紧思想“总开关”。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始终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不断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深学党的理论。积极开展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集中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增强贯彻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尤其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坚定性、自觉性。

树牢规矩意识。把学党章、明党规融入党员干部日常学习生活,把纪律和规矩作为衡量党员干部的第一把标尺,明确提出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等“六个决不允许”,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党员意识、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

坚定理想信念。开发6个教育专题板块,选定19个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干部到邓小平豫西革命纪念馆、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现场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三个自信”,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

抓实党内专题教育,推倒作风“无形墙”。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把作风建设融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使反“四风”、改作风由集中转向经常。

坚持以上率下。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纳入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建立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市委书记陈建生带头讲专题党课,带动常委班子成员及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主动跟进。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讲党课197场次,有效发挥了带学促学作用。

突出问题导向。广大党员干部对照理想信念、党性原则等8个方面,深入查摆不严不实问题,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共查找问题4911条、制定整改措施7201项,以真抓实改促问题解决。

创新自选动作。以“三观三讲三品”教育和“三查三保”活动为载体,强化主题实践,累计整改安全隐患4.4万多条,着力化解经济运行风险,解决社会矛盾问题,受到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夏杰的充分肯定。

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扎紧党建“制度笼”。把落实制度治党作为治本之策,稳步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着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运行有效的党建制度机制。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制度建设。围绕省委“4+4+2”党建制度设计,制定了《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方案》《改进干部考察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改进干部考核方式,实行干部推荐实名制。建立了干部品德、实绩、作风、廉政“四种档案”,实现“全程留痕、实时监控、过程管理、动态评定”。探索实行产业集聚区领导班子成员动态管理,将职务职级与工作实绩挂钩,着力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干又能怎么样”的问题。

着力提升制度建设执行力,紧盯部署、推进、督导、评估等关键节点,把示范带动与整体推进、做实载体与分类指导、督导检查与严肃问责结合起来,促进各级各部门把制度落到实处。

聚焦聚力问题 改革创新解难事

紧紧盯住影响和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 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改革创新,以深化拓展“三大工程”为抓手,着力破解党员干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基层党建有形化工程注重三级联动和上下贯通并行。坚持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有机统一,立足“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持续推进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站)建设,健全三级便民服务体系。

县(市、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与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接套合;乡(镇、街道)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民政、财政、文化等站所的服务职能、服务平台,实行“一厅化办公、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村(社区)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站)以组织活动场所为依托,集“两委会”干部办公、群众事务代办、党员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活动等功能为一体,努力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矛盾化解不出村”。

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推行代办服务、巡回服务、志愿服务、专项服务、网上服务五大服务模式,借力“互联网+”,推出了“网上居委会”、“808社区超市”、多元服务一键通、金融自助服务站等一批特色服务项目,改进民生服务新途径。开发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信息化系统, 将一些行政服务、法律援助、医疗咨询、农技服务、金融保险等纳入线上服务范围,实现了线上线下服务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打造了“党建+互联网”的服务模板。

目前,全市已建成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站)2327个,累计为群众提供各类便民服务30.3万多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6万次,“有事找干部、有困难找组织”的氛围更加浓厚,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平顶山市实施“基层党建有形化”工程,推进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场所阵地、成果展示等“六个方面”的有形化,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优秀青年干部成长工程坚持培养锻炼和重点使用同步。始终把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抓紧抓牢,坚持选苗、育苗、墩苗、管苗、用苗“五位一体”,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强化顶层设计。着眼全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需要,遴选了第三批优秀年轻干部重点培养对象288名,储备一批素质优良的年轻力量。

注重墩苗压担。狠抓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分批选派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信访部门、湛河治理现场和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实践锻炼。

大胆择优使用。对培养成熟的年轻干部及时选用,将招录的研究生全部选配进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有效改善了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

党员干部人才素能提升工程坚持专题培训和操场练兵互促。紧盯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发展对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迫切需要,实施精准培训,强化培训效果。

提升引领发展能力,围绕中心任务,先后举办了“质量兴市”“产业集聚区”等专题培训班,围绕经济转型、危机管理、文化中国等主题,举办五期“鹰城大讲堂”和172期各类大讲堂,累计培训各级党员干部6.3万人次。

培养务实重干作风,组织学员深入到农村、矿山、街道等一线走访调研,积极开展实践大课堂、走访大调研等,鼓励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在项目建设、信访稳定、社会管理等工作中积极作为、敢于担当。

站位发展大局 真抓实做干实事

紧紧围绕全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在围绕中心、助推发展中积极彰显组织工作新作为。

从严选用干部,建强执政骨干队伍。坚持把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作为推动发展的总牵引,聚焦忠诚干净担当鲜明导向,大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把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作为选人用人的根本标尺,注重在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发现识别检验干部,坚持以德择人、以事择人、以绩择人,真正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

把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落实到选用干部的各个环节,按照岗位要求,综合各种情况,充分进行酝酿。确定考察对象时,强化综合研判,不唯票、不唯GDP。讨论决定注重听取意见,坚持集体研究,努力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用。

把从严监督从严管理融入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实施意见》,完善了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突出大抓基层,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工作在基层开展,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强化党建责任落实,坚持“抓书记、书记抓”,认真落实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积极开展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履行党建责任专项考核,引导各级党组织书记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时刻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

突出有形有效覆盖,持续加大在社会组织、新兴媒体、农民工群体中建立党组织力度,探索“网络支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新路子。大力实施“村党支部书记优强”工程、选派674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服务……一年来,全市21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转化提升,5.8万名农村无职党员主动认岗、发挥作用,1.8万名机关在职党员走进社区认领服务岗位。

凸显人才支撑,激发创业创造活力。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人才发展牵头抓总,推动理念、政策和机制创新,着力打造人才高地。

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实行“项目—资金—人才”一体化运行模式,加大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

继续实施“鹰城人才计划”,进一步完善张全民、白国周等四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储备了一批重点领域、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扎实开展“人才服务企业年”活动,大力实施“企业家成长工程”“企业创新发展工程”,举办“企业家成长大讲堂”,强化对全市产业集聚区企业负责人的系统专题培训,着力打造引领转型发展的领头雁、带头人和主力军。

组建“平顶山经济社会发展智囊团”,开展“我为‘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引导省“博士服务团”成员和科技特派员到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发挥作用,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升6个百分点。

回眸过去一年,组织工作务实进取、积极作为。

展望新的一年,组织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改进作风新常态,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必将接续奋进、勇毅前行,再写新篇、再续辉煌!

(本报记者 常洪涛 通讯员 李鸿雨)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