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念延笃 怀屈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5年6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节里的温情(下)
无标题

2010年6月20日,移民车队从淅川县盛湾镇的山水间驶过。 王尧 摄
 

○曲令敏

2014年12月29日下午,我在平顶山市移民局李庆铎的办公室,听他说转眼已成往事的种种。2009年初,丹江口库区移民启动。平顶山市在宝丰县、舞钢市、郏县和鲁山县共安置库区移民7442人,分三批完成,至2011年9月搬迁结束。

“宝丰县周庄镇西黄村作为试点,2009年首批安置盛湾镇马川村移民243户。省里要求四年工作两年完成。市里派我担任先遣小组组长,和另外两个人一起去淅川县盛湾镇马川村摸底。我们当天晚上和盛湾镇领导接上头,与当地6名工作人员分为三个小组协同工作。我参加的那个组第二天一大早出发,到分包的村庄挨家挨户拜访。要在一周之内摸清情况:60岁以上的老人、重病人、残疾人、孕妇一个不漏登记在册。接着就是确定路线:车队要过河,两艘轮渡船的尺寸、载重量必须心中有数。装车的场地确认后,半个月内必须路通场平,当地镇政府负责架好临时电路。还有,镇里住宿能容纳多少人?包括家庭宾馆、学校等都计算在内。最后确定需要多少救护车、客车、大货车。等到搬迁时,严格按照搬迁手册,精确到每个条款。这边宝丰县分包人员事先准备好一周的生活用品,让移民‘回家’。”

在国家补贴之外,平顶山为了把移民新区建得更好,宝丰县财政投资1470万元,郏县投资1006.8万元,鲁山是国家级贫困县,投了1630万元,舞钢市投资最多,2789万元,市区也拿出了821.5万元。按照“交通便利,民风淳朴,离县城近,水资源丰富”的要求建成居民社区,鲁山县因为山多平原面积小,选点就选了70多次,滚动调整十多个村的土地才定下来。淅川河多,种水稻河水自流。迁来这里,50亩地一眼机井就算水浇地,移民想不通,搬来一年多,生产用地才分下去。移民在老家人均地多,光靠种地日子也过得逍遥自在。迁来这里,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可乡亲们的习惯一时改不过来,不知道种地之外怎么挣钱。鲁山县移民局的工作人员进村到户,反复与大家沟通交流,经过技能培训,挣钱的门道自然就有了。短短几年时间,移民的年均收入就超过了当地村民。

宝丰县移民局为两地对接,多次派人去盛湾镇马川村,介绍宝丰的风土人情、地理地貌、经济、文化,先后邀请150多名移民代表来宝丰实地察看,了解安置点的区位优势。为给移民选好新家,宝丰县由最初的十二个点筛选到两个点,最后整合为西黄村一个点。先后调整土地1165.8亩,还在相邻的新城区调配800亩良田,安置第一批256户942人。移民新村距县城1.5公里,紧临省道231线和宁洛高速公路出口,土质肥沃,地下水源丰富,移民非常满意。问及工作中最高兴的事儿,宝丰县移民局副局长房国乘脱口而出:“当然是迎接移民车队安全进村那一刻,高兴得泪水直流……”

“回想起来,移民工作三大难,搬迁难、安置难、征地难,区位好的征地更难。那些日子,什么时候能找到人我们就什么时候去,和村民拉家常,谈交情,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等人等到深夜也是常有的。完成任务已是当年腊月。”

房国乘介绍说:“上级要求春节前必须达到‘三通一平’。不管下雨下雪,我们早上七点到工地,中午盒饭,深夜收工。大型挖掘机8台、铲车3台、自卸车45部,昼夜不停干了10天,挖填土方近7万立方米,不但完成了‘三通一平’,10kV永久线路、生活用井、无塔供水连同管道铺设,一步到位。2009年3月18日,基础开挖和膨胀土地基处理完毕,3月27日至29日,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新村建设督察评比,宝丰县名列全省第一。”

2014年12月24日上午,在郏县移民局副局长汪建伟的办公室,我听到了另一种“迎亲”细节:

“……第一批迁安311户、1349人,那天,郏县去了29辆客车,6辆救护车,还有大货车、警车和修理车,300多辆车浩浩荡荡奔赴淅川县盛湾镇。67个县直单位,20多名县级干部,连同工作人员去了800多人,全部自带干粮、草席,盛湾镇太小,住不下。好在是8月,天不冷,打地铺住了一晚上。头天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开始装车。按照村民的意愿,里里外外一应物件上捆、装箱、打包,连砖头、沙都装袋上车。故土难离,乡亲们的心情可以理解,凡是舍不下的,全带上。一户一辆大货车,深夜两点多装完。原计划6点半出发,刚6点,大雨倾盆而下,一直下了两个多小时。雨停启程,绕道400多公里,下午3点终于安全抵达城南新家。欢迎仪式后,按户发钥匙。县直单位的工作人员分包到户,早就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备齐7天的米、面、油、盐等日用品,做好当天的晚饭,临走留下电话,随叫随到,一定要让大家感受到新家的温暖。初来乍到,过惯传统农耕生活的人不会用液化气,不会用马桶,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教,服务到每个细节。对于在读的学生,县初中、高中划片接收,有择校的,也尽可能满足要求。考虑到秋天天旱,怕误了农时,县直各单位、15个乡镇的干部分工协作,帮他们把1000多亩麦全都种上……”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