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过冬至 吃饺子
石桥镇沙圪垱村整体搬迁项目开工
首次不允许考生自带文具
励志的“一把手”煤球
鲁山县28名环卫工人吃到免费饺子
完成公益性戏剧演出295场
140余家商户用上小额贷款
上周末两场考试我市考生零作弊
平运公司新增两台LNG长途客车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虽然少了一只手,但是咱干活儿肯出力又踏实,
励志的“一把手”煤球

 

有信心把日子越过越好——

“大兄弟,你把煤球送上门就已经让俺很过意不去了,你歇会儿,俺来卸!”12月20日上午,湛河区北渡街道北渡村“一把手煤球厂”的老板王刘洋又到双楼村村民孙庆贵家送煤球了,尽管孙庆贵一再劝阻,但王刘洋仍坚持用仅有的一只手将三轮车上的煤球都卸了下来。

44岁的王刘洋因为每天与煤打交道,全身上下常常沾满煤灰。他左手麻利地卸着煤球,黑黢黢的脸上露着朴实的笑容,“别小看我这‘一把手’,可不比正常人卸得慢。”

王刘洋是周口市商水县人,2001年他拖家带口来到平顶山,在一家煤球厂打工。两年后,他开办了自己的煤球厂,打煤球是个出力活儿,王刘洋和妻子两口子老实本分,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儿,维持着自己的小生意。

2007年,王刘洋购买了一台二手电动煤球加工机,煤球的日生产量一下提高了两倍多,但依然供不应求。眼看日子越过越好,可是2008年底,王刘洋的右胳膊不幸被和煤机搅伤,小臂5厘米以下部分进行了截肢手术。妻子心疼之余劝他卖掉设备,一家人回老家再谋出路。而此时,王刘洋的两个孩子正在湛河区的公立学校读书,他实在不忍耽误孩子的学业。

“不回老家就要咬着牙干下去。”那时候的王刘洋没有时间沮丧痛苦,做完手术10多天就回到了煤球厂,用剩下的一只手继续打煤球,妻子则帮他推着架子车给顾客送煤球。看着王刘洋一家艰难度日,很多“老主顾”购买煤球后,都放弃了找回的零钱,但王刘洋却坚持一分不少的找给对方。

此后,王刘洋坚持训练用左手打煤球,熟练后每天仍能打出500多块煤球,而当时很多煤球厂对工人们要求也就是一天600块煤球。王刘洋的一个朋友看他整日劳碌辛苦,想送他一台粉碎机,让他将煤矸石粉碎了搀在煤里面来降低成本。王刘洋谢绝了朋友的“好意”,他说:“俺就是再不容易,也不能赚那昧心的钱。”

半年后,王刘洋自己改造煤球机,在煤球机的手柄部位加了一个铁提手。每次打煤球时,先用脚踩着煤球机的底盘将煤泥压实,然后将半截小臂插进铁提手里,把煤球机提到空地上,再用力将煤球挤出来。有了铁提手,他一天能打出1000多块煤球。

经过一番努力,王刘洋的煤球生意逐渐稳定下来,一家人也慢慢走出了意外事故造成的阴影。2009年底,他把煤球厂正式更名为“一把手煤球厂”,不仅购买了一套电动煤球加工机,而且聘了两个附近的村民当帮手。

由于为人勤快、口碑好,几年下来,王刘洋积攒的固定客户就有几十个,甚至连周边的叶县居民都骑着三轮车过来买煤球。“一把手”煤球在当地渐渐出了名。

王刘洋身残志坚、吃苦耐劳的品质也时刻影响着他的两个孩子,他们学习非常努力,如今已相继考上大学,并且年年都获有学校奖学金。2014年底,王刘洋一家还在北渡村附近购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一家人终于在平顶山市有了自己的家。

“虽然少了一只手,但是咱干活儿肯出力又踏实,我也有信心把日子越过越好。”对于未来,王刘洋浑身充满了劲儿,他常跟别人说:“身残志不残,创业不怕难,只要有毅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本报记者 张亚丹 通讯员 张旭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