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风过山顶
我心中的“书香社会”
难忘那片白杨林
黄昏
新华区环卫局:创新环卫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
东安路街道:克难攻坚促创卫 立足大局为民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过山顶

 

张振营

春回大地。我的心也像植物一样抑制不住蓬勃,于是,约几个朋友看山看云。如果说踏青,也未尝不可,但似乎有点矫情。

南石线在平顶山市区之北。公路平坦,出李口向东不远就是山,是郏县与襄城县的界山。几乎要到山脊时,公路边突现一条水泥路,不宽,行一车足矣。路是大唐发电公司所筑,为山上的风力发电服务。我们就拐到这条路上看风景。

车上到山顶处,见有几间石屋,下车观看,原来是一座庙,叫玉皇庙。庙前被篱笆圈着的是一片菜地,菜苗青青。房前有几只鸡在悠闲地散步。房子用石头砌到顶,房顶覆着青瓦。时近中午,灶间飘出袅袅炊烟。烧火做饭的老者来自山脚下的郭楼村。问起小庙的来历,老者不知所以然。如果不是看庙里的神像,庙几与农舍无异。想来,神又何尝不是在人间?

老者介绍,此地叫东坪,属平顶山市卫东区地界,也是郏县、襄城县与平顶山三地交界处。从这里向北一直到堂街镇的紫云山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座风塔,塔都建在山头或风口处,一溜排开,蔚为壮观。

我们就在塔间穿行,走走停停,一切随心,漫不经心。

这里的山不同于南方的山那么青翠,也不同于东北的山多被森林覆盖。这里的山不峻、不险、不奇、不秀、不翠,没有峰峦叠嶂,没有高深莫测。但从乱石中可以看出随性,从高低起伏和平缓中可以看出坦荡。

路在山顶,自然有风。风从来没有沉寂过,很多时候它都是自言自语,它无尽的话语有时是对草说的,有时是对春花说的,有时是对鸟说的,有时是对放羊人说的。花和草可能知道风说些什么,所以该开时开,该枯时枯。而放羊人听不懂,也许根本就不想听,因而一年四季都有他们在山顶的身影。风也有心烦的时候,烦时懒得看见放羊人,就呼呼地吹他,而放羊人知道斗不过风,就赶紧找个石屋躲起来。山上有不少小小的石屋,都是放羊人垒的,就是为躲风雨用的。

风又是一种旋律,有昂扬顿挫,有高低起伏,有时让人喜欢,叫春风和煦,叫秋高气爽;有时让人讨厌,叫北风呼啸,叫狂风乱舞。风的力量、风的内在美还是被人知晓了,于是就有了山上的这些风塔。大大小小的风塔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风通过风叶、涡轮进入这些机器,机器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声调,如果在风塔附近,你会听到“嗡嗡”像过飞机一样的声音。鸟的叫声被这声音淹没了,鸟是天生的歌唱家,这里不再是展示它们嘹亮歌喉的场所,于是都跑到了山下的树上或是山坡上,偶有一两只飞来也是倏地又飞走了。现在是风和风机的声音统治了山顶的空间。

山上平缓的地方似乎没有风。虽然已是春季,在这里还看不到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的热闹场面,但是只要你肯弯下身躯、睁大眼睛还是会发现春意的。山坡上有许多似韭菜似麦苗一样的植物,绿绿的身影在枯草中格外显眼,这种植物是野蒜,当地老百姓叫“泽蒜”。修路时路边堆了一些土石,上边的野蒜长得格外粗壮。还有蒲公英,身子矮矮的,它们拼命地拱出地皮、钻出石缝,开出了鲜黄的花。它们一绿一黄,结伴迎接春风吹绿山顶的那一刻。

因为是在山顶走,看从雾中露出来的峰也不是多么高大,但它却是这一带最高的峰,可这座峰却没有名字。峰上有一座石寨,因而周边的人都称这座峰为“窦家寨”或“豆角寨”,称“窦家寨”因传寨由窦姓人家所筑,称“豆角寨”因传从山下看这座山峰酷似一条长豆角。究竟哪个准确已无从考证。

窦家寨与紫云山遥相呼应,而两座山头之间是深深的山谷,因而站在北坡才感觉窦家寨的高。谷边有一片平地,是修筑风塔时人工推平的,站在这里风格外大,索性就停留一会儿听听风。风吹动了我的衣角,吹动了我的头发,但我并没有听到多大声音。闭上眼睛,让心平复下来静静地听,果然就听到“嘶嘶”的风声,我仔细辨别异样声音中哪是风掠过树梢的声音,哪是风磨砺石头的声音。石头在风中永远都是沉默的,仼风在自己身上留下刀痕。

下到谷底再上到紫云山顶,风中的佛塔依然巍峨。艳阳下,阳光让佛塔格外明亮。远看光影浮动,一座座风塔如同儿时经常玩耍的纸做的风车,霞光在风叶上闪动,于是心也如水中的涟渏荡漾开来,四季轮回,春暖花开,心在飞翔。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