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读者之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共享无线城市智慧生活
一头雾水
用深化改革为暴力伤医釜底抽薪
[下期话题预告]又现电梯“吃”人
儿童热死车内悲剧:别忙着提“严刑峻法”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深化改革为暴力伤医釜底抽薪

 

吴振东 萧海川

广东惠州市龙门县人民医院近期发生一起恶性伤医案件,连日来成为舆论关注的一大热点。而回顾近年来的相关伤医案件,尽管个案原因常有不同,但案件背后的医患关系紧张、缺乏足够信任无疑是重要诱因。加强医患沟通,加快医改进程,才能对伤医事件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从某种角度看,突发伤医事件其实是医患间缺乏信任走向极端的表现,而医患矛盾虽然发生在医生与患者之间,但背后的深层原因不容忽视。在我国很多地方,医疗资源供求失衡较为严重,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导致部分医院医生诊疗任务过重,接诊每个患者只能三五分钟,让一些身患疑难杂症或常年奔波寻医的患者觉得未能得到尽心诊治而心生愤懑。同时,在看病难、看病贵背景下,不少患者对治疗抱有过高期望,当疗效与期望不符时又不能理性看待,甚至将原因归于医生,进而产生猜疑、对立。这些潜在因素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致使矛盾越积越多,医患双方在某些地方被推至冲突的第一线。

必须看到,伤医、“医闹”等行为冲击法律底线,甚至滑向违法犯罪。伤医行为不仅对患者诊治无利,更危害了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安全,破坏了医院的正常运转,只会恶化医疗环境,进一步损害整个患者群体的利益。如果这一“死结”不解开,更将造成医患关系恶性循环。

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还需从根本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诸如加快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健全全民医保、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及救助等相关体系和制度,从而在改革中带动利益关系、就医意识、医学模式和社会氛围的转变,使医患关系回归理解与信任的正常轨道。

归根结底,医生与患者是对抗病魔的“战友”。针对医务人员的暴力行为,是全社会的公敌。医疗制度的改革完善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尊重医生、抵制暴力却是每个公民即刻就能践行的事情。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和谐的医患关系可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