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鹰城小记者与湛河甜蜜“约会”
高招本科二批正式投档
今年起我市农村 贫困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可获补助
长桥镇发现仝轨撰文《重修蓝桥记》碑刻
美丽村庄成 婚纱拍摄地
新闻短波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鹰城小记者与湛河甜蜜“约会”

 

7月28日上午8时30分,一群8至13岁的小朋友在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大门口集合完毕,他们是中国少年新闻学院平顶山分院的小记者,个个身穿红马甲,戴着写有自己名字的小记者采访证,背着黄蓝两色的小包,在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教育中心负责人的带领下乘车出发。

“我们要去采访湛河综合治理工程。”

“我来之前都做了功课了,有好几个问题要问问专家。”

…………

对于要采访的主题,小记者兴致勃勃 ,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好奇:问题一个接一个

10多分钟后,小记者来到了采访的第一站——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迎接他们的是市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杨威、综合部副部长贾江涛、李强等。

“我姓杨,你们可以叫我老杨。”杨威的开场白惹笑了小记者,在轻松的氛围中,他们掏出笔和本,认真听杨威介绍工程概况。

“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约74亿元,主要包括治污工程、河道工程、引水工程、景观工程。那么,什么是治污工程呢……”考虑到小记者大多是小学生,杨威尽量把专业的工程用语通俗化,还不时用手势、画图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

小记者边听边记,“工作”起来的认真劲儿可一点儿不输成年人。

大致讲完后,为让小记者有较直观的认识,杨威和贾江涛等带着他们来到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沙盘前。在这里,他们见到了专程赶来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天顺。

“这儿要建露天浴场,这儿建一个生态公园……”王天顺当起了讲解员,一边讲,一边用激光笔在沙盘上标出位置,小记者的目光跟着激光笔移动,听到不解处就举手提问。

“治理过后会不会再变黑呢,要怎么保持?”侯金杞问。

“这个问题问得好,治理后怎么保持,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王天顺说,湛河综合治理工程要从根本上治理好湛河。为保护治理成果,目前已开始实施河长制,负责河道清洁维护、河岸花草的管理等,全部工程完成后,会考虑成立专门的河道管理机构,引入市场管理机制,确保不反弹。

“设置溢流堰和橡皮坝,会不会影响引水工程往河里注水?”

“为什么要用到提升泵站?”

“湛河水是怎么变黑的?”

对于小记者的提问,王天顺一一耐心解答。“别看他们年龄小,心中可是有大格局的。”王天顺竖起了大拇指。

亲水:我要把这清水带回家

“走吧,咱去看看湛河到底治成啥样了。”听过了概况讲解,看过了沙盘,小记者迫不及待地要求去实地看湛河。

从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驱车约半个小时,来到了湛河源头——位于宝丰县周庄镇马起营村的湛源泉。

一下车,他们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清澈的河水汩汩地流,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河面上,两岸的花草长得正旺。

“水真清啊,我第一次见这么清的河水。”王一卜自言自语道。

“这水能喝吗?”

“湛河源头的水主要是地下泉水,可以喝,但水比较凉,不能多喝。”

一得到肯定答复,小记者兴奋了,他们来到浅水处,捧起水送到嘴里,不过瘾,干脆拿出水杯、矿泉水瓶等装满。

“凉!甜!好喝。我要把这水带回家让爸爸妈妈尝尝,他们还不知道湛河源头变得这么美。”潘厚泽说。

“水是怎么变清的,要怎么才能实现‘河畅、水清、岸美、生态’的目标呢?”带着问题,小记者们又来到了位于大香山路桥下的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

此时已过了上午11时,工人还在紧张作业。“现在进行的是一平台铺装、建桥和下游段的河道治理等工程。已有的治理成效,都是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共同劳动的结果。”杨威说。

感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临近中午,小记者被晒红了脸,额头挂上了汗珠,但没有一个人喊累喊苦。

“相比工人师傅的辛苦,我们这点苦算什么。”王子华稍显严肃地说。

“我今天有好多感受,回家要赶紧写下来。”返回的路上,潘厚泽拉着带队老师的手激动地说,“以前老说要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但不知道到底有多重要,今天终于明白了,我要把这些告诉小伙伴们。”

“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善和的心态、坚强的毅力,这是王天顺爷爷送给我们的话,我要把这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不怕吃苦、不浪费,要有责任心,这是我今天学到的。”

…………

4个多小时的采访,小记者不仅了解了湛河综合治理工程,还有了额外的收获,这让他们兴奋不已。 (本报记者 孙聪利)

小记者在湛河源头采访。 本组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王尧 摄

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专家借助沙盘为小记者介绍工程最新进展。

小记者在大香山路立交桥下的湛河综合治理工程一平台道路铺装工地采访。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