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鲁山县扶贫开发巧打“产业牌”
市法学会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召开
按时全面完成征迁任务
灯笼高挂迎新年
宝丰县农村电影服务站获殊荣
市总工会将举办第五届 职工个人才艺展示大赛
国铁东沟污水治理项目开工
第八十至八十三轮“五个一”竞赛开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6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特色产业 增强造血功能
鲁山县扶贫开发巧打“产业牌”

 

本报讯 (记者田秀忠)“今年天气好,蓝莓产量高,群众受益大。”2015年12月30日,在鲁山县库区乡东许庄村的蓝莓园里,正在清除杂草的村民秦学东说。在东许庄村,像秦学东这样依靠扶贫政策,通过土地入股,并在基地务工,实现脱贫的村民有60多户。

鲁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0%,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近年来,该县坚持基础设施连片建设,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特色产业连片布局,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加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明显改善,特色产业扶贫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2011年至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364元增至6366元,增长45.9%,贫困人口减少了8.3万人。该县先后获得“河南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促进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鲁山县始终把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该县资源优势,重点规划发展旅游产业、食用菌产业、林果产业、无公害蔬菜产业、蚕丝家纺产业等特色产业经济带,增强造血功能,助推农民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产业红红火火。围绕“佛、山、汤”核心旅游资源,在不断做大骨干旅游景区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脱贫。全县建成乡村旅游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5家,星级以上旅游饭店7家,旅行社7家,其中乡村旅游服务接待服务区30处,覆盖尧山、赵村、下汤、四棵树、团城、熊背、库区等12个乡镇43个村1.2万户,从业人员4.5万人,户年均收入5万元以上,带动西部山区3万余户贫困户脱贫。

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引进技术、改良品种、建设基地,促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2014年全县378个村5万多户种植食用菌,产值16.1亿元,占第一产业产值的36.3%,已成为我国木耳、香菇生产基地县。土门办事处庙庄村在财政扶贫到户增收项目的扶持下,种植袋料香菇25万袋,101户贫困户户均收入1.96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高。

特色种植成效显著。以团城乡为中心的辛夷基地2.5万亩,以辛集乡张庄为中心覆盖3个乡镇18个村的鲜食葡萄基地和突尼斯软籽石榴、迷迭香种植加工基地1.6万亩,以背孜乡为中心辐射5个乡镇的核桃基地1.5万亩,以董周乡五里岭为中心覆盖3个乡镇12个村的酥梨基地和林果业经济长廊达2.6万亩,特色种植产业在产业扶贫政策引领下正迅猛发展。

无公害蔬菜产业蓬勃发展。以张良镇为中心的平原乡镇按“两菜一粮”“三菜一粮”间作套种模式种植蔬菜,面积达79600亩,带动4个平原乡镇60余个行政村1.3万户4.9万人脱贫致富。蚕丝家纺产业以靖琨实业为龙头,以西部、西北部山区30万亩柞坡为基地,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完整产业链,依托茧丝资源和传统工艺,从事柞丝棉、柔丝棉加工、销售企业80余家,丝绵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畅销上海、云南、广西、台湾、香港及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10亿多元。

生态循环农业方兴未艾。该县在东南西北各建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区一个,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30家,安排4000户贫困户就地就业,带动15000人脱贫。

光伏产业铺就脱贫高速路。总投资240亿元、装机容量3000兆瓦的中国民生投资有限公司,已经在该县的磙子营乡、马楼乡、辛集乡、梁洼镇完成投资8亿元,一期两个乡镇各20兆瓦的集中式光伏电站于2015年12月底并网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贫困乡镇提供3.6万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贫困农户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