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PAGE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分外妖娆
故土难舍
天河飞架
诗意人生闲读来
年味儿
宁静致远
趣说腊八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河飞架

 

袁占才

为润泽京津,汉水北去。这一渠碧泓,斗折蛇行,走南阳,过方城,匆匆莅临鲁山,于鲁山县马楼乡薛寨村北腾空而起,由渡槽承接,飞越沙河、将相河、大浪河,在鲁峰山东南隅牛郎洞下回落地面,朝东北方浩荡而去。

好一条天河飞架。

这一条沙河渡槽总长12公里,总投资27亿元。其U形槽身单重1200吨,单跨30米,最高处距地面9.6米。而槽身厚度却只有0.35米。槽身之重,槽壁之薄,跨度之大,世间少有。

因之,鲁山人觉得叫其沙河渡槽不公平,也太俗。鲁山境内有南北干渠两条,每条上都有渡槽。这么一条壮观的天河若也叫渡槽,岂非鱼龙相混?于是,承载牛郎织女文化的鲁山人,就起了一个新颖的名字——人工天河。

飞渡未建成前,是鲜有人联想及此的。然而,当汉水到来后,一泓清碧绕鲁峰山半圆而过。站在这座海拔600多米高的锥形山顶,触目山周方圆20公里内的牛郎织女遗址,想起古诗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你就会恍悟:民俗厚重,民风淳朴,天堑飞架,造化神功,天河佐证。心香一瓣自然而然缥缈到瑶台之上:好一座人工天河!

因一条天河之名的依附,牛郎织女的传说愈加凄美生动。鲁山是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牛郎故里钟灵毓秀,织女情地沙河扬波。牛郎洞正应着这座飞渡。汉水悠悠,渠水汩汩,因这天河飞架,鲁山的这个文化符号更加完备,文化精髓更加凸显。

这也是地理机缘造就。

传说中那条天河原是王母娘娘金簪所划。今天,从丹江口到北京这条天河,乃人工修建。传说中的那条天河虚无缥缈,今天这条天河乃人间奇迹!

这条人工天河最精华的部分是鲁山的沙河飞渡。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果可能,借一点儿水来也是可以的”。早在60多年前,一代伟人指点江山,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然而,要让江水改线,汉水北行,无异于天方夜谭。且不论需要移民几十万,耗资数千亿。试想,丹江口与北京,相距千余公里,落差仅百米,要穿越700多条河流,翻过无数的障碍实现自流,谈何容易?我感佩中国人民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豪迈与伟大。

甘苦寸心知。为了南水北调,为了人工天河,鲁山人民做出了多少奉献?

窄窄的一条渠堤,斜穿鲁山5个乡镇,占去可耕土地6000余亩。为了大局,牛郎坟附近数百亩正在盛果期的葡萄藤被果农们含泪拔掉。须知,丰收在望,满缀的豆粒大小的葡萄,秋来每亩可收入近万元。辛集乡义不容辞,担负起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1600多口移民的整体搬迁安置工作。辛集乡党委、政府从交通便利、土质最好的6个村征收2000余亩水浇地分给移民群众,为他们盖最好的房子,为他们提供最优的生活条件。

开凿这样一项旷世宏伟的水利工程,需要贯通古老的治水智慧和现代化的调水技术,缩小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追求千年大计民生工程的卓越。

我多次来到施工现场,钢筋密织、焊花飞溅、墩柱支撑、水泥浇筑,我无数次被豪迈壮烈的劳动场景所感动。建设者挥汗如雨,让我触摸到当今时代强劲跳动的脉搏,让我真切感受到劳动者克难攻坚的信念信心。

终于,奇迹诞生:人工天河成功通水。

原以为汉水北输,匆匆过平,我们所做的只是奉献。不料,去年夏天我市竟发生千年不遇的干旱,多亏这一泓清泉啊,惠及了多少鹰城儿女。

年末岁尾,冬阳和暖的一天上午,我站在鲁峰山顶南天门处远眺。东看,新城区高楼鳞次栉比,风貌崭新;东南望,白龟湖笼在一片轻纱似的薄雾中,如梦如幻,仙境一般;西南观,浮光耀金,山色辉映中,沙河飞渡,天堑飞鸿,斜刺里似要朝着鲁峰山肚腹钻。整个飞渡背靠鲁山城,似弓形彩虹状,好一条人工天河。

南水浩如是,北调见清魂。面对着从天外引来的这一泓碧水,我虔诚默念:每个人皆当心怀感恩,珍惜这生命之源泉。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