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制
3上一版  下一版4
 
舞钢市公安局“一警两员”安全警务新机制探秘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5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舞钢市公安局“一警两员”安全警务新机制探秘

舞钢市公安局民警深入辖区进行走访。 (图片由舞钢市公安局提供)
 

本报记者 卢拥军 通讯员 赵飞

新闻背景:

从2014年9月起,省公安厅在全省推行“一村一警”警务模式,旨在加强“双安、双治、双基”。舞钢市公安局作为平顶山市试点单位之一,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将城市社区与农村一起纳入到“一村一警”范畴之中,实现了“一村一社一警”。同时,为了将“一村一社一警”与地方工作充分结合,该局还将乡(镇、街道)和派出所的部分巡防队员以及各村社的治保人员(包括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作为“两员”辅助力量,同“警务工作站”民警一起共同开展工作,形成“一警两员”共保村社安全的警务新机制。

该机制运行以来,不仅拉近了警民距离,提升了社会公众安全感指数,并且还破解了新型城镇化下安全防范的一些难题。

平顶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富兴充分肯定了该机制的作用。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崔建平称该机制实现了“民警得提高,群众得实惠,治安得稳定”的良好效果。

近日,记者走进舞钢市公安局,通过采访该局局长王中孚,了解新机制的魅力和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维稳任务日益繁重,新的形势需要更大的智慧、更大的勇气,去解决新的社会治安管理问题。如何在这节点上“转作风、强基础、化矛盾、保平安”,舞钢市公安局巧借全省公安系统在农村地区推进“一村一警”警务战略的契机,根据舞钢市城区建设框架拉大,城镇化建设水平提高,城区发案占全市发案总数80%以上的治安实际情况,对“一村一警”进行大胆创新,形成“一警两员”共保村社安全的警务运作新机制。

A

“一村一警”警务模式是深入推进平安河南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而舞钢市公安局建立“一警两员”保村社安全警务新机制正是夯实公安基础、增强发展后劲的最好载体。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

——王中孚

为了早日建立“一警两员”保村社安全警务新机制,该局领导班子成员与各乡(镇、街道)主动结合,并分别召开沟通协调会,争取他们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在具体部署上,该局把“做大派出所”“做实中心警务室”“做细警务工作站”作为开展“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的突破点。

“做大派出所”即尽可能抽调警力最大限度地充实到基层派出所,突破人力、财力等制约瓶颈,在人、财、物等方面向基层派出所倾斜。

“做实中心警务室”即对全市原有的47个警务室进行重新整合,在全市26个社区建立了27个较大规模的中心警务室,把中心警务室打造成民警工作的“落脚点”、掌握社情民意的“信息汇总点”、处理治安问题的“联合执勤点”、为民排忧解难的“综合服务点”。

“做细警务工作站”即在“一警两员”的总体要求下,因地制宜,在复杂的社区和大行政村,设置一警或多警;在治安状况较好的村社,合并警力,发挥最大效能。

据统计,该局共在全市191个行政村设置190个警务工作站,连同27个中心警务室,配置民警217人,达到“村社有警、天天见警”。警务工作站民警担当治安防范的“组织员”、情报信息的“采集员”、法律政策的“宣传员”、警务下沉的“联络员”、便民利民的“服务员”。把收集到的各类社情民意以及违法犯罪信息按照警务工作站-中心警务室-辖区派出所-公安局四级处理模式进行分类处理,做到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

B

“一警两员”保村社安全的核心是“村社有警,天天见警”,也就是让民警接地气,融入群众。通过建立机制,提供保障,为广大民警搭建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大舞台,使民警愿意下村,主动入社,让所分包的村社警务成为民警的“责任田”,让下村入社成为民警的自觉行动。

——王中孚

为保证“一警两员”保村社安全警务新格局落到实处,该局建立“四种机制”。

考核奖惩机制:制定了《舞钢市公安机关“一警两员”保村社警务工作考核办法》,把中心警务室民警和包村社民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搜集情报信息、调解矛盾纠纷等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和表彰奖励、提拔晋职的重要依据,推行以奖代补制和侦查破案双奖制,对提供重要线索的中心警务室民警和包村社民警与侦查办案民警同功同奖、一案一奖。

警务保障机制:全市共下派包村社民警217人,先后投资50多万元,共制作包村社民警工作标牌226个、“一警两员”保村社警务工作站牌200多个、包村社民警各项制度牌402个,工作手册1302册、工作日志434本、各类防诈骗和交通宣传彩页共计5万余份,每个警务工作站都统一配备了办公桌椅,积极为包村社民警创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

工作规范机制:该局制定了“四有”机制,即有日志、有分析、有督导、有总结;要求包村社民警完成好“警务信息采集、组织安全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政策、提供便民服务”等基本任务要求,落实好“群众监督,群众评议”等群众评价体系。通过规范制度、解决难题,不断累积群众的信任,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打牢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

督导督察机制:该局向工作落实要成效,成立了“一警两员”保村社警务工作督察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督察通报制度,对督察发现问题不整改的,严肃追究责任领导和责任民警的责任。

该局在公安内网还开辟了《“一村一警”警务工作专栏》,全面展示了“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的进展情况,创办了包村社民警日记专栏,鼓励和激发民警相互学习心得,交流经验,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的干事创业氛围。

年过半百的副局长王利军根据自己下村社走访时的心得体会,撰写的包村社日志感人至深。他深情地写道:我不能因为年龄大拖“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的后腿,平时工作再忙也不能忘了到群众中多走走,多听听,多看看。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在为民服务中享受生活,用自己的细心、耐心换取老百姓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支持。

C

“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能否取得实际效果,关键在于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要扑下身子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将“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打造成民警化解社会矛盾、密切警民关系、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使保村社民警成为群众的服务员。

——王中孚

舞钢市公安局突出民意导向,抓“三个结合”:将“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与当前农村工作实际结合,与正在开展的公安专项工作相结合,与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工作相结合,落实省公安厅“群众第一、基层第一、民警第一”的理念,努力实现“五个零距离”。

零距离密切服务群众,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推行“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中,舞钢市公安局根据该市社会治安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每一位民警的潜质,科学、灵活安排包村社警力,确保警力真正下沉到群众中去。包村社民警从转变工作作风入手,入户走访,上门服务,广交朋友,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2014年11月25日,该局杨庄派出所包村社民警在地处偏远山区的瓦房沟村走访中,发现朱老汉三个孩子由于不能提供出生医学证明,户口迟迟不能办理,三个孩子目前都已到了上学的年龄,朱老汉非常着急,包村社民警通过多方努力,认真调查核实后,完善手续为其三个孩子办理了户口,解决了孩子们的上学难问题。

2014年10月29日,一篇题为《雨夜八旬痴呆老太迷小巷 亲民民警周志强待她如爹娘》的新浪微博,讲述了该局朱兰派出所民警周志强雨夜送痴呆老太太回家的好人好事,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神探光头强”成为网络红人。知名微博博主、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转发了此条微博,为舞钢市公安局民警的爱民、助民、亲民的行为点赞,并做出了“小事不小,社会需要”的评价。

零距离调解农村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消除在萌芽状态。

包村社民警利用每周半天时间到各村、各社区排查纠纷隐患,密切关注本地影响社会稳定、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零距离调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把可能引发更大矛盾的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2014年12月9日,该局包村社民警金文在入村走访中,在工业园附近发现互为邻居的两居民因琐事正在扭打,一人受伤,情绪激烈。金文针对两家纠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做工作,指出有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最终使当事双方心悦诚服,避免了一起可能造成重大伤害的矛盾纠纷。

零距离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

舞钢市公安局充分运用“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零距离与群众接触的优势,广辟案件线索,破获了一批案件,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彰显了“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的巨大威力。

2014年12月17日,该局寺坡派出所民警在走访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郑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上网追逃的杜某家附近时,细心的民警发现其家人员来往较多,怀疑杜某可能潜回家中,通过几天几夜的蹲点守候和细致摸排,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杜某抓获。12月22日,该局王店派出所在方城县小史店派出所的配合下,通过包村社民警的调查走访和认真摸排,成功抓获一名因盗窃而被上网追逃的犯罪嫌疑人余某。

零距离开展法制宣传,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水平。

舞钢市公安局包村社民警以多种形式深入学校、乡村开展法制主题教育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努力做人民群众以及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法规宣讲人,通过法制主题教育宣传,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及青年学生懂法、守法、护法意识,共同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法律宣传也给民警提供了一个宣传公安工作的平台,争取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2014年12月9日,该局朱兰派出所包村社民警来到了舞钢市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了一堂以“让祖国的花朵灿烂绽放”为主题的校园安全防范教育课,针对校内女生较多的实际情况,民警就在校学生出行安全、认识毒品、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网络安全等这些易涉及学生人身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讲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零距离开展治安防控工作,全市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日臻完善。

舞钢市公安局以开展“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为契机,完善了点面结合的全市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方面,增加了“点”,“点”由过去的十几个人防治安卡点猛增至217个,“一警两员”保村社机制中的217个中心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都成为社会治安防控的“点”,这些“点”深入到社区和乡村之间,处在社会治安管理的最前沿,可以对全市基层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对治安乱点、高危人群、重点人口、特殊利益群体实现零距离、面对面化解和管控,从而争取到了公安机关提前介入的宝贵时间,使各种矛盾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避免了各种违法案(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217个“点”又与原有的治安卡点、卡口、视频监控点以及交巡警流动巡逻点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构成多个防控面,最终形成一面治安防控大网。

此外,该局根据每周全市社会治安发案规律,适时启动一次或两次打击“两抢一盗”二级巡逻防控统一行动,在行动期间包括机关民警在内的全体民警深入农村偏远地区进行动态巡逻防控,做到了全市社会治安防控首尾相接、立体交叉,连为一体,不留死角,彻底改变了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薄弱这一顽疾,将发案压至最低,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安全感。

2014年9月9日,庙街派出所民警在下乡走访时了解到庙街乡刘沟村张湾组有前科人员王某有一辆来路不明的电动三轮车。于是将其带回所里询问,做贼心虚的王某经不住民警深入细致的盘问,终于供述了一月前的一天晚上,在舞钢市庙街乡高速引线乔张组路口,将在那里做生意的张某的一辆电动三轮车盗走的犯罪事实。10月6日,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盗窃被依法刑事拘留。

D

“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是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际行动,是大力加强“双安”“双治”“双基”、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举措,初步实现了“转作风、强基础、化矛盾、保民安”工作目标。

——王中孚

在“转作风”上,舞钢市公安局包村社民警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开展工作,真正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群众说上话、交上心、坐在一条板凳上。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民警包村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成效由群众来评判,真正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来,成为公安机关的信息员、治安员,为公安工作赢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在“强基础”上,舞钢市公安局包村社民警认真履行了解掌握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组织指导安全防范、组织开展宣传教育、走访服务辖区群众等五项职责,积极配合协助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把各项公安业务工作延伸到最基层、落实到群众中。通过大数据的生产、管理和运用,不断提升警务部署的科学性、打击犯罪的实效性、巡逻防控的针对性、服务群众的实时性。

在“化矛盾”上,舞钢市公安局包村社民警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原则,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防范,针对排查出的小纠纷及时开展调处,小隐患及时进行清除,小案件及时开展侦破,及时向群众通报案件进展情况,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在“保民安”上,舞钢市公安局包村社民警坚持打击犯罪“零容忍”,整治隐患“零遗漏”,保障民生“零懈怠”。设身处地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宁愿自己多麻烦一点,也尽最大努力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短信等通信手段,及时接受群众建议和诉求,即时向群众发布治安警情、宣传政策法律、传授自救互救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有力保障农村地区安全安宁,使公安工作更加顺应民意、惠及民生。

截至2015年1月20日,“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共发动组织社会防范人员3434个,入户走访群众51700余人次,收集各类社情民意信息3000余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采集流动人口信息1000余条,发放警民联系卡51700余张,帮扶困难家庭651户1953人,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300余件。

点 评

近年来,舞钢市公安局紧紧围绕舞钢市委提出的“推进城乡一体,打造中原明珠”的战略决策,立足于舞钢市发展工业生态旅游城市的实际,始终把提升舞钢市社会公众安全感作为舞钢市的一个重要名片去谋划,提出了通过创新“五型警务”(中心型警务、民生型警务、招商型警务、旅游型警务、服务型警务),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努力把舞钢这块经济热土打造成全省著名的中原地区最诱人的全国闻名的治安氧吧的工作目标。通过近五年的努力,舞钢市公安局一年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公安业务和队伍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舞钢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舞钢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以来,舞钢市公安局分别在2009年、2011年、2013年三次获得全省优秀公安局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201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14年上半年,舞钢市社会公众安全感指数在全省排名第八,平顶山市第一;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满意度位居全省第19名,平顶山市第一。舞钢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市,社会公众安全感指数和执法满意度指数多次位居平顶山市前列。

推行“一村一警”警务模式是河南省公安机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政法委关于加强“双安”“双治”“双基”、深入推进平安河南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服务人民群众的具体体现,也是整体公安工作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的突破口。作为平顶山市“一村一警”警务模式工作试点,舞钢市公安局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做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充分结合舞钢市实际情况,建立“一警两员”保村社警务机制,通过两个多月的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群众做了不少实事,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平安是最大的民生。“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是推进平安舞钢建设、维护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是为党委、政府巩固基层政权,推进基层工作全面有序开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提高公安民警能力素质的重要平台。舞钢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公安机关搞好“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支持鼓励公安民警下基层包村包社的良好氛围,希望舞钢市公安局把“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当作“转作风、强基础、化矛盾、保民安”的有效途径,公安民警要在群众之间做好沟通、服务工作,多为群众做实事好事,为人民群众带去实惠,充分发挥保驾护航作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把“一警两员”保村社工作真正打造成一项惠民工程、警心工程、接地气工程。

——舞钢市委书记 高永华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