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闲情逸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追随内心的热情
说法
洗 心
如何抉择
良朋益友
谁偷走了夜的“黑”
要知道为什么
信任的缘由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任的缘由

 

■ 尹玉生 编译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富兰克林·罗斯福成功应对了20世纪最重要的两件大事——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也因此在世界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罗斯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无可比拟的巨大成就,与他身后的一个人密不可分,这个人叫哈里·霍普金斯,是罗斯福最信任的挚友和幕后高参,尽管在罗斯福执政期间,他没有被授予任何公职职位,但罗斯福对他的倚重和信赖,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比拟。

作为一个马具匠的儿子,哈里缺乏教养,傲慢而又玩世不恭,即使在接待重要客人时,也常常无视他人感受将脚放在桌子上;他喜欢逛夜总会,有一帮喜欢寻欢作乐的朋友,即使在后来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仍然恋恋不舍灯红酒绿的生活。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什么罗斯福总统不顾众人反对,执意要将他留在身边,并给予他任何人都无缘享受的绝对信任?

事实证明,哈里没有让罗斯福失望,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他废寝忘食地工作着,即使在大病缠身,医生预测他所剩时间不多时,他都一次次战胜病魔,并宣称,他的生命就像一团烈火,只要罗斯福还在做总统,这团火就会持续地燃烧下去。他为罗斯福提出了无数的真知烁见,帮助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其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他成功地使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个巨人坐在了一起,成为“三巨头”一次又一次会晤与合作的幕后牵线人。

在1940年至1941年间,作为罗斯福的特使,哈里数次来到英国,与丘吉尔面谈协作、援助、战争局势等重大问题,在首次面谈中,他不拘礼节、直截了当地对丘吉尔说道:“在华盛顿,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打败柏林的那个狗杂种。”一句粗俗不堪的话语一下子赢得了丘吉尔的喜欢,使得每次会谈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和深入。德国入侵苏联后,哈里主动请缨要到莫斯科面见斯大林,得到罗斯福首肯,罗斯福先致电斯大林说:“哈里先生是一位不太懂外交礼节的使者,但他完全能够代表我,他所说的话,都是我想说的话。”哈里独特的个性同样很快赢得了斯大林的赞赏和信赖,为最终促成“三巨头”会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无论是面见丘吉尔还是斯大林,对于谈话要点、原则、内容和范围这些重大问题,罗斯福事先从未有过只言片语的叮嘱和交代。罗斯福说,没有必要交代他怎样说,说什么,因为他已经完全洞悉了我的思想。《华盛顿邮报》评论道:“如此穿透心灵的信任,莫说在上下级之间,即使放在人间的任何亲密关系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随着哈里的才能和成就渐为人知,人们和媒体对他的指责和嘲讽声日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增多的赞美声。人们在敬佩罗斯福慧眼识英才的同时,他们更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罗斯福在长达10余年的漫长时间里,义无反顾、毫无保留地信赖和倚重哈里,正是这种信任,为哈里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和强大支持。无论是反对派、在野党还是罗斯福的亲朋好友、同僚下属,都在揣摩、思考、询问这个疑问。最终,在反对派领袖充满好奇,郑重询问罗斯福的情况下,罗斯福总统给出了他的答案:

“或许有一天你会坐在美国总统这个位置上,只有到那时,你才会发现,找你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进出你办公室和家中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想从你这里或多或少地得到点什么,权力、职位、金钱、支持、承诺,等等。你同时也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像哈里这样的人,你是多么迫切需要却又极其稀少,而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一个除了工作、服务、奉献之外,再无他求的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