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闲情逸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自由,是知道自己去哪里
“看脸时代”说颜值
禁言
笑口常开
日夜颠倒
情与诈
说法
只纠结不行动, 你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不靠此维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5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靠此维生

 

明前茶

在成都的送仙桥古玩市场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代明的工作室占据着小小一隅。她每天下午4点钟之后便守在这里,坚守着“瓷胎竹编”这种古老技艺。简单说来,她需要在小巧的瓷茶具上,用邛崃山上的慈竹竹丝,编织起一个有花纹的竹丝罩子,紧密贴合茶具,就好像瓷器的骨架上长出的皮肤与血肉一样,从而让天府之国过日子的细腻韵味,转化到茶壶、公道杯和茶杯上,使人一握便知幽凉肌理。

去见谭阿姨,惊讶于一个中年女性的耐心可以磨砺成这样:不但可以将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竹丝均匀编织于胎器之上,而且不用一滴胶水,完全靠竹丝互相穿插产生的张力,让竹丝铺就的细腻花纹从白瓷胎上长出,两者互为肉中骨、骨中肉。更让我惊讶的是,她那种从容静穆的气度——每次从100斤慈竹中耐心抽出8两竹丝。

谭阿姨解释,当年传艺师傅的绝活,唯有她完美地传承下来:“因为我并不以此为唯一的谋生手段。为了维持生活,降低要求去走量,这是大忌。我宁可做点别的营生来养活我的手艺。我开过茶馆,开过面馆,卖过汤圆,看上去时间少了,我却得以跳开一段距离,静静思量,我还可能编结出怎样的竹编、怎样的美。”

撤去谋生的潮水,能露出峥嵘的,才是你离不了的挚爱。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