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成立
3上一版  下一版4
 
郏县:重点突破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7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郏县:重点突破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

 

产业集聚区生产车间机声隆隆、城区道路两侧绿意盎然、现代农业园区瓜果满枝、新型农村社区干净整洁……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郏县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坚定“根本取向”、完善“根本路径”、强化“根本遵循”、突出“根本要务”四个根本的要求,注重民生为先、产业为本、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新型农村社区、现代农业园区、文化旅游区“五区”建设的水平,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协调推进的良好态势。

今年前5个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6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9%。

产业集聚区:筑起富民强县新高地

“技术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对每一台医用空心胶囊生产设备进行调试,预计十一前一期6条全自动胶囊生产线即可投入试生产。全部投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4.5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7月14日,在郏县产业集聚区台湾广得利医用胶囊项目生产车间,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谈起项目建设信心满怀。

今年以来,郏县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以“保先争快晋星”为目标,通过壮大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要素保障、创新服务机制,使集聚区得到了持续发展。目前,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已达8.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5家,从业人员2.5万人;今年前5个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1亿元,1至4月份实现税收8250万元;今年初升格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又被省政府授予“先进产业集聚区”荣誉称号。

该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吸引外资、扩大投资、加快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今年以来,已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71亿元;正在洽谈项目6个,总投资28亿元;在建项目30个。为破解企业发展融资瓶颈,他们在郏县(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了上海股交中心“创新科技孵化基地”,目前已有两家企业在上海证交所Q板挂牌。同时,该县还积极引导企业利用现有厂房、技术、品牌等优势,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企业多元融合发展。

商务中心区:搭建产城互动新平台

“你看这里一到晚上,附近群众都聚这儿了。纳凉的、跳舞的、滑冰的,热闹得很。”7月14日傍晚,在郏县人民广场跳健身操的赵女士说。

郏县商务中心区规划用地面积0.8平方公里,是以现代商贸业为龙头、商务服务业为主体、传统文化展示以及创意研发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加快商务中心区建设上,郏县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先行起步、重点突破、集团开发、区域推进、创新机制、着重成效”的整体思路,成立了商务中心区管理服务中心,制定详细工作方案,编制完成了商务中心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出台了商务中心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重点目录,大力实施资源招商、以商招商、回归工程。截至目前,已入驻企业8家,个体经营户21户,税收收入1700万元;郏县会展中心、福万城底层商业圈等5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完成投资11.49亿元;福万城二期和投资20亿元的时代广场项目正在建设;今年底,投资0.35亿元的文化公园和投资1.5亿元的文化科技创意园项目也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新型农村社区:共建美丽宜居新家园

为逐步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郏县结合前几年在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把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三化”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并与之前实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生态宜居、拆旧复耕”,初步探索出“旧村改造”“空心村治理”“荒山荒坡利用”等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按照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的“三无一规范”标准和国道、省道、县道公路两侧环境干净的“一眼净”要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专项活动,努力建设既宜居又宜业,既有现代化品质,又“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不断加大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一场(文化广场)两室(村室和卫生室)”建设为重点,通过项目捆绑支持,力争使每一个社区实现“五通五有”(通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水泥或柏油路、公交车,有标准化幼儿园或小学、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村室、农家店或农资超市)。同时还建设了文化书屋、科技服务点、邮政储蓄代办点等29项配套设施,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在社区生活的便利,感受到环境的优美,较好地发挥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今年以来,全县新增民居831户(套)、拆旧505户。

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

“今年,我们种植的大棚薄皮香瓜,每亩最低收益1.2万元以上。”7月14日,正在大棚里整理土地、准备种植大棚秋瓜的长桥镇聚丰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冯二平说。

这个合作社初期是由该镇坡河村9户群众自发成立,主要从事大棚薄皮香瓜种植。目前已发展会员56户,大棚增至92座,面积达200多亩。

在郏县,像聚丰蔬菜种植合作社这样的现代农业园区已有33个,总面积达3.7万亩,初步形成了以蔬菜、林果、苗木花卉、中药材、烟叶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集群。

近年来,郏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列为“五区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制定出台了《郏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不断加大资金整合和财政支持力度。同时,他们积极引导农民合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在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公司流转土地分片承包”的运作模式,鼓励园区及其周边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截至目前,该县已拥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以上示范社达到26家,有23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

文化旅游区:彰显特色文化新名片

“今年上半年,全县各景区(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6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485万余元,同比增长15.8%。”在郏县文广新局的统计表上,有这样一组数据。

郏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名村2个,全国重点镇3个,省级以上传统文化村落50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文化村落12个。为提升经济发展软实力,郏县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于年初提出了“文化旅游区”建设的战略目标,深入挖掘三苏文化、知青文化、古寨文化等资源,以三苏园、知青园、临沣寨“两园一寨”为龙头,形成了龙头带动、梯次推进的旅游产业发展态势。

该县把编制旅游规划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工作来抓,尽快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他们按照“保护与开发建设并重”的原则,相继编制了《郏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从2010年起,每年由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用于“两园一寨”景区建设。目前,三苏园景区完成了东坡碑林二期建设、东坡湖治理等工程,临沣寨景区一期保护修缮工程已经完成,八路军豫西抗日曹沟纪念地正在修缮保护,启动了张良故里保护工作……三苏园景区已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知青园景区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临沣寨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称号。

同时,该县还注重发掘、培育亮点资源,壮大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去年,成功创建“中国书法之乡”;今年3月,又拿回了“中国唐钧基地”牌匾。

在加快推进“五区”建设的同时,郏县立足改善民生要求,大力实施“文明郏县”“生态郏县”“平安郏县”“健康郏县”“幸福郏县”创建活动。以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大力倡导“开放包容合作进取”的理念,积极开展“郏县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着力培育道德风尚;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全面落实生态县建设规划,加快推进以眼明寺森林公园等为重点的山区绿化、农田林网、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以“人防、物防、技防”为主体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平台,努力建设“平安郏县”;以巩固深化“全国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为载体,着力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文体、健康服务、健康饮食”等6大工程。

过去用如椽大笔,克难攻坚,书写辉煌篇章;现在用浓墨重彩,适应新常态,再绘新图景。在这块富饶美丽、钟灵毓秀的热土上,61万郏县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务实重干,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平安幸福”新郏县而不懈努力,谱写崭新的华彩篇章!

(温书功 李朝锋 宁建鹏 张晓燕/文 郏县宣传部/图)

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临沣寨

白庙乡星源社区

平顶山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李口镇现代烟叶育苗大棚

郏县新城俯瞰图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