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寻根探源西长桥古码头
水意纵横 人烟亲和
九黎山下话九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5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黎山下话九黎

 

○杨 裕 王丙乾 陈国朝

据考证,今平顶山境域的九里山,哺育了九黎、有苗、三苗氏族,羊水、滍水孕育了炎帝蚩尤。远在蛮荒时代,九黎氏族在此辛勤劳作,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民族早期文明。

●九黎山

九里山,亦称九黎山,是横亘在今平顶山市滍水之阳的一道缓山丘岭。它西起滍城,东至北渡镇区迤东,长三十余里,相传为远古时代九黎族聚居之地。

据清嘉庆《宝丰县志》姚汝皋所撰《重建祖师圣公圣母庙记》中云:“县东南六十里,有山曰九里之名,乃是汉霸旗磨之孤峰。”另据《河南通志》云:“九里山在宝丰县东三十里,相传汉高祖败项羽于此。”又据《方舆纪要》云:“九里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以延袤九里而名。”《汝州志》亦云:“九里山在(宝丰)县东南三十里,世传楚汉交战于此,九里之西有华山,其峰较高,未详名所自起。”就以上史料记述,皆言九里山在宝丰县东南。其中《汝州志》更指明九里山之西有“华山”。今考之“华山”,为滍城东之山冈,这说明九里山西起于“华山”。然而,就《重建祖师圣公圣母庙记》所言,其九里山或另有所指,抑或指九黎山中之一山峰之名。若是这样,此山峰应在山脉之东端;若按志书所述,九黎山之里程当有三十余里。

九里山为之九黎山者,尚有古村落地名为证。据笔者查证,今新华区北渡镇古名北渡寨,亦称北渡街。据该村老年人讲,古时这里为叶许古道滍水上的一个渡口,斯时河深水缓,素以船运渡河;久而久之,货积人居,商贾为市,贸易往来,遂成村落。因该村位居滍水渡口之北,故称北渡村。该村古时建有寨垣,设四道门,皆有匾额:东曰“东迎启明”、西曰“西瞻长庚”、南曰“南临滍水”、北曰“北望九黎”。由此说明,北渡镇以北紧邻之山冈当为九黎山。

九黎山之由来,盖由古代九黎族居此而名之。1940年,北京大学副教授孙作云在其所撰《蚩尤考》中指出:“余考河南鲁山县有滍水,古称泜水,今称沙河,东北至定陵入汝。愚意此蚩尤族栖至故地。滍水得名古今无说,余以为地名之来源多出于居斯土之民族而得名,盖先有人居之,后始以为地名……否则即为荒野,无名可言。”按以上论述,九黎山亦然。此山本为无名荒野,因九黎族居斯地得名而沿用至今。

考察九黎山系,并非仅此段山岭,纵观山脉走向,该山系发端于今鲁山县辛集乡北境之“龙鼻山”,向东南迤逦延伸,经锅底山、舒山、应山、华山、白龟山、凤凰山、北渡山等山丘,至北渡镇境区迤东,宛若一条巨龙横卧于滍水之滨,与滍水相依为伴。沿途有九岭相汇,故名九黎山。

九黎山与滍水,山从水依、息息相关。《史记·五帝本纪》注引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是也。”《吕览·荡兵》篇中云:“蚩尤作兵。”引高诱注:“蚩尤,少昊之末,九黎之君。”《战国策·秦策》高诱注:“蚩尤,九黎民之君子。”上述文字,皆从不同侧面论述蚩尤为九黎族的酋长,其族众乃为臣民;滍水得名于蚩尤,九黎山因九黎族久居而名之。

●九黎族

远在上古时代,黄河中下游一带就有众多原始人类生活,历经世代生息繁衍,遂形成氏族部落。至炎帝时代,逐渐形成部落联盟,即称之为“九黎”。

考古研究证明,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民,在耕作实践中选育出黍和粟两种农作物品种,而粟则是黄河中上游地区农耕生产中常用的谷类品种。从字义上讲,粟的组成是从西、从米,源于黄河中上游一带。《说文》释米云:“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凡米之属皆从米。”而“黍”却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作物品种,它是由九黎族从生活和农耕实践中发现并培育出来的农作物。

九黎族在中原地区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氏族。《国语·楚语下》引韦昭注云:“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而事实上,九黎乃指该氏族在中原地区居住的方位而言。追根溯源,九夷、九州等名称,皆由九黎而来。《白虎通·礼乐》中说:“东方为九夷,九之为言究也。”九黎族依托黄河中下游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辛勤开拓,发展农业生产,实力不断壮大,遂成为雄踞中原的强大部落,其地域涵盖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及江淮的部分地区。涿鹿之战后,九黎族战败,其族号逐渐消失。

今河南省浚县古称黎阳。山东省郓城县西境古称黎县。《水经注》云:“瓠子河东经黎县故城南,世谓之黎侯城。”汪海波先生在《蚩尤考证》中说:“今鲁南称‘黎’的地名尚多,如黎山、黎塘、黎村、黎桥、黎丘、黎阳、黎水、黎寨等。”如上史料证明,河南、山东皆为九黎族之故地。

据谢树仁先生所撰《蚩尤续考》中说:“蚩尤所领导的九黎族和三苗、有苗、苗民集团,是黄河中下游的本土集团。正如《初学记》引《归藏·启筮》中说,蚩尤‘登九淖以伐空桑’。‘空桑’即‘穷桑’。《帝王世纪》说:‘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说明蚩尤所伐的‘穷桑’,实际就是少昊建都的山东曲阜。《逸周书·尝麦解》说: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这就说明,蚩尤从河南鲁山的滍水一带举族东迁山东,攻占了少昊之都曲阜,遂居住在原来少昊的区域内,随之,蚩尤的势力在山东有了很大发展。据《管子·地数》篇中说:蚩尤在山东葛庐山和雍孤山取铜冶铸兵器后,仅两年就兼并二十一个诸侯,其地望均在山东地区。”此段论述,充分证明滍水和九黎山是蚩尤和九黎族、三苗、有苗、苗民的起源之地,其发展轨迹是从今河南平顶山地区的滍水、九黎山境区举族东迁至山东曲阜一带,进而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中国古代发生的涿鹿之战,是以蚩尤所领导的九黎族、三苗族失败而告终。嗣后,其族号亦逐渐消失,但其遗民却以不同名号顽强地生存下来,其中一部分改称有苗、苗民。另一部分栖居古冀州南部的太行、王屋山区(今晋南、豫西北一带),而后建立黎国。尚有大部分九黎族众为黄帝族俘获沦为奴隶,被称之谓黎民。他们受黄帝族百官(亦称百姓)管制,从事繁重的农耕、畜养、渔猎和其他劳动;地位低下,没有族姓,没有话语权,更无什么财产权益。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炎黄夷三族的联盟,是由一百个氏族组合而成的,属于一百个氏族的统称百姓,与九黎、苗族冲突所得俘虏,称为民、黎、苗或称黎民、苗民……舜命契教化百姓,命阜陶用刑法制苗民,命弃播百谷养黎民,事实上当是用刑法强迫黎民耕种、养活受教化的百姓;百姓与黎民、苗民的区别,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而今流传于民间的“黎民、百姓”口头语,便是当时真实历史的孑遗和反映。

九黎族之南迁者,古书上有诸多记载。何光岳先生在《炎黄源流史》中说:“九黎族由河南迁到江汉,然后分三支继续南迁:东支从洞庭、彭蠡之间迁入江西,至今江西尚有黎川之地名。西支则从汉水、丹江一带迁入四川;中支沿湘、资、沅、澧而上,进入云贵地区,一部分成为海南岛的黎族。还有相当多的黎民仍留在中原一带。到商周时期,还在中原地区建立苗、邓、曼、蛮子、尤、丹、黎等小国,先后皆融入华夏集团。”

●九黎文明

九黎山、滍水、羊水,均为镌刻在中国疆域上的微小符号。但是,它却记载着五千年前的那段光辉灿烂而几乎被世人所遗忘的尘封历史。斯时没有文字,其人其事皆由后人以口耳相传而延续至今。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蚩尤是一位战败的英雄,他所属的东夷集团,没有给我们留下书写的历史。我们所能依据的,不过是华夏集团中所留下的传说。所以,他就很不公平地受到后人的唾骂,不能参加此所整理出来的圣帝明主系统。可是,他们的祠堂和坟墓以及地名,不见得有人去附会。所以反倒是比较可靠的。在他失败两三千年后,他的传说在那里还是那样的煊赫。他同当地人就不能没有很深的联系。”滍水、羊水、九黎山等地名的由来,皆为从远古时代蚩尤、九黎、三苗、苗民的诸多传说方被人们世代相传下来。

其一,《说文》中记述了黎、苗、黍等字义。黎字从黍,说明该氏族是黍的创始者。苗字从田,意谓苗民为垦土造田的人群,他们是古人类由游荡走向定居,由渔猎走向农耕的先进氏族,是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的开创者。

其二,九黎、苗民是民间房屋早期建造者。昔时称农舍为“茅舍”“茅屋”“茅庐”等,是由“苗舍”“苗屋”“苗庐”等名称转音而来的。据考证,很久以前,滍、汝流域生长着一种丛状植物,高六尺余,叶窄长有齿,茎秆嫩时甘脆可食,入秋抽穗似红缨枪。因苗民常用它苫房盖屋故称“苗草”;后转声为“茅草”,俗名“苞茅”。用“苗草”所盖的房屋,称“苗屋”或“茅屋”。自此,古人从荒野穴居走向筑室定居。

其三,据春秋时管仲所著《管子》中载:“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其中所说的‘矛’,亦为苗民发明创造的武器。早在上世纪60年代,民间称“矛”为“苗子枪”,从中可知,“矛”是由“苗”字转声而来的。

其四,《尚书·吕刑》中云:“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娇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吕刑》是中国第一篇成文法典,是吕侯奉周穆王旨意,借鉴蚩尤对苗民所制刑法来治理吕国的。蚩尤是中国以法治国的先驱者。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