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伏牛山地区:
鲁山人的抗日传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5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548-1938
鲁山人的抗日传统

任应岐(右一)和吉鸿昌(右二)的合影
 

○潘民中

从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至1591年(明万历十九年),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完成对日本诸岛的统一,执意“一超直入大明”,妄想用武力使拥有“四百余州”疆域的明朝臣服。为此,日本欲先征服朝鲜,悍然发动了壬辰战争。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对壬辰战争的研究开始被定位为国策论证的重要工具。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循着丰臣秀吉的思路,制定出所谓的“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

而滋养丰臣秀吉侵华野心的历史经验,则是壬辰战争之前一百年间以日本落魄武士为基干从事海盗走私的武装集团,对中国北起朝鲜半岛南至海南岛,包括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频繁侵扰,给明朝造成海疆危机的百年倭患。

鲁山人抗日传统的形成,即开始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斗争……

●赵琏、赵相兄弟抗倭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夏,倭寇肆虐江浙闽沿海地区,连绍兴府境内曾任过三朝大学士谢迁的庄园也被抢劫一空。因此,有御史上奏说,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已经失去控制,建议派遣一员有权自主行事的高级官员到这个地区,以便根除倭患。于是,明朝廷改任右副都御史朱纨为提督浙闽海防军务,巡抚浙江,抵御倭寇。朱纨到任后,采纳佥事项高和当地士民的建议,革渡船,严保甲,搜捕通倭奸民,整顿海防,严禁商民下海。他指派都司卢镗率福清兵由海门进兵,攻克倭寇巢穴双屿港,活捉日本人稽天和海盗许栋等,并筑塞双屿,堵击倭寇。又将捕获之通倭罪犯统统处死。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聪明干练,膂力过人,武功精湛,轻财重义的鲁山赵村赵琏、赵相兄弟率领着300多名乡勇,应招奔赴江苏淮安投身抗击倭寇的斗争之中。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初,倭寇北扰江苏,赵琏身先士卒,勇猛杀敌10余人,其部属也奋不顾身,一举将敌击溃,首战告捷。赵琏因忠勇受到嘉奖,赏给冠带,并拨给马步兵500名,开至泰兴黄桥驻守。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四月十九日倭寇来犯,赵琏一边遣人飞速向上报告,一边积极部署出击。不待大军会合,赵琏即与弟赵相抓住战机,进击倭寇。赵琏英勇无比,一马当先,连杀数敌。赵相身负重伤,仍浴血奋战。所部士气振奋,同仇敌忾,杀得倭寇惊慌逃遁。赵琏率部穷追不舍,战至如皋印庄、新沙洲、新河口,又斩敌800多人。大营闻捷,发重兵支援,俘敌枭首,大获全胜。朝廷授予赵琏南阳汝州卫右所百户加指挥职衔。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赵琏因病获准回鲁山疗养,次年去世。赵琏的好友时任山西道监察御史的浙江余姚进士宋勺为其撰写了碑文,铭曰:“赵君鲁阳义士,孝以承家,义以应世,威平倭寇,功在社稷。”到了清朝,乡人李绿园创作长篇小说《歧路灯》,还以赵琏抗倭的事迹为素材,写了“谭绍衣召见授兵权”、“谭念修筹兵烟火架”、“王都堂破敌普陀山”、“谭绍闻面君得恩旨”等主人公参与抗倭的情节。

●任应岐抗议日本增兵青岛、组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通过《马关条约》从中国攫取走了辽东半岛、台湾等地,实现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的第一步。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三省,实现了它们侵华战略的第二步。其实,早在1927年,鲁山爱国志士任应岐就以犀利的政治目力看透了日本增兵青岛的狼子野心,以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的身份发表通电,提出坚决抗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青岛主权虽被中国收回,但日本对青岛的侵略一刻也不放松。北伐战争时期,日本为阻止国民党北伐军前进和扩大对华侵略,1927年5月28日,日本政府以保护日侨为名,决定向山东派遣2000名士兵。日军于6月1日在青岛登陆,7月8日抵济南。8月15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的任应岐,在豫南驻地光山发布通电,抗议日本增兵青岛:“顷闻日本增兵青岛,并拟深入山东。噩耗传来,曷胜愤慨。狼子野心,甘冒不韪,阳假出兵护侨之名,阴行侵略陷害之实。既勾结奉鲁军阀,助长中国内乱,复施其鬼蜮伎俩,破坏东亚和平。似此阴谋,实堪痛恨,凡属同胞,亟应反对……”

1930年,任应岐参加冯(冯玉祥)阎(阎锡山)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失败后,寓居天津。蒋介石南京政府为了围剿红军根据地,对中华大敌日本态度暧昧,任应岐十分不满。任应岐与主张反蒋抗日的中共地下组织接触,与国民党内的左派代表人士策划成立“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商定由任应岐和吉鸿昌负责策动在河南的旧部,组织10万人的中原武装暴动,然后转移到西北与杨虎城合成强大的抗日武装,救民族于危亡。为了筹集军需款项,杨虎城捐款1万元,吉鸿昌捐款1万元,任应岐则慷慨解囊把自己手中所有的4.5万元全部献了出来。任应岐的行踪和政治态度被军统特务侦获,蒋介石遂将之列入铲除计划。1934年11月9日,任应岐和吉鸿昌在天津被捕,押至北平陆军监狱,24日狱方接国民党中央军令:“吉、任累次逞兵作乱,危害民国,通缉在案,更在津勾结共产党。应即按照《紧急治罪法》,将吉、任二犯执行枪决。”任应岐临终遗言称:“大丈夫有志不能申,有国不能报,痛哉!”表现出鲁山抗日志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郜子举、邹福隆抗战济源

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大举侵华,华北、华东大片国土沦陷。1938年2月,日寇侵占济源,在济源城内奸淫烧杀50余日。驻防在黄河南岸的国民革命军第91军166师官兵,听闻日寇在济源的暴行,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渡河抗日。4月10日,黄河河防指挥官兼洛阳警备司令、第91军军长郜子举中将命令166师496旅991、992两个团,约3000人北渡黄河作战。

496旅兵临济源城下,在当地民众的支援下作攻城准备。济源城周长9里13步,高数丈,易守难攻,驻守城内的日军是号称“铁军”的第14军团酒井支队。当攻城信号发出后,991团官兵登上济源民众架设的云梯攻入城内,与日军展开惨烈的巷战,以牺牲473名官兵的代价,消灭日军千余人,成功收复济源。郜子举是鲁山团城玉皇庙人,所部166师由中原大战后樊钟秀、任应岐“建国豫军”余部改编而成,基层军官和兵员多为鲁山、宝丰家乡子弟兵。济源抗战殉国的官兵八成以上为鲁山、宝丰籍,其中有991团第一营营长邹福隆(富隆)、八连连长张鸿儒等。济源收复后的1938年5月10日,第91军军长郜子举和秘书长杨仪山(也为鲁山人)特意刻立《对倭抗战济源之役军民殉难纪念碑》以示对为国捐躯英烈的敬仰之情。

碑文叙述邹福隆营长的身世生平谓:“邹营长富隆,鲁山县邹庄人,生于民国纪元前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民国二十七年春,倭寇犯豫北大部沦陷,本军渡河杀敌,以‘受伤不退,退以不溃,被围不惊,被俘不届’相勖勉。四月十日分攻济盂两城,邹营长与敌激战于济源城外,反复争夺西留村之据点,身负重伤,誓死不退,卒于四日下午四时,与四百七十名壮士同日殉国。呜呼,济源之役,其牺牲之壮烈为河朔抗战以来所未有。”

消息传回家乡,鲁山绅民在县城为济源抗战牺牲的乡亲召开了追悼大会,并在著名胜迹元紫芝琴台建起“忠烈祠”,镌名供奉。对倭抗战济源之役是抗战早期不可多得的收复失地的典型战例,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不可侮不可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鲁山将士秉承四百年抗倭传统,以艰苦卓绝的战绩被永久载入史册,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