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冬日里的“精灵”
为“蛮拼的”点赞
党老师
腊梅望春
丰收之年
我的乡愁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5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乡愁

 

张振营

我们这些住在高楼大厦或是远离故土的人,心里总有一份挥之不去的牵挂,那就是乡愁。

我的乡愁里总是有母亲的身影。想到母亲耳畔似乎又响起了吧嗒吧嗒的风箱声。从早到晚一天的三顿饭母亲就坐在烟薰火燎得黑黢黢的灶房里,拉着风箱烧火做饭。晨曦中母亲灶间的一缕青烟升腾到草房的房顶上,在和草房上的水汽混合后盘成一团久久地在那里停留,然后再和其他母亲灶间升腾的炊烟汇合,氤氲而迷离。

鸟儿被这温暖的带着草木灰馨香的炊烟所唤醒,抖抖翅膀飞上枝头或是房脊,放开喉咙开始唱歌。东方天际的鱼肚白正渐渐泛上红晕,露珠在庄稼的叶子或是草尖上颤动。在远处会看到炊烟散淡在一座座老屋的上空和空气中的湿气混合,形成乳白色的晨雾。熬玉米粥的香味随着袅袅的饮烟从一座座农舍里飘散出来,饿了的狗被这香喷喷的气味诱惑了,发出阵阵的狂吠。于是鸡鸣狗叫牛哞声响彻全村,生机勃勃的乡村风俗画徐徐展开了。

我的乡愁里也有父亲的身影。父亲总是那么威严,动不动就用巴掌和儿女们说话。父亲当过生产队长,每天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披衣出门,不一会儿就会传来“当当”的敲钟声。我最不愿听这钟声,因为钟声之后我就会被父亲轰出热被窝,赶到地里搂豆叶、溜花生、溜红薯。钟曾是大集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出工、开会、抢险、救火、救人等都靠它发出号令。

乡愁是老屋、古树、坑塘、水井。

我在老家那会儿,村里基本上都是上辈人留下的老屋,这些老屋多是土墙青瓦,瓦垄间都长着瓦松。各家院子里的摆设没有太大差别,无非是石缸、石臼、牛槽之类,不大的院中会有一两棵石榴树或是枣树、梨树等。有拴着的山羊、跑来跑去的鸡和在门楼底下睡觉的大黄狗。无论在外边受了多少苦、多少累、多少委屈,进了家门就感到舒缓了、安全了。

每个村里都有一两个坑塘吧。雨水都会汇聚到坑塘里,平时牲畜饮水、洗衣、沤麻全在这里。孩子们也喜欢到坑边玩,大人们看见是要喝斥的,担心掉到水里。夏天的夜里,坑塘会蛙鸣一片,给寂静的乡村增添了几分生机。

我们这里村庄的古树多是槐树、皂角树、柿树。村头的两棵老柿树比肩而立,就像同甘共苦的俩兄弟,它们枝繁叶茂,树荫蔽日,三个人也抱不住,树身凸凹不平,根部隆起,围着树身形成个大疙瘩。下地回来的人都会在老柿树的树荫下歇歇脚再回家。夏天,古树下经常聚着老人们,他们谈天说地、下棋摆山,古树和老人构成一幅宁静的画。

每天清晨是井台上最热闹的时候,丁零当啷的水桶碰撞声、吱吱呀呀的摇辘轳声、叽里呱啦的说笑声夹杂在一起,组合成了优美动听的乡村交响曲。井台边一棵皂角树,树上的皂角是妇女们洗衣洗头的天然洗涤用品,从树上够几个下来用棒槌砸碎就可以用。不时有赤条条的孩子拿着竹筒做的水枪从洗衣盆里吸了水,趁人不备会喷你一身,引来大人的笑骂声。井台从早到晚都不寂寞,吃饭的时候,大家左手端着海碗,右手攥着馍,抓馍的指缝里夹着筷子,不约而同地来到井台。有人一屁股坐在井台的石板上,有人则圪蹴着,边吃饭边说话。吃饭洗衣间,上至国家大事,下到鸡子叨人,一村的大小事在井台就知晓了。这里是全村新闻的发布会,是伦理道德的评判场所。

乡愁是打麦场、牛屋、磨坊。

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在村头,是由耕地碾压出来的平平展展、瓷瓷实实的一块场地。麦收时人欢马叫,通宵达旦都是人和牲畜忙碌的身影。秋收时还在这里打豆子、打谷子。场地闲下来的时候就只剩下麦秸垛和石磙在那里坚守了。寒冷的冬天,麦秸垛成了麻雀们的家。空旷的场地是儿童们推桶箍、甩皮牛儿的好地方。夏天的夜晚村里没有一丝风,许多人就拎一张苇席到场里睡。一边是妇女,一边是男人。还没有睡意的小孩看着明晃晃的月亮蹦跳着唱道:“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还有累了的孩子,在奶奶的怀里边数着星星边听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牛屋就在打麦场的旁边,三间草房里养看四犋牛,一犋是两头,共同拉一张犁、一盘耙,喂草料时也在一个槽上。冬天的牛屋最温暖。垫牛圈用的麦糠和牛粪在一起发酵后会产生许多热量,加上牛屋中间总是用树根树枝笼着一堆火,人们没有地方取暖,雨雪天或是晚饭后就到牛屋里谈天说地。牛屋还是“瞎话场”,关公、岳飞、朱元璋的故事等等,最初我就是从牛屋里听来的。没人说牛屋里气味难闻,人们围着火堆谈论着收成,谈论着前三皇后五帝,直到月沉天昏还不愿离去。

磨坊离牛屋不远,里边有一盘石磨和一盘石碾,一头黑毛驴被蒙上了眼睛,不是拉磨就是拉碾,天天不闲,不紧不慢地走着属于自己的轨迹。

乡愁是那条清澈的小河。一条小河从村南流到村西,就像缠在村庄上的绿色飘带。河水淙淙,鱼虾跳跃。河沟里长满洋槐树、柳树。洗澡、割草、放羊,小河就是见证者。

如今父母驾鹤西去,村上的老屋多被砖混结构的平房代替,坑塘早已被填建屋,古树没了踪影,小河也几乎干涸。我知道时代在发展,年轻人喜欢住小洋楼。过去累死人的收麦打麦季,大型收割机轰隆隆一过,一个晌午就可宣告麦收结束。可是哪里还能安放我的乡愁?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