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财经学校多元创新培养高技能人才
平顶山教育学院 探索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
第二期安全夏令营闭营 60多名小营员满载而归
平顶山学院“两微”平台 汇聚青春正能量
辛勤耕耘廿二载 默默奉献育桃李
一矿幼儿园 举办教师基本功比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辛勤耕耘廿二载 默默奉献育桃李
——记平顶山技师学院省级教学名师崔东晓
 

7月17日下午,记者在平顶山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见到了刚刚被评为河南省省级教学名师的崔东晓。他身穿一件蓝色T恤,说起话来不紧不慢,内敛而又谦逊。他如数家珍地介绍起实训室内的各种电气设备,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他对专业工作的那份热爱与痴迷。

“兴趣是比老师更好的老师”

“兴趣是比老师更好的老师。”崔东晓说。他教的是电工电子专业、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这些课程十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他引导学生把专业课程和实际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照明线路的时候,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仔细观察、了解家里的照明线路,自发设计一灯双控线的线路图。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等,渐渐地他们就对专业课产生了兴趣。”崔东晓说。

在学习电机专业知识之前,他会让学生把家中用到电动机的电器或日用工具找出来,让学生知道家里的电冰箱、空调、油烟机、微波炉、洗衣机等都会用到各种类型的电动机。“原来电气专业的应用范围这么广!”学生们满含兴趣和好奇的感叹,一再证明崔东晓“找对了路子”。

然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崔东晓意识到要让每一名学生都保持学习兴趣,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他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小事做起,力争让每名学生都能体会到专业学习的成就感。

为让每名学生都能掌握过硬的技术,每天从早晨7点开始,他便陪着学生在实训室学习。他手把手一遍又一遍地教,从安装一个最小的螺钉、一个线头,到维修大型机械设备,他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我要求学生从细节入手,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操作,也必须是专业的。”他的因材施教与严格要求,让学生切实学到了技能,渐渐地拥有了专业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教师自身必须勤学不辍

崔东晓说,电气专业技术是一个发展速度非常快的专业。20年前,教学的难点还是机床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可是发展到现在,可编程序控制器、触摸屏、机器人等也都走进技工学校教学课堂。要完成这些新技术的教学,就要求教师必须勤学不辍。

多年来,他总是异常繁忙,啃书本、找资料、分析技术要点,经常到各大企业向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他还赴江苏、天津学习新的专业技术,并应用到教学中。

经过刻苦努力,他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突飞猛进。2002年,他被评为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于2005年取得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函授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他还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级以上技术比赛,成绩优异。2004年,他参加第二届全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决赛,获得教师组第十名。

业余时间,他积极主动撰写各级各类论文,并在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四篇,独自编写校本教材一本。

教学改革有妙招

崔东晓是一名务实、敬业的教师,更是一名善于创新的教师。1995年,他在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亲自设计制作电子教学板,为学校维修电工完成电子技术方面的教学任务;1999年,他设计安装多种机床电路的模拟教学设备,应用到教学中,起到关键性作用;2004年,他在学校率先推进电气专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在实训室同步进行,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得更扎实,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2014年,平顶山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新生多,教师少,崔东晓率先推行“一名老师,二名师兄”的教学模式。“我当时教两个班的电气专业课,就从高一年级的班里挑选出两名能力较好的学生作为教学助手,让这两名学生当起‘小老师’。”崔东晓说。同龄的“小老师”无疑成了学生们的榜样,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小老师”们则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又巩固和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劲头大幅提升。崔东晓的这一教学改革妙招也被其他老师拿去,如今已在多个班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崔东晓常年做班主任工作,一身扑在教学一线,常常是早晨7点到校上课,晚上10点之后才回家。“作为教师,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崔东晓说,他以学习专业技术为高兴事,以教学为快乐事,以分享技术为幸福事,以解决技术难题为兴奋事。“我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人。”崔东晓笑言。

从教22年的崔东晓如今桃李满天下,他说他的成就感,不在于多少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而是被学生们当成朋友或亲人。“学生过年过节都要给我打电话,遇到技术难题还会来找我……你就在学生心里,学生还惦记着你,这就是作为老师的幸福。”崔东晓说。 (本报记者 邢晓蕊)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