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鹰城公益
3上一版
 
技能培训为残疾人打开一条就业通道
改变,来自心灵的交融
为参加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做准备
关注留守儿童公益歌星演唱会启动仪式举行
爱心礼物
爱心捐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变,来自心灵的交融
——市志愿者协会暑期少年志愿者成长夏令营见闻
 

学习手语操

比比看谁叠得更整齐

同学们互相帮忙打饭菜

上手工课

孩子们在向农民伯伯学习农业知识

支教老师在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地游戏

健康卫生知识体验

成长,与喜悦和代价相伴,或许这种代价伴着孩子们伤心的眼泪,伴着家长惊喜的目光。

7月23日,鲁山县熊背乡留守儿童家园,一场“生离死别”般的告别正在上演。

门口是陆续抵达接孩子们离开夏令营的家长。门内是孩子们赖在宿舍,赖在班里,死死拽着老师不撒手。“老师,我不让你走。”“老师,我爱你……”孩子们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成了泪人,有的抱着老师的腿坐在地上。

老师是一群90后,他们既是支教老师,也是一群大学生。看着孩子们,这些老师也哭红了眼圈,手足无措。短短半个月,这群大学生和孩子们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此时,他们不仅是师生,更是难舍难分的好朋友。他们共同成长进步,经历了难忘的暑假。

7月8日,家住市区湛南路的高婷非常兴奋,一大早就起床,催着妈妈收拾东西,“妈妈,你快点帮我收拾好,我要带着iPad,还有还有,我的小熊曲奇……我要参加夏令营啦。”

带着拉杆箱和满满一袋子零食,抵达留守儿童家园后,高婷首先得到的是个“教训”:除了随身的几件换洗衣服,所有电子产品和食品等一律不允许带。“好一阵哄,好话说了半天,孩子才不再撒娇。”高婷的妈妈丁华说,说实话,自己也很不放心,孩子几乎没离开过自己,吃饭能不能吃好,睡觉能不能睡好,孩子没洗过衣服咋办,孩子个性很强,平时就不太听话,万一和其他孩子合不来咋办……

回家当晚丁华都没怎么睡觉,一直担心。“不过,我也忍住没打电话问情况,也真想让孩子好好锻炼锻炼。”丁华说,还有一个原因是,对市志愿者协会周俊范会长和留守儿童家园刘军校长的充分放心。一年前,丁华参加了市志愿者协会组织的爱心旅游专线公益活动,多次参加活动后,她被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她非常认可,也很乐意让孩子参加这次成长夏令营。“让城市孩子和留守儿童在一起参加夏令营,遵守纪律,改掉不好的习惯,学会自己动手,学习国学礼仪,这些理念我都非常认同,所以下决心把孩子送到夏令营。当然,有些事情没给孩子说,比如不让带电子产品和零食,要睡大通铺,要自己学洗衣服,等等,怕说了孩子哭闹不去,让孩子自己适应吧。”

7月8日,50名来自市区的孩子和50名鲁山周边的留守儿童共同组成的成长夏令营开营了。

“各种不适应,各种哭闹,各种撒泼打滚,各种要求,甚至有个别孩子还说脏话骂人;有的孩子来的当天晚上就哭着要回家,要求给家长打电话接自己,说自己一分钟都待不下去了;个别孩子看到住通铺,坚持不睡觉,非要拿个毯子单独睡在教室。”提起刚开营的时候,刘军也是直摇头,全体辅导老师和生活老师、支教老师不停地安抚,所幸50名留守儿童表现较好,没太多要求,给那些城市的孩子做出了榜样。

早上5点30分洗漱,6点10分晨读,7点吃早饭、打扫卫生,一天下来,包括上课、军训、种地、看国学经典视频等内容,每个时间节点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来之前我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根据每个支教学生所学专业和擅长的内容,制定了详细的课程表,但这些孩子来了之后,我发现,需要做出调整。”马国杰说。

马国杰是平顶山学院赴鲁山县熊背乡留守儿童家园教育关爱服务团的带队老师,他已经是第二次带队在留守儿童家园开展暑期支教活动了。“我们这支40人组成的支教队伍中,有些是去年参加过支教的学生,大部分是今年第一次参加支教活动。”马国杰说,为此,他不停做工作,帮助支教大学生对参加夏令营的孩子进行辅导,重新调整课程表。

孩子们被分成了4个班:白杨班、七彩班、向日葵班和热火班。“这都是孩子们自己起的名字,和老师讨论后确定下来的,每个班还有自己的口号。”刘军说,为了让孩子们得到锻炼,留守儿童家园精心准备,配备了生活老师,指导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刘军和马国杰向支教老师反复交代,一定遵守纪律,对孩子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只有通过和孩子们交朋友,才能真正管理好,这对支教老师也是非常难得的锻炼。

“可以说,是这次支教经历,是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对我改变最大,甚至让我感到特别自信,充满了潜力。”支教老师申强说。

申强是平顶山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担任了热火班的班主任,下午的体育课由他带。“看齐,预备动作,注意姿势。”申强的口令洪亮,神情严肃,孩子们在他的指挥下一板一眼做动作,认真练习。

“刚开始可不是这样,都特别不听话。”申强说,自己其实一直比较腼腆,平时说话不多,刚开始怎么说这些孩子都不听,起哄、小动作多,还顶嘴。现在好了,孩子们都很认可自己,“秘诀就是和孩子们真诚交流,平等对待,其实孩子们特别真诚,特别可爱,我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建立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现在效果很好。我自己通过锻炼,不再腼腆,勇于表达,改变了许多,其实是通过对孩子们的教育,激发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感觉充满了潜力,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这对我今后非常有帮助。”申强说。

让孩子们自己洗碗、打扫卫生、叠豆腐块被子、洗衣服,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十几岁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心理变化也大,甚至会组织起来对抗管理。有些孩子受家庭环境影响,不懂尊重别人,不懂礼貌,特别以自我为中心,这都是面临的大问题。”支教老师王南川说,但自

己也从孩子身上学到了不少,比如集体荣誉感强,说话直言不讳,“我看到有些事情不对,可能顾及其他人的面子不直接说,可孩子们看到不对的地方,马上就说出来,特别真诚。”

刘劼麟是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已经是第二次来支教。“去年我教美术,管纪律,和孩子们有很深的感情,每次上课,精心教孩子做出的艺术品,有些孩子会送给我,我都珍藏着,还经常拿出来看,经常惦记那些孩子。”

和他一样,市育新幼儿园的老师董润也是第二次来支教,董润这次全家都来了,不仅送她支教,还给孩子们带来了小足球、水彩笔、橡皮泥、作业本等礼物,包括好朋友靳蒙华给孩子们带的衣服。“我们去年有9个人来支教,回去后建立了QQ群,经常联系,今年有的人有事情没来,我代表了。”她说。

平顶山学院化工专业的洪彦峰在支教日记中是这样写的:这群孩子刚上课时特别乱,一开始我强忍怒火,慢慢地发现孩子们其实很可爱,可塑造性强。他们对我认可后,我教起来也有了价值感,下课后他们还拉着我不放,让我教他们唱歌、折纸。一次,我们带夏令营的孩子们去做贫困调查,看到一贫困户家中几乎没有家具,我就想,一定要尽我的能力帮助那个孩子好好学习,使他将来能够走出山区,改变贫困的家庭状况。同时我也想呼吁更多人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一个未来。我也要做一个好人,一辈子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洪彦峰说,孩子们也教育了自己。一次洪彦峰在洗脸,一个孩子过来拍拍我说,老师,请把水龙头关小一点儿,太浪费了。那一刻,我脸都红了。这次的支教经历我会记一辈子。

“想不想回家?”老师问9岁的李华南。“我不想回家,在这里很自立,我很喜欢。”李华南说。

12岁的吴阳在热火班是个“名人”,“组织能力强,思维敏捷,虽然看起来不太爱说话,但很有‘煽动性’,虽然是个女孩子,可一点儿也不娇气。”支教老师说,他发挥吴阳的能力,让她组织管理班里的同学。刚开始吴阳带着同学们和老师对着干,慢慢熟悉了,对老师认可后,吴阳把同学们管理得很好,成了班头。临走时,吴阳说,不舍得走,因为不舍得离开老师。

7月11日,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付康在每天给父母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天下午的一节互动课上,一位老师让我感到了父母、老师对我们有多么重要,他们才是我们的偶像,是我们该尊敬的人。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在站军姿中学会了毅力,在饭前的感恩词中学会了感恩,在音乐课上老师教我们唱《母亲》,我们学会了感恩,感恩母亲的心。您的儿子:付康。 (本报记者 沙星海)

本版图片均由记者牛智广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