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力发展棒栽香菇木耳
我市迎来首对Z字头直达特快列车
以平安建设的实际成效 赢得群众更多的信任和满意
市政府食安委扩大会议召开
宝丰县李庄乡有个“教师村”
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女职工维权行动月” 活动取得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检查“两条例” 贯彻实施情况汇报会召开
市商务中心区获省十快商务中心区称号
强化责任落实 强化基层防控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俺村许多人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并默默无闻地坚持下来”——
宝丰县李庄乡有个“教师村”

 

在宝丰县有这么一个村庄,从解放至今全村出了60余名教师,这其中有父子教师、父女教师、夫妻教师等。这就是全县远近闻名的 “教师村”——李庄乡马庄村。

在这个1700人的村庄中,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教师成了最吃香的行业,教师成了最尊贵的称呼,一代又一代村民都以当教师为荣。除乡村教师外,村里还走出了几位大学教授呢,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任教。

4月8日,记者慕名来到马庄村探访。该村位于李庄乡政府所在地西部,南依龙山,东临运粮河,西靠观音文化发祥地——白雀寺,省道南石线从村北穿过。这里依山傍水、景色怡人。这个普通的村落,能走出这么多人民教师,实属罕见。

在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文行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今年已80岁的老教师马学家中采访。

“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谈到村里这么多人热爱教育事业时,马学老人说,他从1958年开始教书,先后在闹店、李庄等乡镇的10多所小学任过校长,1987年由于身体不适才调回到本村小学当校长,直到1997年退休。“教师授业解惑,为国家培养人才,因此受到社会的尊重。我虽是个教书匠,但为桃李满天下感到自豪和欣慰。”教书几十年,马学老人自己也算不清教过多少学生。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女儿都选择了教师职业。“教学是个良心活,奉献不是一句空话,在俺村许多人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并默默无闻地坚持下来。”马学老人说。

“尊师重教是俺村的传统风气,这也使马庄村成为人民教师成长的沃土。”陈文行介绍,目前,全村现有在职教师48人,退休教师10多人。历届村干部对教育都很重视,千方百计地改变村小学教学条件,村里每年都要奖励先进教师,虽然奖品只是“百十来块钱”的东西,但表彰会一定要搞得 “有模有样”,因为在马庄村人眼中“优秀教师”的称号比什么都荣耀。

马中强今年57岁了,1984年师范毕业后,在李庄乡中学任教已经31年。“李庄乡中学有教师57名,光俺马庄村的就有8名。”马中强说,自己上小学时,村里就有5名老师在李庄乡周边当小学校长。后来,一些老教师的子孙也在家庭的熏陶下当起了教师,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上体育课的老师叫马立功,他父亲也是名老教师。马立功也是我的学生。”马中强指着正在村小学上体育课的一名青年教师说,现在他教过的马庄村的学生有5个回到家乡从事教育事业。

“俺村的村民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以教师家庭为榜样。即使不盖房子,吃穿差点,也要供孩子上学。一个家庭中,兄弟姐妹中间,互帮互学,都争着考大学。”陈文行说,村里的小学现有学生130多名,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小学各科成绩在全乡每年都是前两名,还进入过全县前三名。该村的陈亚勉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卢志国和妻子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在县城、平顶山、郑州都有马庄村籍的教师。

“俺村,父子教师、父女教师、夫妻教师有好多对,一个家庭出三四个教师也不新鲜。”陈文行非常自豪。

(本报记者 王长河 通讯员 杨国栋)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