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习近平在视察驻澳门部队时要求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隆重举行
打好“组合拳”,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4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好“组合拳”,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我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纪实(下)
 

我市是一座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随着土地、环保等约束性指标日益严格和关闭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稳增长与转方式的双重压力不断加大。

面对困难和挑战,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必要和可能之间、在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速之间,找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黄金平衡点”,打好“组合拳”,以转型升级的主动、改革开放的主动,赢得科学发展的主动、区域竞争的主动,推动全市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项目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项目建设,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新上一个项目,就新增一个经济增长点;新上一批项目,就新增一个经济增长极。

在建设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进程中,我市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持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成立招商小分队,分赴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开展“点对点”招商;利用现有的政府驻外机构或建立专门的招商机构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进行驻地招商;利用“华合论坛”这一重要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把招商的触角伸向国外;加大服务力度,提高行政效率,使 “投资洼地”效应持续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全市累计安排重点项目1026个,预计总投资14500亿元。其中,有煤炭、化工、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升级改造项目,如平煤神马集团朝川矿升级改造、厚普盐化120万吨真空制盐等;有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项目,如中材环保袋式除尘器产业化、平高智能电网高端装备产业基地等。

重点项目建设不仅拉长了传统优势产业链条,而且壮大了新兴产业,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基础。舞钢公司开发的系列新型合金钢板广泛应用于西气东输、载人航天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填补了国内空白。平煤神马集团赛尔丝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产业集聚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也是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自主创新的试验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我市提出培育和壮大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轻工食品五大产业集群,并落实到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通过强力推进,一批传统工业企业提档升级“再出发”,一批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工业结构升级企业在产业集聚区落地生根。如今,郏县产业集聚区的煤矿机械、宝丰县产业集聚区的不锈钢制品、叶县产业集聚区的摩托机车、舞钢市产业集聚区的特种钢材和纺织服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电力装备和尼龙化工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今年前10个月,全市9个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个数为298个,同比增加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0.8亿元,同比增长19.8%,高于全市投资平均速度两个百分点。

旅游业,为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12月5日,在鲁山县瓦屋镇金汤山温泉滑雪旅游度假景区项目工地,施工人员正在安装调试配套设施。温泉和滑雪,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我市较为清淡的冬季旅游市场。

我市历史文化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这些都是沉睡的资源,更是取之不竭的宝藏。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产业,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我市出台了《平顶山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规划》《平顶山市旅游目的地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重要规划和扶持奖励措施,着力打造“中原大佛、神奇尧山、观音祖庭、近悦远来”旅游品牌和“山、佛、汤”特色旅游产品,建设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规划蓝图渐次展开,旅游产品不断涌现。如今,我市建起山水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温泉康体养生游、佛教文化游、民俗文化体验游、中国名瓷探踪游、华人寻根祭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叫响了各具特色的曲艺文化、姓氏文化、碑帖文化、衙署文化等。

2011年,我市旅游业的龙头——尧山—中原大佛景区正式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被列为资源型城市发展重点旅游区的成功典范。

今年3月,在比较了省内外一些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之后,郑州市一家旅行社老总感慨道:“我们做旅游的经常天南海北地跑,但至今还没发现哪个地方像平顶山那样,旅游资源如此集中、旅游项目如此丰富,游客想看的这里几乎都有。”

多年来,我市旅行社发展到100多家,“农家乐”增至4000多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万多人。

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交通、餐饮、购物、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拉动了经济增长,也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

据统计,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数量由2011年的1946.2万人次增加到2014年的32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011年的89.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50多亿元。

民生改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做梦也没想到,单位给职工盖保障房,以后再也不用租房住了。”12月5日,平煤神马集团工程塑料公司退休职工周翠萍满脸笑容地说。和她一起分到房子的,还有公司的468位工友。

为尽快改善矿工的居住条件,该集团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累计建设保障房5.9万套495万平方米,受惠居民20多万人,棚改数量居全省煤炭企业首位。

近年来,我市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使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按照新区加快建设、老城提档升级、新老城区同步发展的要求,新城区累计完成投资172.9亿元,建成区达到15平方公里,现代化湖滨新城初具规模。老城区着力实施城中村开发和旧城改造,累计开工1156万平方米,主体完工928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道路318.7公里,延伸市政管网683公里,基础设施更完善,城市管理更科学,省级文明城市创建通过验收,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取得重要进展。此外,我市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截至2013年底,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3.7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591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启动建设中心村342个,建设新民居4.4万套,帮助28万贫困人口脱贫。

每年,我市还坚持办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解决了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新增城镇就业56.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2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持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补助水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完善最低工资标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建立高龄老人及养老机构补贴制度;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30个,完成投资122.8亿元,保障家庭6.9万户;林地面积达到3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4平方米,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各县(市、区)全部建成省级林业生态县。

项目建设、发展旅游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一通“组合拳”,打出了城市的舒适亮丽,打出了百姓的舒心幸福,使我市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的科学发展道路上铿锵前行。 (本报记者 高轶鹏)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