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收豌豆
我市举行《反间谍法》 颁布一周年宣传活动
我市青少年“中华魂”主题演讲比赛举行
市社科联邀请钟飞作报告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举行
四棵树乡乡村旅游撑起农民“钱袋子”
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试运行
免费科普公开课等你来听
为子弟兵纳鞋垫的“老妈妈”
省政府督导组莅平督导 畜禽屠宰监管体制改革工作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香经历过战乱和匪患,得到过八路军的保护。
为子弟兵纳鞋垫的“老妈妈”

 

几十年来,她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军人——

晚秋的下午温暖晴和,许多老年人都会挑这个时候出门遛弯儿,可87岁的和香却坚持坐在家里穿针引线。

10月28日下午,湛河区轻工路街道市证券公司家属院的和香老太太,正站在自家窗户前拿着线穿针,鼻梁上架着的老花镜似乎帮不上大忙,一次,两次……老人右手轻轻地捏着线头,两眼紧盯着左手上那根绣花针的针眼,穿了10多次才算成功。

“别看眼睛不好使,可我能坚持,一年就能给军营里送100多双鞋垫。”挺直硬朗的身板,和香举着针线坚定地说,“我想在有生之年为部队多做点儿实事。”

从2009年开始,和香一直坚持为子弟兵纳鞋垫,光送到军营的就有700多双。她用自己朴实的行动来拥军爱兵。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全国掀起了爱国拥军的热潮,号召广大民众为前线募捐物资。

和香将丈夫从外地给她捎回来的新衣服都捐了出去,自己却穿着带有补丁的旧衣服。她说:“除了新衣服,我捐送的其他东西也都是最好的,特别是我做的慰问袋还被评为全县的样板。”

上世纪60年代初,和香一家来到我市。她被分配到市供销社东工人镇土产商店上班,供销社旁边就是当地驻军所在地,部队里有相当一部分物资都要从这个供销社里购买。由于当时物资供应紧张,都是限量购物,作为采购员的和香总是想尽办法采购部队所需的物品。

“肥皂、暖瓶、煤油、火柴等在当时都比较难买,我母亲常常收集采购完推着车往部队里送。”儿子乔国强说。

1982年,和香退休。小区居委会动员她担任居委会治保委员,重点负责拥军优属工作。本想在家照看孙子的和香听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一接手工作,和香就主动上门排查社区军属家庭的困难,想方设法帮扶他们。她还定期以居委会的名义向服役战士写信报平安。同时,和香通过定期在社区举办拥军优属版面展,组织居民观看解放军战士保家卫国、抗洪抢险等题材的影视作品,培养社区居民的拥军优属观念。在她的努力下,该社区曾被我市评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在和香的影响下,她的其中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也曾先后参军服役。

“早上我一般六点多起来,煮上稀饭,就开始坐下纳鞋垫了,一天也就能纳差不多6个小时。”和香说,如今已经纳了将近7年,她从未中断过。

和香在所纳的每只鞋垫上都绣有娟秀的文字及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并且纳每只鞋垫都至少要用上5种以上颜色的棉线。由于做工精细,和香一天只能纳出一只鞋垫。这些年,她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纳鞋垫上。

“趁俺还能拿动针,再为兵娃子做点事!”和香说,“国家有困难时,总是这些兵娃子冲在最前面,俺也有孩子,俺心疼他们。”

虽然已经87岁高龄,拿针线的手不再像过去那样灵巧,但和香说,她的目标是要给部队送去一千双鞋垫。

(本报记者张亚丹 通讯员张旭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