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勇攀创伤骨科技术新高峰
市卫计委不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市中医院儿科:用爱心呵护孩子健康
市二院微创手术巧治眼疾
市第五人民医院“隔空合作” 诊疗模式造福患者
做好二孩生育评估可避免生育风险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中医院儿科:用爱心呵护孩子健康

 

随着天气转冷,小儿呼吸道疾病近日进入高发期,医院儿科门诊量大增。记者从市中医院儿科了解到,由于人手本就短缺,还要应对扎堆就诊的患儿,该科医生和护士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

患儿扎堆 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

“冬季相对干燥、寒冷,孩子的免疫力较差,导致呼吸道疾病患儿增多。”市中医院儿科主任胡香玉说,最近该科门诊病人增多,每天平均有500多人,再加上住院和急诊的患儿,每天他们要接诊七八百人。尽管今年5月该科充实了一些医护人员,但还是人手紧张,很多医护人员都是连轴转。

12月24日下午,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前,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络绎不绝,几位门诊医生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患儿病症以感冒、咳嗽、发烧、腹泻居多。

由于门诊排队的人太多,有些心急的家长直接来到住院部。“我儿子怎么还发烧?”“医生,快来看看我的孩子是怎么回事?”住院部里,每位医生和护士身边也都围着许多家长。

“上午8点上班,但我们7点多就来到医院;中午12点下班,但快下午1点才能结束上午工作是常态;下午两点半就又开始上班,一般到6点才下班。”胡香玉说,因为医护人员人数固定,但患儿人数增加,每人一天接诊近百人,医生和护士只能延长工作时间,超负荷工作。

感人的事迹数不胜数

许多医护人员加班加点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奉献精神和令人心酸落泪的病痛。

初次见到输液门诊的护士吕会兰时,她的眼睛有些异常。原来,她已在儿科工作了近20年,这是她长期劳累落下的病。尽管如此,她还坚持工作在一线岗位上。由于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她经常手把手地教年轻护士扎针包线。

“我们护士长每天都操心劳累,落下了腰痛的毛病,平时换衣服都很困难,前几天脚肿得连鞋都穿不进去。”提起输液门诊的护士长岳亚军,门诊护士张晓利心疼地说。

由于工作繁忙,许多医护人员休息日加班成为常态。普儿科的医生孙慧为了照顾病人,连着两天都没有回家;输液门诊的护士吴佳陆由于劳累,胎儿早产了一个月;小儿康复科的护士张新艳怀孕6个月了,仍像正常人一样坚守在岗位上;专家门诊的展玉萍医生中午下班时接到了鲁山患者的电话,为了不让患者白跑腿,硬是等到下午1点多;小儿康复科的郑金刚家住卫东区东工人镇,每天都早出晚归,中午只能趴在办公桌上小憩一下……像这样感人的事迹数不胜数,对医护人员来说“不值得一提,因为太平常了”。

“科室下设新生儿ICU(重症监护室)、普儿、小儿康复、门诊等几个部门,每个岗位都不轻松。”胡香玉说,比如ICU收治的患儿病情一般比较严重且变化迅速,家长又不能陪护,护理人员就非常辛苦,片刻都不能离开;普儿科的医护人员既要照顾住院的患儿,又要收治夜间急诊病人,责任重大;小儿康复科的3位医生要面对200多名患儿,很是操劳;门诊每天要面对数百名患者及家属,辛苦自不必说。

儿科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风险也大。胡香玉说,儿科又被称作“哑科”,由于小孩不会说话或清楚表达,对医护人员专业功底等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加上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相对其他科室来说待遇又较低,而家长往往疼爱孩子,有时一不注意就容易产生情绪。儿科的医护工作者表示,特别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

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

“尽管工作忙、待遇低,但每位医护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着。”胡香玉说,有的家长为了让医生更尽心地给孩子看病,偷偷地给医护人员送红包。医护人员不好直接拒绝,为了减少家长的顾虑,就直接把红包当成治疗费用上交。

郑金刚说,在小儿康复科,就诊的大多为患脑瘫、脑损伤等疾病的患儿,家长的经济压力往往比较大,对于亟待手术的患儿,有时医护人员甚至会帮忙垫上费用。

此外,市中医院儿科还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护士张晓利工作时捡到了一个手机,怕失主着急,连忙根据上面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护士张艳芳捡到了患者丢失的几百元现金和医保卡,立即通过医保卡上的信息寻找失主……儿科医护人员的这些事迹虽然很小,也很平凡,但都体现了他们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和一切为患者所想、一切为了解除患者病痛的高贵品质,他们用点点滴滴的爱守护着孩子们的健康。 (本报记者 牛瑛瑛)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