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白鋐与白雀寺
源远流长擂鼓台
人水相依 岁月如歌
凤凰山的传说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水相依 岁月如歌

南水北调澧河渡槽 (叶县移民局供图)
 

○曲令敏

今以盐都著称的叶县,古名昆阳。商周以降,南北文化在这里冲荡久远,秦汉驰道,宋明驿站,南国北地商货往还,积淀了诸多好事好物。幽燕的彪悍与楚湘的妖娆相融合,形成了刚柔相济的独特民风。常村镇虽位于三县交界处,也不曾地偏山远。多年前初来时,望不到边的是澧河冲积生成的油沙田,雉鸡飞,野兔走,青山连绵。在溪水汤汤的漂麦河边,一位洗菜女子,用家常方言为我讲述痴书生高风手不释卷,晒在院里的麦子被陡来的山雨漂进河中而不觉的陈年旧事,那女子眼角含笑,好看的虎牙儿在阳光里一闪一闪。她说起古人就像说自家的堂兄弟,又亲切又自豪。又一日,我在老青山东麓的山怀里寻见一眼泉井,听人说当年李白与元丹丘曾取此泉煮茶对饮。青山依旧在,古人踪迹已杳然,唯有老青山南麓的好汉坡上,4000多年前的岩画天书,风剥雨蚀磨不去,历历在眼前,有专家说,那是大禹治水图……

2011年3月2日,澧河渡槽开工,双线双槽14跨、槽身段长540米,全长30.266千米,总投资18亿元。这是中线总干渠跨越澧河的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自起点至终点依次为:进口明渠段、退水闸室段、进口渐变段、进口闸室段、进口过渡段、槽身段、出口连接段、出口闸室段、出口渐变段、出口明渠段,右岸设退水闸1座。渡槽设计流量为320m3/s,加大流量为380m3/s。2013年11月主体工程竣工,2014年5月5日充水试验成功。为了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2010年7月,叶县仅用14天就完成了渠线勘边定界任务,将368亩澧河渡槽用地全部移交。另据移民局相关资料:2010年10月,提前10天把6915亩永久性用地交付施工单位;2011年12月,又提前3天完成了10841亩临时用地移交任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古运河的修建,都是人类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大手笔,其作用却不尽相同。当年开挖运河,主要功用是为了南货北运,而今南水北调,则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据笔者实地勘察,叶县西南部这片山地中,除了孤石滩水库,大大小小还有数十座小型水库。连年天旱少雨,正是这些水库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充足的施工用水。追溯建国以来的水利史,从澧河流域到犨河流域,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人们修建水库坝塘以利灌溉,同时为了泄洪排涝开挖的渠沟更是纵横交织。上世纪80年代以降,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日益稠密,更兼雨量减少,天然河潭淤积等诸多因素,几乎所有溪源都成了季节浮水沟。中原腹地尚且如此,雨水偏少的北方,饮水短缺可想而知。南水北调,实属不易,所以被称为生命河。

2013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叶县段全线贯通,2014年9月通水试验达标,临时用地进行复耕。

据叶县移民局局长夏保民介绍,干渠涉及4个乡镇,永久用地7000亩,临时用地12000亩。仅李庄、西菜园、官房、小集4个取土场就动用了7000多亩耕地,都是良田沃土。小集取土场用了三年半,其他地方用了三年,占用期间按地类补偿。一开始按一年两季,后来发现这里的种植周期是两年五季。移民局如实向上级反映,很快得到了增补批复。复耕时,按标准使用干渠开挖的渣土回填碾轧,垫上一层混合土再轧,之后铺上一层70厘米厚的保肥保水层,最后覆上取土前剥离的50厘米厚腐殖土,每亩再施70公斤化肥交还农户。地貌恢复了,但是按群众的话说,基本农田耕种多年肥得流油儿,重整返还的地肯定达不到先前的肥力了……

叶县为了及时返还土地,复耕过程中请具有公信力的村民代表全程监督,层层验收。但说到底,还是百姓明白家再大也没有国大的道理,还是基层工作人员时时处处以群众利益为重,大家心中没有纠结,方才得以顺利交接。正如县移民局副局长宁建华所言:国家下拨三四千万复耕款,搁谁手里都沉甸甸的。这不是权力,是确保群众利益的职责。西菜园取土场复耕时,遇上了连阴雨,紧赶慢赶6月20日复耕结束,种玉米还赶得及,为了不误农时,乡政府出面,移民局出钱,先把玉米种上。眼见热苗子茂堂堂一片,村民高高兴兴把地接了。这样一来,既没让群众吃亏,又为国家节省了补偿款。

澧河渡槽近旁的文集村,有一处新石器时代以降多代叠加的人类聚落遗址。这里先后清理出各类遗迹1470多个,其中5处大型房基,有4处存放着工艺精湛手泽尚温的陶瓷器皿。到宋元时期,住宅的规模越发显现出中原民居的大气象:院落东西长22.15米,南北宽约20米。北面为主房,东西是厢房,后院还附带着小型屋舍,可以想见当年日月从容、光影流连的殷实景象。但与今小集、石院墙两处移民新村相比,时风流变岂止天壤!眼前是一排排农家别墅,鲜见鸡鸣狗吠。人们告别了烧锅燎灶的泥墙茅屋,告别了种一葫芦打两瓢的传统耕作方式,也告别了封闭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他们不但住进了和城里人一样宽敞的楼房,还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线上购物,指尖点动键盘,瞬时约定了千里之外的一桩买卖……

当光阴将现代人的故事演化成新的传奇,让后世子孙细细品味时,会有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美满结局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