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舞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义写春联
庙街乡去年投入 1200多万元改善民生
舞钢市探索循环畜牧养殖模式
舞钢市“书记信箱”架起干群连心桥
山沟里出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朱兰街道引进项目投资13.5亿元
舞钢市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管护大棚草莓
舞钢市多举措扶贫显成效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加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舞钢市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本报讯 (记者王岗)2月9日,记者从舞钢市文广新局获悉,在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行的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活动中,舞钢市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

近年来,舞钢市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致力于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营造文化氛围,紧扣新时期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市文化特色逐步彰显,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该市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面积2.3万平方米的舞钢市文化活动中心,设立了文化馆、图书馆、中国舞钢冶铁文化博物馆;投资5000万元,建成面积1万平方米的舞钢市群众艺术中心;累计完成投资2300多万元,建成了6个乡镇示范文化站、10个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广场、174个村级示范文化大院。其中,每个乡镇示范文化站配备图书3000册以上,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15台以上,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枣林镇、尚店镇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站。

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去年,该市投资40多万元为农村配备了文体活动器材,改善了农村文化活动无器材、无音响、无服装的局面,实现了村村至少有一支文艺表演队。还举办“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由河南省曲剧团送艺术到农村,8场高水平演出为群众献上了高档次的视觉盛宴。同时将免费送戏曲下乡活动拓展到进社区、走进农民工,演出场次达到300场,送电影入村全年达到2400场,使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文化发展的成果。

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对于基层文化资源出现的“重建轻管”现象,该市成立舞钢市图书流转中心,在各乡镇文化站、已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成立图书流转服务点,每半年由流转中心为流转点调配、更新图书。针对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设备不足的情况,该市对191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网点进行升级改造,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的新型农村文化社区、新型农村社区电子阅览室分别配备电脑50台、15台、5台以上,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加强文艺创作,推出精品力作。该市加强文化艺术队伍建设,提高素质,通过招聘选调吸纳40多名文艺人才;成立舞钢市书画院,引进5名专业人才;选送文艺骨干到大专院校、上级文艺部门进修学习。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创作出了一大批文艺精品。在“天中杯”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中,该市获得了两金一银;该市出版书信集《两岸书》,开创了当地文学艺术创作的新形式。此外,该市长年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辅导培训班,培训基层文艺骨干1300余人次,带动业余文化艺术队伍不断壮大,活跃了城乡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该市瞄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目标,专业化、规模化地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其中,杨庄乡古轧琴、武功乡杂技魔术等技艺得到挖掘开发,制作成文化旅游纪念品投入市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投资30亿元的舞钢影视城、投资3亿元的九龙山激情水世界、梁永和艺术博物馆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该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冶铁文化之都”“中国水灯文化之城”文化名片的取得,极大地提升了舞钢市的知名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