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成立
3上一版
 
实施大开放 搞活大流通 发展大商务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施大开放 搞活大流通 发展大商务
——市商务局在改革创新中开拓奋进
河南华邦电器炊具有限公司产品在广交会上受到外商欢迎
英国客商考察神马博列麦气囊丝制造公司出口产品
商品流通市场繁荣活跃
2015“文明鹰城·欢乐中原”暨“百姓宣讲直通车”市商务局专场文化活动
2015年珠三角(深圳)平顶山市情推介及产业推介洽谈会成功举办
第五届“华合论坛”项目签约仪式
 

吴玉山/文 李志勇 王尧/图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的多种挑战,市商务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扩大开放与扩大消费并举,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持续打造“开放商务、活力商务、民生商务、创新商务、和谐商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的外向型经济和商品市场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实施大开放,开拓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务”的商务工作新格局已初步形成。近三年来,市商务局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活动先进单位”、“商务工作先进单位”、“商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家电下乡工作先进单位”、“市场体系建设工作优秀单位”、“市场运行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责任目标先进单位”、 “督查工作先进集体”、“企业大服务专项行动先进单位”、“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商务经济总量大幅扩张。三年来,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2.52亿美元,约占建市以来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8%。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276.8亿元人民币,约占2005年明确统计主体以来全市到位省外资金总额的54%。完成外贸出口15.5亿美元,约占1999年开始使用海关统计数据以来全市出口总额的35%。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8.7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10%以上。省商务厅多次对我市提前完成实际利用外资任务发来贺信给予充分肯定。

二、开放招商引擎持续发力。三年来,我市坚持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主,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全方位对外合作的良好局面,外商投资向一、二、三产业全面延伸,投资领域涵盖了电力、交通、纺织、化工、冶金建材、房地产、餐饮服务等20多个行业,投资来源扩大到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韩国以及我国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外资档次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相继落户我市。近两年来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建成了中兴(平顶山)科技产业园项目、河南隆鑫机车产业园、鲁山县尧谷光电产业园、叶县力帆树民产业园等。结合我市六大支柱产业、八大工业基地、新城区开发建设及工业结构调整,在确立5大产业集群、9家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又精心谋划了圣光医药制品专业园区、电气装备产业集群园区、不锈钢专业园区、能源化工产业园区等15个专业产业园区,筛选推出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较好、投入产出率高的项目,绘制产业链图谱,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组织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专题招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在我市举办了五届“华侨华人中原经济合作论坛”,五届华合论坛我市共签约项目227个,总投资2062.32亿元。一大批项目的引进不仅为我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有力地打造了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叫得响的品牌。

三、对外贸易保持强势回升。三年来,我市继续积极实施“大经贸”、“科技兴贸”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向内挖掘潜力提质增效,向外扩宽渠道拓展市场,不断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提升外贸经济发展质量,引领全市对外贸易换挡提速进入强势上升通道。在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把经营触角伸向新兴市场,目前,我市的贸易伙伴覆盖6大洲106个国家和地区,传统市场增势强劲,新兴市场潜力巨大,我市立足亚洲辐射五大洲的较为稳定的出口市场不断巩固,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稳步增长的新局面。出口主体发展迅猛,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扩大到目前的1060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发展到102家,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平顶山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平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宏太鞋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我市外贸出口的龙头企业。今年以来,我市对外贸易保持强势增长态势,进出口和出口两项指标在2014年增长44.4%、64.5%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分别增长43%和48.8%,进出口和出口两项指标的增速双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位次。

四、对外交流合作步伐加快。我市积极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了大型企业在资金、人才队伍上的优势,通过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招商活动,积极走出去考察市场、收集信息,踊跃到省外、境外承揽大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市已有7家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行业分布涉及建筑、机电等领域。其中平高集团分别在印度、厄瓜多尔和波兰成立了分公司,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投资业务,为树立世界级企业品牌形象夯实了基础。

五、商品流通市场繁荣活跃。三年来,我市商贸行业不断加大流通领域体制改革力度,积极疏通流通渠道,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全市商品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物价平稳,居民消费心理稳定,商业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级各类商业企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平抑物价,各类商品十分丰富,工业品名优特新荟萃、琳琅满目,副食品应有尽有、敞开供应。在全市设立重点流通企业、生活必需品企业、重要生产资料企业等市场运行监测,监测商品包括21大类600种消费品和11大类300种生产资料,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监测体系。积极开展酒类流通管理工作,全市酒类经营批发企业流通随附单使用率达到100%;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增加资源投放量,保证了我市成品油市场的稳定运行。

六、商务惠民工程深入人心。一是认真做好家政服务网络工作。家政服务网络中心自去年3月份启动以来,已接纳优质加盟服务企业234家,涵盖全部《家政服务网络中心项目建设规范》的10大项78小项的服务内容,为市民用户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截至今年上半年,呼叫中心共受理市民服务需求11663个,用户反馈平均满意度高达95%,其中受理普通家政、病老陪护、清洗保洁、母婴护理、护工、钟点工、搬家、商品配送、鲜花礼仪等服务类订单2657个,求职、招聘、职业培训类5747个,法律咨询、物业管理、房屋租赁、生活百事及其他咨询类3259个,服务成功率达90%。二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成果不断巩固。自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全市累计验收合格“农家店”共2322个,农资店155个,覆盖率达到了95%,共安置了1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农家店综合配送率均在50%以上。这些农家(资)店基本覆盖了全部乡镇,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消费方式的转变,而且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三是 “放心早餐工程”已具雏形。我市的“放心早餐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共有各类放心早餐经营企业(网点)98个,以其可靠的质量和实惠的价格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为放心早餐工程在全市范围内的推广发挥了示范作用。四是生猪屠宰管理成效明显。三年来,先后开展了“生猪屠宰管理集中整治”、“加强生猪屠宰管理,确保肉品质量安全”和“规范商务执法行为,严厉打击生猪私屠滥宰,制售注水、病害肉违法行为”、“生猪屠宰环节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深入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强化肉品卫生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七、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坚持了“全市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严格实行了整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围绕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采取专项整治与联合行动相结合、日常监督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市深入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农资市场专项整治、食品药品专项整治、保护知识产权、打击非法传销及食盐、卷烟、成品油、酒类等专项整治活动。在近年开展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中,省政府督查组多次对我市专项行动进行督查,并对我市的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全市无重大干扰经济秩序案件的发生,市场经济秩序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对市场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乘着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东风,市商务局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攻坚克难、埋头苦干的作风,紧紧围绕“发展大商务、实施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目标,牢牢把握“扩大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搞活流通扩消费惠民生”两个立足点,进一步深化商务领域改革,实施宽领域对外开放,突出创新驱动,培育竞争新优势,全力以赴推动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各项业务迈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强力推进开放招商,为我市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注入活力和动力。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出台实施《2015年平顶山市对外开放工作行动计划》,修订完善《平顶山市招商引资考核评价办法》,制定适应形势、引领发展的招商促进政策,在全市形成氛围浓厚、运转顺畅的开放招商工作体制。二是拓展开放领域。持续推动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扩大开放;在抓好先进制造业招商引资的同时,注重吸引大型企业来平顶山设立地区总部和区域性研发、物流、销售、结算、后台服务中心。三是转变招商方式。以煤化工、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特种钢、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新能源及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主动对接。四是办好招商活动。围绕今年我市初步确定参加举办的20项重点招商活动,特别是我市自主举办的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对接活动及“台商鹰城行”等一批专题招商活动,提前做好筹备,确保招商实效。五是强化项目督查。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和“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年”活动,完善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制度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六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信息处理和受理服务、招商引资联审联批和代理、外商投诉机构等开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七是积极加快“走出去”步伐。抓住中东欧、拉美、非洲等地加快工业化时机,带动我市装备、原材料、标准、技术和服务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二、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切实提升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一是增强外贸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企业及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企业,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二是培育出口基地带动力。力争5年内建设3至5个外向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特色鲜明、产业链配套完善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出口基地。三是扩大国际市场辐射力。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拓展中亚市场,加强与俄罗斯、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建立营销网络、生产加工基地、资源供应基地创造条件。四是激发服务贸易新活力。建立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大力发展与货物贸易形成互补的商务会展、仓储物流、金融保险、科技研发等服务贸易。五是借助跨境电商作用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扩大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应用,促进传统产业从制造环节向营销环节价值链高端延伸。六是强化服务出口软实力。加大部门支持与协作力度,从退税、金融、外汇管理、信用保险、减少收费等方面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引进外向型项目、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培育自主品牌。

三、积极搞活内贸流通,着力提升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推动作用。一是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消费。按照国务院确定的6大领域消费工程,做好我市家政、居家养老、信息等领域扩大消费工作,命名一批老字号、家政服务示范企业,做大做强一批生活服务品牌企业。二是完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加快农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产地集配中心、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推进步伐,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农产品公共物流配送设施;积极推进服装、家居、茶叶、食品、花卉、建材等特色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生活服务业,着力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进一步完善放心早餐工程建设,扶持一批早餐固定门店及早餐经营示范店。三是确保商品市场运行稳定。探索开展消费集聚区、大型购物中心等新兴零售业态销售监测,推动落实完善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建立完善应急投放网络。四是积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我市电子商务企业协会的作用,支持建设一批骨干电商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积极推动电子商务进社区,开展“网订店取”、“网订店送”,方便居民消费。

四、强化商务执法工作,不断提升监管对市场秩序的引导规范作用。一是加强执法基础建设。加强12312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建设,做到商务执法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二是积极拓展监管领域。强化拍卖、典当、商业特许经营、再生资源回收、成品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等领域的商务监管,探索加强商品现货交易、融资租赁、直销、旧货交易、品牌汽车销售、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等行业监管。三是持续规范市场秩序。继续牵头做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抓好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查处、依法公开一批行政处罚案件。

五、加强商务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对商务工作的服务保障作用。通过不断解放思想,突出改革创新;坚持依法行政,推动作风转变;抓好内部稳定,打造和谐商务;强化系统理念,凝聚发展合力等办法,着力打造开放、创新、务实、为民的新型商务系统。

市商务局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克难攻坚,不辱使命,为我市的改革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再创新的佳绩,为我市“转型提速、发展提质、环境提优、幸福提升”做出新的贡献!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