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市加强郏县红牛保种选育开发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加快工程进度
河南省“道德模范在身边” 基层巡演在宝丰举行
西瓜送到工地上
政风行风在线节目预告
采摘芦笋
石龙区开出良方管制“升学宴”
白庙乡村务公开 让群众知根底
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平顶山分赛区举行决赛
全市130多名烟站负责人接受培训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7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大财政投入 修订地方标准
我市加强郏县红牛保种选育开发

 

本报讯 (记者刘晓雷 实习生姜念池)“与原标准相比,重点对肉用性能、繁殖性能、泌乳性能等主要指标进行了修订。”7月26日,市畜牧局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研究员张花菊翻着资料介绍说,新修订的郏县红牛地方标准前不久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审查,待批准后即可发布。

郏县红牛原产于郏县,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型地方优良黄牛品种,其毛色多呈红色,故而得名,为我国八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郏县红牛具有体格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肌肉丰满,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细嫩,遗传性稳定等特点,是发展肉牛产业和培育优良肉牛品种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1983年被列入河南优良畜禽品种志,2006年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位于郏县姚庄回族乡的市郏县红牛良种繁育中心为国家级郏县红牛保种场。

为加大郏县红牛保种选育开发工作力度,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今年起,每年拨付郏县红牛保种选育专项经费200万元,并列入财政预算。市畜牧局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开展了为期105天的郏县红牛育肥试验,精心挑选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三个阶段的53头郏县红牛进行育肥,为郏县红牛国家标准的修订、高档牛肉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郏县红牛原地方标准是1997年发布实施的,是根据当时社会对郏县红牛役肉性能的特定需求而制定的。经过多年的系统选育,郏县红牛的各项指标特别是肉用性能有了明显提高,役用性能退化,使得原有的地方标准已不能准确、可靠地鉴定和评价郏县红牛,迫切需要在原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修订,建立一个新的与之相适应的地方标准。市畜牧局根据良种母牛登记资料、市郏县红牛良种繁育中心近5年的档案记录以及育肥屠宰试验数据资料,在原标准基础上,重点对肉用性能、繁殖性能、泌乳性能等主要指标进行了修订。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