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健康
今年初步安排市重点项目325个
凝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市场倒逼,小微企业激发活力
鹰城降雪
退休教师义务修路14载
生态文明:加快建设秀美鹰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5年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文明:加快建设秀美鹰城

 

时值隆冬,寒气逼人,依山傍水的新城区依旧绿意盎然,白龟湖波光粼粼,沿湖游人漫步;而老城区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前往健身的人络绎不绝……鹰城市民正在以健康的方式享受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生态建市”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新老城区面貌大为改善,描绘出了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更美”的新画卷。

“蓝天工程” 环境质量有效提升

“现在整个城市变干净了,再也想象不到原来那个煤灰满天飞的平顶山了。”近日,在白龟湖畔散步的市民杨东立老人说,他见证了我市从空气污染严重、环境质量堪忧到如今环境舒适、空气宜人的大转变。

环境保护是生态建设的重点,为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我市投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4亿元,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相继出台了《2014年度平顶山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平顶山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积极推进实施“蓝天工程”,掀起了一轮轮的“生态冲击波”。

一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施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燃煤锅炉集中整治、企业清洁生产、落后产能淘汰、机动车尾气治理和秸秆焚烧整治等工程,有效遏制雾霾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至上月24日,我市空气质量重要参考指标——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141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87微克/立方米,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同时,我市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评标准,积极实施“退城进园”政策,推进老城区工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减少工业污染。

目前,我市列入省“蓝天工程”治理计划的9家15台燃煤机组全部完成脱硫治理任务;9家16台燃煤小锅炉全部拆改到位;两家3条钢铁行业烧结机生产线也完成脱硫治理;22家企业全部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全市淘汰黄标车1.44万辆,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改造治理 城乡面貌更加靓丽

2014年,在实施“蓝天工程”的同时,我市大力推进“碧水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多管齐下,加快湛河治理及城乡沟河连通,推进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提档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

2014年4月1日,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提档升级改造工程开工,经过两个月的改造,园区面貌焕然一新:道路粘贴了彩色陶瓷颗粒,人行道路面铺设了彩色荷兰砖,增设了造型新颖独特的景观“大伞”……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变得更亮更美,深受市民欢迎,成为大家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在湛河源头所在地——宝丰县周庄镇马起营村,一条蜿蜒的沟渠将湛源泉、乌龙泉、白龙泉、马蹄泉、起营泉等5个造型各异的泉池自然相连,清澈的泉水沿着渠道缓缓流淌,岸边绿树环绕,景色宜人。

为实现湛河“河畅、水清、岸美、生态”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向湛河污染宣战”。经过了一年精心治理,湛河脱胎换骨,初露俊颜。目前,湛河上游4个标段的河道治理和点面污染源治理已基本完成,排污管道铺设工程大头落地。

在农村,我市组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抓好城市周边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及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涌现出一批乡村示范典型。宝丰县大营镇李坪村、舞钢市庙街乡九龙山社区、郏县冢头镇北街村、鲁山县尧山镇尧山村和叶县龙泉乡龙泉村等5个村成为2014年我省启动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提高品位 林业建设持续升级

2014年,我市以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继续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加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和南水北调工程绿色观光产业带建设,植树造林11.14万亩、抚育森林10.2万亩。

为巩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我市投入专项资金,扎实推进高速公路生态廊道的抚育改造提档升级、淮河主要支流两岸生态景观林建设、城镇社区绿化美化和发展特色经济林等林业生态建设等工程,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的有机统一。

随着城市建设对园林绿化苗木需求的增加,花卉苗木产业被列入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重点项目,有力促进了花卉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14年我市花卉苗木经营面积达到3.5万亩,带动就业3万多人,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

此外,我市林下经济发展迅速,2014年林下经济总产值达9.6亿元。依托尧山风景名胜区、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等森林资源带动了森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农家乐、生态农庄、森林人家充分利用森林游憩功能,实现兴林富民,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载体,实现群众就业两万多人,森林旅游总产值达到3.2亿元。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林业生态建设正从“山底”向“山顶”迈进,逐步建立起林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林地流转面积不断增加。2014年,纳入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集体林地面积有269.65万亩,涉及1634个行政村,约138万人。目前,我市集体林地确权工作已全部完成,发证率达98.3%;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达到65户,经营林地面积达到5万亩。

据统计,2014年全市共完成林业总产值23.75亿元,同比增长22.6%,经济效益得到整体提升。(本报见习记者 张亚丹)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