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制
3上一版  下一版4
 
鹰城公安:向命案“亮剑”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年,全市新发命案31起,发案数创历史新低;2014年,全市所发命案全部破获,创历史新高。因命案打防管控成绩卓越,今年春节前夕,省公安厅专门向平顶山市公安局发来贺电。贺电称:平顶山市公安局实现年度命案全破,难能可贵,为全省命案侦破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鹰城公安:向命案“亮剑”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崔建平(左一)在命案现场分析案情。
本版图片均为陶二晓 摄
←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命案队在研究追捕命案逃犯。
 

本报记者 卢拥军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案件千千万,难点是命案。命案必破是警察的追求,更是人民群众的期望。常言道,“生命至上,人命关天。”在所有的公安工作中,命案侦防工作最能检验公安队伍的综合实力和实战水平。

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把命案侦破作为执法为民的第一要务,作为促进侦查破案工作全面发展的龙头来抓,作为打造攻坚品牌、做强公安主业的重要举措和手段来抓。每发命案,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崔建平,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赵根元和其他市局班子成员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作为命案侦破的指挥协调机关,及时解决命案侦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运转高效的指挥调度机制,做到案件不破、班子不撤。同时,推行县局局长、分管刑侦副局长、刑警大队长、案发地派出所长等立即赶赴现场制度。在这种一级抓一级、层层传递压力下,每个上案民警都顶着压力、迎难而上,不留退路、背水一战。

全力保障

——把命案侦破当作头等大事

众所周知,命案侦破,特别是疑难命案的侦破,需要牵扯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为此,市公安局对命案侦破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各项侦破工作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夯实刑侦力量基础建设,平顶山市公安局从基层选调一批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现实表现好的优秀民警充实到刑侦队伍,以提高刑侦整体战斗力,为命案侦破提供了良好的人才资源保证,并制定命案侦破责任规定和奖惩办法,层层落实命案侦破责任。

为将现代科技手段引入命案侦查工作中,市公安局先后建成标准化DNA实验室、尸体解剖室,新购现场勘察车、现场勘查快录系统等设备,大大提高了命案侦破的科技力量,为命案侦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建立健全制度、不断加大投入、积极落实措施,这些都为全市新发命案的快速侦破提供了强力保障。

2014年1月21日下午,新华区曙光街一居民家中发生火灾,消防官兵灭火后发现卧室地上有一具烧焦的女尸,经调查死者为居民陈某。接警后,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会同光明路派出所围绕死者生前社会关系、活动轨迹,初步认定经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嫌疑人经某到案后心存侥幸,以各种理由狡辩。最终办案民警通过细致勘验现场,提取到重要物证,并运用技术手段检验分析,证实经某确为犯罪嫌疑人。

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经某心理防线开始崩溃,交代了犯罪事实:经某借陈某十几万元,双方就债务问题产生分歧。因话不投机双方发生争吵,进而引起撕打,经某朝陈某头部猛打直至死亡,后为掩盖罪行,次日又返回陈某住处放火焚尸。

市公安局之所以取得命案全破这一辉煌业绩,是与其在实战中总结的一套命案侦破宝贵经验分不开的,即科技创新是命案侦破的动力、机制顺畅是命案侦破的关键、队伍精干是命案侦破的保证。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王付全深有感触地说。

快速反应

——命案侦破的制胜法宝

俗话说,兵贵神速。我市公安机关已经形成一种惯性,一旦有案件发生并可能形成命案,自动启动命案侦破快速反应机制,坚持接警快、出警快、勘查快、走访快、分析快、抓捕快、审查快的“七快”处警机制,尤其做到快速勘查现场、快速认定案件性质、快速甄别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快速实施围追堵截,最大限度压缩犯罪分子可能逃逸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实现以快制胜。

2014年5月30日21时许,叶县龚店乡一村民拨打110报案称:“在叶县龚店乡某村北的水泥路上,一名女子躺在血泊之中已无生命迹象。”叶县公安局接警后,立即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尸检发现明显为他杀。

专案组迅速对附近村庄展开拉网式排查,在村干部配合下走村串户查找失踪人员。为节约时间,不错过抓捕有利时机,专案组邀请附近村民到案发现场进行尸体辨认。

功夫不负有心人。次日凌晨3时许,在叶县龚店乡某村查找到被害人家属,经被害人母亲王某辨认,死者为其大女儿孙某。据反映,孙某数年前跟江苏盐城的严某结婚并育有一女儿,因夫妻感情不和,孙某一年前带着女儿回到叶县龚店乡娘家居住。经人介绍又和叶县的刘某恋爱,后来因为经济纠纷,两人发生矛盾,刘某多次向孙某索要钱财不成,还发生过肢体冲突。专案组综合研判各方面调查反馈的信息,确认刘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但此时刘某已不知去向。经过对刘某活动轨迹和社会关系的摸排调查,专案组于当日凌晨5时许在平顶山市一网吧将刘某成功抓获,刘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此案在确定尸源后仅两个小时就告破。

命案侦破时机转瞬即逝,容不得丝毫懈怠。可以说,“快”是命案侦破的关键。市公安局坚持快字当头,实现人员、技术、装备的迅速集结,全力开辟侦查、技术、信息、追逃、证据五个攻坚战场,启动快速反应机制,不让犯罪分子有丝毫的喘息之机,增加了公安机关的强大震慑力。2014年,全市31起现行命案,其中27起在24小时内快速破获,快速侦破率达到87.1%。

警种联动

——形成命案侦破强大合力

为使有限的警力发挥最大效力,力争早破案、快破案,我市公安机关积极创新,建立健全警种联动机制,变过去刑侦部门的“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形成了命案侦破的强大合力。一旦发生命案,他们会在最短时间内,打破地域和警种界限,整合警力资源,集结精干力量,运用多种侦查措施,以最大优势攻坚克难,充分发挥最大效能。

2014年4月5日,新华区某村村民报警称在该村西南自家麦地一废弃机井内发现一具女尸。经调查:机井内的女尸为该村王某的妻子郭某,郭某于2014年2月22日失踪。3月1日晚,在王某家不远处一村民家大门门缝下发现一个以郭某名义书写的字条,字条上称自己与同学去南方打工,让家人不要找她。

专案组从尸源入手查找死因,以死者的社会关系及家庭矛盾等查找死者生前的活动轨迹,结合3月1日晚在郭某家附近发现的字条综合分析,作案者应是与郭某非常熟悉的人,且有欲盖弥彰之嫌。

专案组以该村为中心,在周围村落、小区及人员聚集地查找郭某失踪当晚见过她的目击者及知情人。由于案发时间长,尸体已高度腐烂,且案发现场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物证信息,案件侦破一时陷入僵局。

4月23日,民警在走访中终于发现该村村民任某与郭某长期保持暧昧关系,经过技术检验比对分析和调查走访,任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4月25日晚,民警将任某抓获。在大量的证据面前,任某最终供述:自2013年以来与郭某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其间向郭某借款2万元用以还债。后郭某多次催促还钱,任某因无力偿还遂产生杀死郭某的念头。2月22日20时许,任某与郭某相约来到该村西南麦地,二人发生口角,任某遂用绳子紧勒郭某的脖子直到没有反应,后将其抛入旁边一废弃机井内致其死亡。3月1日晚任某以郭某名义给郭某丈夫王某写字条,骗称到南方打工一年后再回来,让丈夫不要找她,将该字条放于该村一村民家的大门口,以此掩盖事实,制造假象。

在攻克这一疑难案件过程中,我市警方针对案发地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的客观情况,树立命案侦破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抽调和组织多部门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以优势警力资源的临时整合弥补警力不足,通过调集刑侦、治安等多警种协同作战,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合作,尤其是发案后第一时间的各警种联动,在多个警种管辖范围内形成整体合力,最终此案得以成功侦破。

2014年,全市多起现行命案,都是通过这种多警种合成作战,在短时间内成功破获。

攻坚克难

——在奋勇拼搏中彰显刑警本色

2014年,有多少民警奔波在命案侦破第一线,他们的工作穿越了寒冬酷暑,跨越了大江南北。最值得他们自豪和回味的,莫过于在侦破案件后收获成就与喜悦,在维护百姓安宁、彰显公平正义之后的欣慰与荣耀。

在侦破鲁山一起杀人案件中,尽管前期侦破过程中,现场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甚至案件性质、侦查范围都难以确定,但无论指挥员还是参战民警,始终抱着案件必破的信心,细致工作,攻坚克难。现场勘查组克服环境困难,围绕案发现场进行大面积搜索,一寸一寸筛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最后在距离现场几百米处发现可疑物证;视频侦察组调取现场周围、嫌疑人逃跑路线沿途的治安卡口、民用监控等各类视频资料13000余T,抽调70余名民警和40余台电脑,不分昼夜,对调取的所有视频进行查看;家庭蹲守组民警在犯罪嫌疑人家中24小时不间断蹲守39天,做好家属思想工作,严密监控家庭动态;追逃组民警结合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关系及活动轨迹,长途奔袭,永不言弃,先后到北京、上海、河北、湖北、云南等省市开展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布控和串并工作,直至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归案。

2014年7月4日凌晨,我市某企业职工齐某到市公安局青石山派出所报案称,其妻赵某在家中被李某杀死,自己也被其扎伤。

由于犯罪嫌疑人李某行动诡秘,抓捕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守候组民警在李某家中工作期间,积极与其妻女接触,宣讲法律政策、陈述利害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劝解工作,最终赢得了李某妻女的理解支持,表示愿意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7月5日16时许,李某女儿接到了李某打回家中的电话,并了解到李某沿火车道从平顶山徒步逃到漯河,后乘长途汽车刚刚赶到沈丘县汽车站的信息。守候民警立即通过专案指挥部将这一重要线索反馈给在沈丘的追捕组。追捕组迅速在沈丘县汽车站布控抓捕,成功将持刀负隅顽抗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擒获。

其间,正值三伏天气,气温高达40摄氏度,蹲守组民警冒着酷暑在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棚户区平房中蹲守41个小时,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还要不断地驱赶蚊虫的叮咬,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唯有全力侦破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2014年,在收获累累战果之余,岁月也清晰地记录下参战民警的点点滴滴,写下了攻坚战役中那一段段弥足珍贵、可歌可泣的难忘回忆。

有的民警,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但是只要遇到专案,就会把疾病抛在脑后,忘我工作;有的民警,照顾不上罹患重病的父母,把照看老人的重担托付身单力薄的妻子;有的民警到异地办案后,水土不服,肠胃出现严重不适,却带病坚持工作,白天摸排,晚上输液;还有的民警,为尽快侦破案件,星夜兼程、辗转多地,长期住小旅馆,吃方便面,穿脏衣服,克服疲劳、天气恶劣等困难,没日没夜工作……

有时,参战民警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连续奋战,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吃点随身携带的干粮,对每一片林地沟洼仔细搜查,在山高坡陡、布满荆棘的深山中硬是用双手开辟出一条道路,直至将藏匿山林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有时,参战民警冒着倾盆大雨,全身淋透,在湿滑险路上徒步跋涉数个小时,克服万难,排除险阻,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

2014年,在命案侦破过程中,我市广大参战民警英勇果敢、无私无畏,在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流汗、流血,一次次为金色盾牌增辉添彩。

不发命案

——命案打防的最高境界

防住了案件的发生,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命案发生。为最大限度减少可防性命案发生,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打促防,打防结合”的方针,牢固树立命案“可防、可控、可降”意识,明确命案防范责任,落实命案防控措施,把预防和矛盾调处工作基层化、精细化、日常化、社会化。比如,创新警务模式,在全市农村开展“一村一警”,在城市社区推进“一院一警”工作,明确和强化驻村(社区)民警的矛盾纠纷调解职责,由民警会同村(社区)干部做好各类纠纷调解和矛盾缓解工作,尽量把各种可能引发命案的纠纷、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2014年6月,鲁山县下汤镇某村村民王某和李某因宅基地纠纷,双方聚集数十人欲进行械斗,一起严重暴力流血案件一触即发,很可能酿成新的命案。鲁山县公安局接群众报警后,立即部署警力控制现场,同时积极依靠村委会和双方家庭,认真做好不安定因素的疏导、化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成功避免了一起可防性命案的发生。

201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以高破案率营造强震慑力,强力挤压犯罪空间,预防和减少可防性命案的发生。建立日常工作预警机制,通过对阶段性案发规律特点的研究分析,对动向性犯罪和诱因性犯罪实行预测和警示,适时提出打防建议。同时,从防范压降案件入手,严密重点行业、场所和高危人群管控,强化对城乡接合部,公路沿线、城市社区、街面、重点目标、金融单位的防控工作,加大巡逻力度和密度,织密社会面巡防网络,压缩犯罪空间,及时发现、查获、预防因侵财犯罪引发命案。

此外,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以事说法、以案说法;通过开展“打架成本”公示为打架斗殴者算算账、“小手拉大手”安全知识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提高群众安全防范能力和参与命案防范的积极性,防止矛盾纠纷转变成案件、防止治安案件转变成刑事案件、防止一般刑事案件转变成严重刑事案件。

实现命案侦防警民互动、促进命案打防的良好局面,从而实现2014年全市命案发案数创历史新低。

积案攻坚

——决不让一名命案逃犯逍遥法外

发案总数降低,有利于发案快速全破。当年命案全破,就可腾出精力攻克过去的积案。

我市公安机关抽调犯罪侦查支队等多个部门的精干力量成立专业攻坚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深度信息研判,对多年前因历史原因或科技条件所限而造成的未破命案积案全力开展攻坚。同时,加强命案积案梳理工作,逐起研究案件久侦未破的症结,进行重点攻坚。各县(市、区)公安局、市局直属派出所实行领导承包责任制,针对辖区内未破的命案积案,全力开展命案积案攻坚。

2014年11月3日上午,杀人后潜逃24年之久的犯罪嫌疑人张某被宝丰公安民警押下警车,一起24年的命案积案告破。1990年8月16日下午,张某约马某和几个朋友在县城南大街自租房里喝酒,马某带张某儿子出去买东西,不小心将张某的儿子磕伤,正好被张某的母亲看到,便责备马某几句,两人随即发生争吵,之后马某便回家了。喝过酒的张某听说后,一时冲动,抄起家里的一把砍刀冲到马某家,不由分说,连砍马某数刀后逃跑。马某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张某潜逃,再无任何消息。

多年来,宝丰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对张某的抓捕,曾数次派出追捕组,足迹遍及全国十余个省市,但犯罪嫌疑人张某却如人间蒸发查无音信。2014年9月,宝丰县公安局专门抽调侦查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重新成立专案组,对该案进行强力攻坚。专案组重新阅卷,召开案情研判会,调整思路,并向各地警方通报张某案情,加大与兄弟单位的合作,强化信息收集。专案组先后辗转安微、甘肃、青海等地苦苦寻找张某踪迹,经过两个多月的侦查,各项信息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专案组。

功夫不负有心人,专案组最终获悉犯罪嫌疑人张某隐藏在甘肃兰州西固区附近,以开两轮摩托车载客为生。专案组立即转战兰州市,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对张某进行抓捕。2014年10月26日晚,专案组在西固区成功将正在载客途中的张某当场抓获。

在坚持传统破案模式的基础上,我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情报信息导侦理念,紧紧依托公安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基础信息关联整合的优势,大力实施”网上作战”,强化网上研判、网上排查、网上布控、网上协作作战等措施,拓展了网上侦破命案的新途径,形成了一批新的破案增长点。

2000年9月22日,鲁山县梁洼镇村民田大某与田二某因挖石发生纠纷,田大某持掏炮眼用的钢钎击打田二某头部和颈部,致其死亡。案发后,犯罪嫌疑人田大某外逃后人间蒸发,毫无踪迹。

2014年,我市公安机关将该逃犯作为重点追捕对象。专案组围绕犯罪嫌疑人田大某的社会关系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摸排工作,通过情报系统查询,发现田大某妻姐李大某及丈夫张某在新疆乌鲁木齐、哈密等地频繁活动,但在对李大某、张某进行轨迹分析时发现二人一直在河南省内活动,此反常信息引起了专案组的高度重视,经查李大某、张某于2009年均以身份证丢失为由对二代身份证进行补办。

我市公安机关围绕李大某及其丈夫张某进行查询,获取了李大某在新疆哈密的暂住信息及活动轨迹,后通过网上警务协作平台与新疆哈密警方联系,对李大某暂住证身份信息进行核实,发现李大某的暂住证信息照片和其本人户籍照片并非为同一人员,进一步和田大某及其妻子李某结婚证照片比对,确认在哈密用李大某身份信息办理暂住证的为田大某妻子李某,至此案件取得重大突破。

10月8日,在新疆哈密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专案组民警调取视频发现犯罪嫌疑人田大某和李某在一起,并摸清了二人的潜址。10月10日,专案组民警在新疆哈密石油基地一装修工地成功将潜逃14年的故意杀人逃犯田大某抓获归案。

2014年平顶山市公安机关先后破获了郏县“1995·10·12”故意杀人案、叶县“2002·4·1”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等9起命案积案,命案积案侦破成绩全省遥遥领先,确保了打击效能最大化。

一次次殚精竭虑揭开命案真相,一次次千里奔袭擒获命案真凶。一串串数字彰显了公安的实力,一项项荣誉凝聚着民警的艰辛。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承载着平顶山公安民警对500多万鹰城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平顶山公安对人民生命权的维护和尊重。

王付全说,2014年“命案全破”这一辉煌业绩,是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警种、各部门整体联动、合成作战的结果,也是广大侦查民警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

赵根元说,实践再次证明,平顶山公安是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威武之师、奉献之师、精锐之师。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