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讲好故事,把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体育单招考生须进行“二次报名”
考研生明日可察看考场
前营乡加强农村 党员干部廉政教育
医生提醒:雾天应适当停止户外活动
雾天行车注意降低车速
市内4条高速公路昨日因雾霾封闭
新闻短波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讲好故事,把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全省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巡回演讲平顶山站侧记
 

“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的时代,信息越是海量呈现,观点越是纷繁嘈杂,就越是需要专业记者拨云见日的冷静思考和正确引导。”

“好记者就是那些一直奔走在这条路上的前行者、带路人,我愿意追随他们的脚步!太多豪言壮语不说,唯愿自己做到八个字:不忘初心,无悔前行!”

“这么多年来,在寻访商丘好人的过程中,他们身上乐善好施、诚实包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品格深深感染着我,成为我新闻路上的前行动力。”

…………

12月23日下午,平顶山博物馆一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我市的新闻工作者代表、部分高校学生代表等在此聆听演讲。

全省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巡回演讲团的9名优秀记者以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用他们的职业经历讲述着关于新闻理想和追求的好故事。

“好记者讲好故事”是2014年起,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中央电视台协办,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演讲活动。

故事:

关怀世事冷暖,守望人间真情

“记者不仅仅是‘无冕之王’,更是‘人民之友’。” 安阳广播电视台记者辛秀梅开场的第一句话就饱含温度。她从自由“拍客”做起,带着对新闻梦想的执着坚持,终于成了一名职业新闻人。

坚持奔走呼吁3年,辛秀梅为孤儿王一平、王顺心募集善款,并独自带着王一平到美国做了心脏修复手术。现在,这两个孩子被美国一对夫妇收养,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河南商报记者郑筱倩不是第一个报道血友病患者的记者,却是一直坚持关注血友病患者的记者之一。不仅关注血友病患者,她还关注渐冻人。6年多来,她帮助血友病患者解书淇重新站立、重返校园。

河南血友病之家会长冯红梅曾这样评价郑筱倩:我们呼喊时,她比我们更大声;我们疼痛时,她比我们更焦急。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乔艳霞对2012年8月28日那天的连线报道印象深刻:一名一岁多的女孩在高速公路上因气管呛入瓜子而危在旦夕,父母情急之下向电台求助。乔艳霞迅速和110、120联动,先在高速路口将孩子接进急救车,然后通过电话连线在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三套频率上直播,呼吁沿途车辆为孩子让出生命通道。

最终,从郑州南站到郑州市儿童医院,十几公里的路程,还是高峰期,急救车只用12分钟就赶到了。

“尽管我不是白衣天使,不是警察,但能通过电波为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记者职业的光荣和神圣。”

“关怀世事冷暖,守望人间真情,记者能够做的,就是讲好故事,把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爱和温暖。”商丘广播电视台记者张绚感同身受。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9个人9段故事,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呈现,台下不少人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每人演讲完毕,现场掌声都经久不息。

反响:

坚持“走转改”,传递正能量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还不够近。”好故事就在泥土的芳香中,在机器的飞转中,在同群众坐在一起的板凳上。好记者就是要去挖掘这些好故事,传递更多正能量。

“担当与责任、信念与坚强。我感受到了他们用好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职业素养。优秀的同仁,我佩服他们,也要向他们学习。”我市一位现场聆听演讲的新闻工作者说。

“听了前辈讲故事,才觉得自己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小困难都不算什么。他们的敬业精神,对工作、对公众的责任与担当,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更加坚信新闻是值得做一辈子的事业,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入职一年多的记者王亚楠说。

“希望全市新闻战线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持续深化、拓展‘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推动我市新闻事业不断发展。”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东丽说,希望我市广大新闻工作者以9位优秀记者为榜样,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讲述鹰城好故事,唱响鹰城好声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报记者 孙聪利)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