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村民感谢我,我更应该感谢村民”
高招美术音乐书法类考生 专业省统考19日举行
短评:让群众看到驻村干部的诚心
问题幼儿园不按要求整改或被取缔
应滨街道采取措施 严管村级财务
又一校园爱心屋投用
两兄弟同患罕见病 好心人捐助渡难关
市爱心救助超市发放6000余张救助卡
光明路小学学生情系山区小伙伴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12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民感谢我,我更应该感谢村民”
——驻村第一书记杨炳辉要和村民同脱“贫”
 

“杨书记,这么冷的天你咋又跑过来了。”12月14日一大早,看到不远处驻村第一书记杨炳辉走过来,正在养鹅基地喂鹅的鲁山县马楼乡仓房庄村村民杨金忠招呼道。

14日这天刮着大风,显得格外冷。随手抓起篮子里的草,杨炳辉和杨金忠一起喂起了鹅。

抬头盯着眼前这个白净、带着书卷气的第一书记,杨金忠笑了:“嘿,你这已经是第12次来俺这里了。俺看出来了,你这干部是扎根干事的,不是进村点卯的。”

今年9月,按照统一安排,鲁山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杨炳辉到仓房庄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9月30日,30岁的杨炳辉到仓房庄村报到。当天,杨金忠等村民就打趣他:“瞅着你这么年轻,下来玩一圈儿就回去了吧?”

“我是带着任务下来的,我得和咱老乡们一块儿干事哩。”杨炳辉告诉大家。他知道村民这个时候还不信任他,要想赢得信任,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真干。

仓房庄村种植品种单一,水利设施落后,粮食单产、总产低,导致村民种植积极性低,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目前,全村173户670口人,贫困户达72户318人,是鲁山县有名的贫困村。

在村民面前夸下海口的杨炳辉还真是扑下身子干了起来。两个半月来,他为村民办了一件件实事。

农民要致富,关键靠党支部,但仓房庄村连个像样的村室都没有。杨炳辉进村第一件事就是协调修缮村室,并在村室外硬化出一块空地作为村民的娱乐文化广场。12月14日,村室外广场和公厕正在施工。记者走进村室,只见雪白的墙上贴着“仓房庄村2015年至2018年脱贫计划”,村室内该村两委会成员正在商量事情。“以前开会都借外出打工村民的房子用,村民有事都得到家里来说,时间长了很不利于工作。杨书记来了后先把村室建起来,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了阵地。”仓房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春长高兴地说。

扶贫是啃硬骨头,怎么啃?杨炳辉紧紧抓住村党支部这个核心,坚持扶志扶智,在带领村两委会办好一件件实事、破解一个个难题中,帮助村两委会干部树威信;在发展致富项目中,帮助村两委会提升发展能力。“改救助为开发,改‘输血’为‘造血’,改外促为内生,改普惠为精准。” 杨炳辉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鲁山县委、鲁山县政府关于强力推进2015—2018年扶贫攻坚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扶贫精神的文件内容打印下来随身携带。翻开这些材料,记者看到杨炳辉在能用于仓房庄村扶贫工作的句子上画上了横线。根据村里的情况,他把仓房庄村脱贫发展项目分成成立扶贫助困联合会,进行蔬菜大棚、规模化养鹅等产业扶持,招商入村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等。目前,杨炳辉已协调帮助村里5户养鹅户和江苏一家企业达成协议进行规模化养殖,一个月来共养殖品种肉鹅3500只。为了让养鹅户真正见到效益,杨炳辉还从县里协调养殖专家多次对养鹅户进行技术指导,并十余次前往养鹅基地跟踪服务。

“杨书记看我们还自己打井吃水,说对身体不好,就向县水利局申报项目给村里搞‘安全饮水工程’,协调县电业局给村里进行农网改造,前几天县电业局已入村实地进行了查看。像给行动不方便的残疾户跑腿办残疾证、申请轮椅等这样的小事就更多了。”陈春长说着就向杨炳辉伸出了大拇指。

“群众的肯定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鼓励,要说村民感谢我,说句心里话我更应该感谢村民。”杨炳辉向记者道出了心里话,“驻村虽说时间还不长,但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与其说我带着村民脱贫,不如说是村民在帮助我脱‘贫’,我脱的是工作思路的贫乏。”

对此,杨炳辉深有感触。“以前遇到群众反映问题,解决不了了可以‘推’,现在是必须解决,往哪儿推?这就是最基层了,直接面对群众,工作作风上从‘推’到‘不推’,这是个改变。以前和群众沟通个事儿,不会用群众语言,往往沟通不畅,现在通过帮村民干农活,和村民们聊天儿、拉家常,学会了使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村民们看到我大老远都打招呼,还经常找我‘拍话儿’,和村民沟通无障碍,很能促进工作。以前在县委办对政策停留在书面理解上,现在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对群众进行政策解读、引导,对政策把握更准,也吃得更透了,理论结合实际更能指导工作。不懂三农就不懂国情,不懂农民就不懂民情,在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苦干实干中提升了思想境界、锤炼了意志作风,增长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杨炳辉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上这么总结道:“群众需要干部,干部更需要群众。谁能吃苦、谁不怕困难、谁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谁就能学到在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掌握在机关练不成的本领。带着群众脱贫我也在脱‘贫’,逐渐脱去了工作思路的贫乏,我越来越感觉到驻村当第一书记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本报记者 毛玺玺)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