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特色”打工族的成功绝非偶然
立足传统 勇于创新
在外打工离不开家乡支持
企业发展拼的是技术
不管干啥都得动脑
紧跟市场,不安于现状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5年3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跟市场,不安于现状

 

本报记者 张亚丹

如果说当年叶县常村人历经千辛万苦到江苏昆山,是为了找寻一条生存之路的话,那么之后一批又一批常村农民跨出家门,前往昆山创业兴业,甚至能够在昆山的一些行业和区域内占据一席之地,则充分彰显了常村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敢想敢干的豪气和创新发展的才智。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对于昆山,常村人身上有一种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无论是初到昆山的打工者还是已在昆山创业兴业的常村企业家,他们并不单纯地将昆山看成打工挣钱的地方,而是已将自己定位为昆山的建设者。在常村人心里,昆山的“小常村”是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历尽艰辛开辟出的新天地,也是下一代常村人拼搏的起点。

在昆山,常村人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喜欢在昆山打工创业,带着对家人的责任,带着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梦想。

“我翻新了家里的房子,也挣了一些钱,家里人的生活比以前要好得多。”李宾在昆山打工多年,他说,如今自己吃上了“技术饭”,现在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在昆山买房,让女儿来昆山上学。

常村人不甘心游走于城市边缘,他们想方设法撬开了昆山的“壳”,努力地往昆山的“心”里走。然而,如果没有过硬的技能,这条路会异常艰辛,但常村人有信心将它走得有声有色。

“不做一辈子苦力工,不当一辈子糊涂人。”孟晓说这就是常村人的务工理念。早期在昆山立足的常村人在帮老乡介绍工作时,都尽力联系大企业,“让老乡们到能学技术的地方干活,好学到本领,吃上‘技术饭’。”他说。

和大多靠卖体力在城里打拼的农民工不同,在常村人看来,有一门技能,就等于有了金饭碗;有了“人有我优”的现代技能,就等于给自己的发展铺好了上升的阶梯。

20多年来,近两万名常村农民工走进昆山的各大企业工厂,涉足各个行业、区域,将每项工作、每个行业都看成一个隐形的大课堂,干一行,懂一行,精一行。从普通工人成为技术人员再发展为技术骨干,从一线车间转战管理阶层再登上更高的台阶。爱琢磨的他们,总能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工作中找到改变自己人生的机遇。

同样,在孟晓、王国良、赵钦阳等这些已经成功的常村农民企业家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常村人吃苦耐劳、敢想敢干的精神,更让人感叹的是,他们总是不安于现状,不惧困难,善于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思变。

如今,赵钦阳在昆山高新区新建的门店和工厂很快将投入使用,五金模具工厂里的设备也已经全部更新;孟晓的房产营销做得风生水起,同时他已开始着手投资金融行业;王国良公司的年销售额逐年提高,但看到制造加工企业举步维艰的发展前景,他也做好了向旅游休闲服务行业转型的准备……

去年,平顶山、叶县两级驻昆山团工委与浙江大学研发中心合作,由浙江大学研发中心提供技术指导,扶持了常村青年企业家开创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而这也将是昆山机械制造加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昆山在发展,行业在发展,市场在变化,我们得跟着它们走,决不能安于现状。”王国良说。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