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鲁山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鲁山县“旅游立县”战略成效凸显
鲁山县注册义工达到160余人
董周乡扎实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鲁山县红心火龙果 “绿色”种植初见成效
巡回演出
马楼乡党群服务中心情暖群众
检查袋料香菇长势
鲁山县前三季度外贸出口5475万美元
藕鲜鳅肥肉牛壮 生态环保效益好
乡村文化建设如火如荼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0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文化建设如火如荼
鲁山县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到650个、乡村剧团30个
 

本报讯 (记者田秀忠 通讯员王永安 石杰)“许团长的这场《好媳妇》用本地方言讲本地故事,教人心向善、重孝道,演得真不赖。”10月21日是鲁山县观音寺乡观音寺村火燎庄组的老日子会,来自该乡三间房村的曲剧团来到这里唱大戏,村民霍松山指着台上正在唱戏的剧团团长许士明说。

今年67岁的许士明原是观音寺乡三间房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个戏迷。2014年,他决定自筹资金创办剧团。消息传开后,县、乡文化部门和村委会合力赞助他15000多元,县总工会赞助10000元,支持他组建了三间房曲剧团。剧团吸纳了来自仓头、观音寺等乡的56名文化骨干和戏曲爱好者加入。如今,该团演职人员各有所长,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一招一式像模像样,不仅定期在村上表演,而且经常被外乡外村人请去“捧场子”。

“乡亲们物质生活富裕起来了,文化生活不能继续贫瘠,农村致富需要带头人,发展文化同样需要领路人,鲁山县像许士明这样的乡土文化人才有100多名。”县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特色文化传承人在戏曲、乐器、舞蹈等方面各有造诣,已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领路人。赵村镇中汤村70多岁的李成才创办百花艺术团,吸纳了当地100多人加入,逢年过节表演打铜器、舞狮子、擂盘鼓、跑旱船等节目。背孜乡农民秦大周将民间艺术“高桩故事”发扬光大,每3年上演一次。库区乡婆娑村村民张海关、董留民等人年年举办戏曲擂台赛,最多时有近10个乡镇的代表队前来角逐献艺。马楼乡楼西村退休干部袁午寅不仅自掏腰包为村庄办起了图书室、阅览室,还组建了一支文艺宣传队。城郊农民齐保平不仅有扎龙头的手艺,还自费数万元组建了一支架子鼓乐队,不定期在城区广场汇演,动感时尚的表演吸引了很多群众前来观看。在上级文化部门的扶持和这些乡土文化“能人”的影响下,鲁山县库区乡、团城乡等乡镇达到了村村有团队、月月有戏看。

三间房村村民石留欣说:“先进文化占领了农村阵地,那些负能量的东西就会被压下去。在许团长的影响下,我们村赌博、迷信的人明显少了。”许士明的剧团虽成立时间不长,但隔三岔五就进行排练,现已排练出古装剧《杨春扫雪》、现代剧《好媳妇》等曲目十多场,农闲时还编排快板、小品等节目到三间房各组义务演出,观众最多时达5000多人。“乡里今年从洛阳等地请来老师,多次对观音寺、岳村等村民间剧团的文艺骨干进行培训,引进了一种新的盘鼓打法,尤其是支持三间房村组建了新剧团,使山村文化建设的面貌焕然一新。”观音寺乡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王晓丽说。

目前,全县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到650个、乡村剧团30个。自1991年以来,该县连续25年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据鲁山县文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成立了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订文化工作优秀奖及明显进步奖考评办法,加大对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力度,年拨付文化专项经费达到了500余万元,其中为每个村拨付文体活动类等相关经费1万多元。该县还从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条件入手,整合文化艺术资源,以县文化馆为依托,分期分批培训农村文化人才1200多名,仅今年开展的下基层“教你一招”辅导活动,受益群众就达300余人。

“大伙儿都觉得,要是有一天我们农村也像一些城市社区那样到处飘散文化气息,那老百姓的精神需求会得到很大满足。”许士明说,听说国家新近专门下发文件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他对今后办好剧团充满了信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