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二〇一五—二〇二〇年)》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津保铁路正式开通
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双节”期间注意森林防火
冬鸟翔集
青春在特岗上闪光
宝丰农村商业银行揭牌成立
帘子布公司启动BCM体系建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在特岗上闪光
——记鲁山县辛集乡第十四小学特岗教师王乾县
 

“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这样的话:‘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是最顺利的,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你也许不会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幸福的那一个,因为你在成长!”

近日,在鲁山县特岗教师岗前培训会上,一名年轻小伙子在台上慷慨陈词。他叫王乾县,今年25岁,是辛集乡第十四小学的一名特岗教师,正在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特岗教师们畅谈心得。

初为人师努力充电

王乾县2013年毕业于平顶山教育学院中文系。同年9月,通过考试,他成为一名特岗教师。他说,第一次踏上讲台,看到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他便在内心问自己:“你想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合格的,优秀的,还是幸福的?当然,是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为提高专业水平,王乾县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研读教育教学书籍。《做最好的老师》《我的教育心》里激扬的文字让他热血澎湃;《做幸福的老师》让他满怀希望;《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为人师表》激发了他内心的正能量。他认真书写教学感悟、思想汇报,积极参加培训,积累理论知识。

2014年春,鲁山县二十七中的老师来听课,校长把王乾县推了上去。尽管当时他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毕竟年轻,经验不足,课还是被批评得面目全非。但他没有灰心,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目标: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为上好每一节课,《轴对称图形》他讲了4次,《企鹅爸爸》他备了5个教案,《恐龙在我们头上飞》连他自己都记不清讲了多少次。他认识了李镇西、魏书生、贾志敏、李吉林等教育教学专家,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单元导学案”“知识树”“大单元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他的课在辛集乡优质课上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自己总结的“一事一景一场面”作文分段法、“五读”自主阅读学习法取得良好效果,所担任的六年级语文课在全乡名列第三,在2014年全省“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荣获“县级名师”,在全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丰富学生生活

王乾县是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家住鲁山县瓦屋镇长畛地村。他童年记忆里没有美术课、音乐课,更没有多少课外书。

来到辛集乡十四小后,王乾县发现,和幼时的自己相似,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很单调。由于离家较远,王乾县吃住在校,周末也很少回家。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他省吃俭用,3个月下来攒了近2000元钱,购置了音响、话筒、影碟机等设备,又把爷爷最喜爱的唱戏机带到了学校。从此,大课间、放学后、节假日,学校里时常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声。王乾县既是主持人,又是评论家,每一个节目的优缺点他都认真记录、耐心讲解、悉心纠正。

2014年元旦,王乾县建议成立了校青青小树苗文学社,设作文部、播音站、表演部、小记者站。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唱歌跳舞需要注意什么?上台演讲的基本礼仪是什么?配乐朗诵的必要常识有哪些?怎样成为合格的播音员?怎样演好小品、相声?这些,都是他讲授的内容。学校附近的露峰山、县城里的新华书店、位于市区的平顶山博物馆,都留下了王乾县自费带着孩子们开阔视野的身影。

六年级学生小倩性格内向,经常独自待在角落里。王乾县发觉后,就去家访,了解到小倩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她跟着年过七旬并且残疾的爷爷,还有妹妹和刚满3岁的弟弟。此后,王乾县每次爬山、到野外捉昆虫,都带上小倩,给她讲自立自强的故事,鼓励她参加文学社,和大家一起唱歌、演讲;引导她做小组组长、播音站站长。小倩的脸上慢慢有了笑容,也变得自信和开朗起来。

自编教材巧抓德育

特岗教师,扎根农村,肩负着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给农村孩子带去优质教育的重大使命。2014年,王乾县担任辛集乡第十四小学副校长,主抓学校的德育工作。同年11月,他参加了第四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崇实向善·尚美养德”观摩研讨会,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德育模式、习惯培养方法给了他很大启发。

回来后,他把自己的感受形成文字,和校长进行了一次深谈,决定编纂十四小的德育教材,得到了校长的大力支持。于是,每天晚上改完作业、备完课后,王乾县就开始搜集有关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各类资料,研究、修改、整理、校对,经过十次修改,辛集乡十四小第一本德育校本教材《养成教育综合教程》面世了!

为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王乾县开始新一轮的走访、调查、开家长会等,编纂了与《养成教育综合教程》相匹配的《学生成长——家长读本》。同时,带头写出德育教案,上第一节德育课,引导班主任每周上一节德育课,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始有序开展。

如今的十四小,每周升国旗、开班会,好人好事登记簿上每日都有新内容,教师彬彬有礼,孩子礼貌周到。提起学校风气,家长们无不伸出大拇指。 (本报记者 田秀忠 通讯员 雷小军)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